1998年初,欧美同学会与海外17家留学人员组织共同启动“报国计划”,分别与武汉、柳州、绍兴、阳泉、海南、内蒙古、重庆、洛阳、天津、潍坊、青岛、石家庄、廊坊、大连、福建、太原、黑龙江、贵州、鞍山、焦作等省、直辖市、自治区、地市、县建立合作关系,并在一些地区建立“报国计划”基地,共同实施“科教兴国”项目,联合开展回国工作和为国服务的工作,取得可喜成果。
在这个基础上,欧美同学会采取多种方式推进“报国计划”,把留学人员的聪明才智融入到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之中。协助在日中国留日同学总会组织“为国服务”团,完成合作项目数百项;积极配合国家外专局开展智力引进工作,仅2000年就引进项目35个,引进专家14批;主动与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青岛市政府合作,推动高层次人才交流,开展项目洽谈,取得显著的成果;聘请海外留学人员担任园区或企业的科技发展顾问、海外发展战略首席代表、学院的客座教授等;组织留学人员代表团赴各地考察,开展留学创业活动。
1996年,欧美同学会成功举办“21世纪中国”研讨会,得到众多海外学人社团组织的响应和广大海内外学人的参与,受到党和国家的充分肯定。图为:1996年7月23日江泽民总书记在人民大会堂接见“21世纪中国与新一代留学生”研讨会的海外留学人员代表。
2000年12月,李岚清副总理在人民大会堂亲切接见了第18批为国服务团全体成员
第一届海外社团负责人代表座谈会
留日学人为国服务团在内蒙古义务植树,为贫困学生捐款
我会与维坊市签定合作协议备忘录
在组织建设方面,欧美同学会也进行了有意义的改革尝试。为了适应会务工作发展的需要,1992年经理事会讨论决定,同学会的英文名称改为Western Returned Scholars Association.
随着会员人数的增多和各项业务的拓展,欧美同学会增加了理事会人数,并增设了按留学国别划分的留苏、美、东欧、北欧、法、英、德奥、加拿大、意大利、拉美、瑞士、日本、澳新、朝鲜十四个分会和按专业划分的组织、联络、宣传、学术交流、青年、文艺、妇女、经济咨询、老龄九个工作委员会;1988年注册成立了欧美同学基金会;1994年创办了会员合唱团;以后又相继成立了MBA协会、商务人士委员会、酒店业专家委员会、集邮协会、企业家联谊会等分支机构。
欧美同学会自1982年恢复活动以来,已选举产生了五届理事会。总会理事人数已由1986年的94位增加到2003年的184位。茅以升、卢嘉锡、吴阶平、丁石孙学长先后担任会长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