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阳,外号小满,十几岁时便爱鞋如命。

1999年,他初中毕业去了新加坡念高中。对他这样的球鞋玩家而言,新加坡简直是篮球鞋爱好者的天堂,求学期间,他便疯狂地收集篮球鞋,家人对此十分不解。

回国以后,小满去了一家世界五百强公司工作,但始终无法适应西装革履的生活,就辞职在家“啃老”,这样的状态一直持续了八个月。

当你想要放弃过于破旧的鞋子时,不如想一想它陪你走过的那些岁月。

直到有一天,他在家拆开一双AJ5,意识到这些经典款一旦被拆解,可能再也无法原汁原味地被复原,便萌生了自己动手修鞋的想法。

小满将自己的修复成果传至微博,逐渐拥有了一些圈内粉丝。2014年,一位鞋友寄来一双AJ18请他修复,并随鞋附了30元聊表谢意。

来自陌生人的信任使他意识到,自己可以以修鞋为生。

3年多来,他修复了不下两千双篮球鞋,也逐渐成为领域内的大神级人物,找他修鞋的人遍布国内外,甚至包括CBA的球员。

小满说,是修鞋给了他新生。

已过而立的小满仍有一脸孩子气,声音比面相老成。

走进他家,满墙的海报,满柜子的唱片,以及满眼的运动鞋。

这些可不是普通的鞋,它们多是限量版,其中不少身价昂贵。

他经常摆弄的除了鞋,还有德国产的小刷子、清洁剂、进口混合胶水……

爱了20年鞋,他把自己培养成了一名“修鞋匠”。

从玩鞋到修鞋他说:鞋的美需要人懂

小满只有34岁,但玩鞋已经20多年。

NBA最火爆的年代里,乔丹、皮篷、公牛队风靡世界,他们把篮球推向一种艺术,也让运动鞋成为一种时尚文化。

普通人看鞋,无非是颜色、样式,再试试脚感。这些鞋就不同了,他们对应不同的人,不同的设计,把个性注入到一双鞋之中。每一双鞋,都有属于自己的性格。

更重要的是,全球限量发行。

爱鞋的人说起这些来,就像在说一门新科学。

小满喜欢鞋,在他眼里,爱鞋除了喜欢,还要懂。每一款鞋的结构和细节都充满学问,支撑设计、气垫设计……各有讲究。有意思的是,从玩鞋到修鞋,他全靠自己摸索,“懂鞋子了,才知道怎么去做最合适的修补。”

修鞋的细节特别多。比如颜色吧,就算是最单纯的白,其实也分钛白、银白、灰白等许多种。不同款的鞋存在微妙的色差,修补颜色的时候,稍不留神就会留下痕迹。

由于愿意钻研,够细心,也懂鞋,不少爱鞋的人通过各种渠道找到他,专门请他修鞋。如今,也常有人愿意送奢侈品牌的女款包包和皮鞋,请他修理。

他也见过各种鞋伤,有做运动时候擦碰的,有不小心被扎坏的,有保养不当破损的,