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无平不陂,在谈及西方人对于中国人的态度时,顾刚表示西方人的偏见与质疑是由来已久的,但在实力面前,他们终究会对你心悦诚服。


顾刚,江西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顾刚于1995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凝聚态物理专业,获博士学位,同年留校任教。1996年为香港科技大学访问学者;1998年担任新加坡国立大学物理系研究助理。1999年10月作为洪堡学者在诺贝尔奖得主Klaus von Klitzing部的合成纳米材料小组从事纳米材料和器件的研究。2001年12月在美国杜克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02年7月担任美国分子纳米系统公司高级科学家。2012年4月担任美国梅思安公司研究开发部首席科学家。2013年4月辞掉美国公司首席科学家职务而全职回国,同年5月被聘为江西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回国后组建微纳材料与传感实验室。

顾刚在物理和传感等领域成果丰富。在《自然材料》(Nature Materials)和《纳米快报》(Nano Letters)等国际著名期刊发表论文近60篇。有3篇第一作者的论文应用超过150次。为Small,Advanced Materials,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等国际著名期刊的审稿人。主持和参与美国卫生署(NIH)、美国标准局(NIST)和MSA公司资助的多个研究项目。有8个美国专利申请,其中两个已经授权。掌握包括催化燃烧、电化学、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多项核心气体传感技术,可以满足国家对环境保护、工业安全、PM2.5、物联网等项目的迫切需要。

 年少结缘获支持,兴趣相伴遇明师

 1968年7月,顾刚出生在江苏海门。进入中学后,顾刚首次接触物理学便深深地爱上了这门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科学。1986年,顾刚顺利地考入了南京大学,选择了自己热衷的物理学专业。这份兴趣,一直伴随着他走到了今天。

顾刚在采访中坦言,他之所以能一直坚守在物理学这片沃土上,与其父母的开明不无关系。“我的父母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一直都很支持我的物理学习,也从不干涉我如何选择今后的发展方向。只要我愿意学,无论学什么,无论学多久,无论在哪里学,他们始终都支持和鼓励”,顾刚如是说。

除了父母的支持,导师应该说是顾刚在治学道路上的一盏指路明灯。在南京大学求学期间,顾刚师从享誉全国的两院院士都有为,其严谨的治学态度和不惧失败的科研精神令顾刚至今都佩服不已。“都有为教授对我的影响很大,是他让我知道了实验和创新的重要性,而这正是物理学研究最不可或缺的要素。”顾刚说道。

硕果累累创佳绩,德国洪堡占一席

凭借着对物理学浓厚的兴趣,顾刚的求学之路可谓快乐而自在,徜徉在物理知识的海洋中愈钻愈深,他越发地体会到物理学的奇妙无穷,深不可测。1995年,顾刚从南京大学凝聚态物理专业毕业并获得博士学位。其后,他又先后在香港科技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德国马普固态研究所和美国杜克大学进行学术交流与深造。

国际上首次发现氢气在纳米碳管汽相合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国际上首次提出用纳米器件电极功函数的变化来测量气体和生物分子的概念,国际上首次发现了V2O5纳米纤维驱动器……这众多举足轻重的研究成果让顾刚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和认可。

正是有着如此丰富的学术成果,顾刚获得了德国洪堡基金的资助,于1999年以洪堡学者的名义来到德国进行学术深造。要知道,当年的洪堡基金仅向全世界500名学者提供资助,而顾刚恰恰是其中之一。能入选这项资助计划的唯一标准就是学者的学术成果。

之前的努力,不仅让顾刚成为了洪堡基金的受益者,同时也给他换来了更好的机会:顾刚幸运地加入诺贝尔奖得主Klaus von Klitzing所领导的研究小组从事纳米合作材料研究工作。

逐梦海外驳质疑,潜心研究显实力

尽管国外的优渥条件带给顾刚很多学术研究便利,但并不说明顾刚的海外求学之路是平坦无碍的。所谓无平不陂,在谈及西方人对于中国人的态度时,顾刚表示西方人的偏见与质疑是由来已久的,但在实力面前,他们终究会对你心悦诚服。

“刚去国外时,周围全是西方人,只有我一个东方人,我能明显地感受到他们那种与生俱来的对中国人的偏见。还记得,当时我想要做一个实验,身边的人几乎都一致认为我的实验方案不可行,于是我便只能在没有任何助手的情况下独立地完成实验。而最终实验的成功,不仅向他们证明了中国人的不凡实力,也让我在那里站稳了脚跟。从那以后,周围的西方人开始用平等的眼光来看待我。”顾刚回忆说。

虽然顾刚经历了遭受质疑的艰难阶段,但他对此很淡然。顾刚始终认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最重要的还是互相尊重,尤其是当各自的文化背景不相同时,更要互相尊重对方的文化习俗。实力可以说是让西方人尊重你的首要条件,只有当你有了实力,你才能有双方平等对话交流的机会。在此基础之上,注重彼此的礼节,再大的偏见最终也会冰封瓦解。

心系祖国弃安逸

2001年12月,顾刚来到美国杜克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02年7月他成为了美国分子纳米系统公司的高级科学家。2005年9月开始,顾刚担任了美国梅思安公司研究开发部高级研究科学家和首席科学家。此后,他在美国一待就是8年。

顾刚在美国有着一份令人艳羡的工作,生活更是稳定安逸。然而,当所有人都认为他会一直留在美国时,他却毅然地辞掉了美国公司首席科学家的职务,全职回国。

原因何在?很简单,顾刚始终心系祖国。“我的世界观和人生观都是在中国形成的,是中国开启了我的物理之路。尽管国外的实验条件和生活条件非常优越,但只要祖国需要我,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回国。”在美国待了10余年的顾刚一直没有申请美国国籍,心系祖国的他无时无刻不在寻求留学报国的机会。

2013年5月,他被聘为江西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在提到江西师范大学时,顾刚笑着说自己与师大很有缘分:当顾刚第一次来到江西师范大学时,其优美的校园环境、良好的学习氛围以及学校对科研工作的大力支持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由此,他决定留在江西师范大学组建他的物理研究团队。

“如今国内许多高校的科研条件有了很大的提高,有的已经能够与国际先进实验室相媲美,相信今后会有更多的海外学者选择回国发展。”顾刚告诉笔者。

终日乾乾如刀刃,同事学生称“狂人”

回国后,顾刚在江西师范大学组建了微纳材料与传感工程实验室,为继续拓宽他的物理学研究道路而努力拼搏。

顾刚虽说来校的时间不长,但他给学生和同事已经留下了“工作狂人”的深刻印象。与他一起共事的袁彩雷教授这样描述他:“顾刚是实验室里最喜欢加班的老师,经常晚上十点多了还能看到他在实验室里忙碌。甚至中午短暂的午休时间,他都会用在工作上。顾刚对工作的这份狂热,是非常令人佩服的。”

除了加班时间比其他人长,顾刚在其他方面也对自己严格要求,事事起带头作用。“最近,新实验室刚刚落成,顾刚就第一个搬到新办公室。当时办公室的装修气味还没有彻底散去,但为了能让大家更快地集中在新办公地点,他还是带头搬了进来。”学生助理易强回忆道。

不仅带头搬新办公室,顾刚还在学习方面以身作则。每天除了忙新实验室的完善工作,他还要腾出时间来看书、查文献,一直孜孜以求,学习热情深深地影响着身边的同事与学生。他经常讲述自己读过的著作,并将学习心得分享给实验室的其他人,使整个实验室的学习氛围更加浓厚。

寄语学生做学问,为学亦要学做人

为了完善微纳材料与传感工程实验室,近来,顾刚一直忙着实验室招募人才的工作,也接触到了很多年轻学生。

在谈及取舍人才的标准时,顾刚认为,专业功底是最基本的要素,尤其是年轻学生,更要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在此基础上,进而选择自己主要的研究方向。

在研究时,他要求学生细致深入,从小处着眼去发现不一样的东西。“做学术研究必须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从‘学问人’做起,去广泛地涉猎经典著作,尤其是西方物理学的原典。年轻学生要学好英语,尽早地将西方原典中的学术精华加以吸收消化,这样才能够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去发现新的问题”,顾刚语重心长地建议道。

作为学生,不仅要做好一个“学问人”,顾刚还认为,治学研究绝不能让自己与社会脱节,一定要让自己的学术观点得以传播。因此,作为学生,还必须做好一个“社会人”。

顾刚说:“一位好的学者不仅要掌握大量的知识,还要向他人表达自己的观点,学者也是社会的一员,与社会脱节的研究,其价值注定有限。”他还希望,今后的学生无论从事哪方面的研究,都应该在“学问人”与“社会人”之中达到平衡,这样才能使更多闪光的学术观点为人所知。

唯德有恒育人才,创新之魂铸未来

有很多人无法理解顾刚为何要辞去美国公司首席科学家职务,而选择回国当高校老师。在顾刚看来,祖国未来的发展蕴藉着无限的机会,高校更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大本营,这对中国的科研事业有着巨大的意义。

在谈及未来的工作展望时,他希望借助江西师范大学这个平台,先将自己组建的微纳材料与传感工程实验室完善起来,使之能够顺利地进行创新研究并开发出具有实用价值的高质量传感器。顾刚还有意向为实验室研发成果寻找市场,力争实现产业化经营。

无论今后的科研如何发展,创新都是科研的生命线。他直言:“创新是民族之魂,世界对创新也越来越重视,包括招揽海外创新型人才、对高校科研的支持、对创新型企业的税收优惠等都代表了今后创新力量的发展趋势。现在全社会上下都在鼓励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发展,相信创新价值将会得到更多的重视。”

那么如何让创新实现价值呢?顾刚认为,实验科研是创新价值实现的土壤。只有保证前期实验的有效开发,才能让创新的种子得以萌芽,进而实现其价值。同时,我们在追求创新价值时,不能急功近利,必须要克服目光短浅的习气、弱点,走产业化发展道路。

“科学实验充满了偶然性,100次的实验可能只有1次成功。但是绝不能因为前面99次的失败就放弃实验,很有可能崭新的结果就会出现下一次实验中。”他希望,实验开发能够得到更多的包容和支持,为未来的创新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

顾刚的科研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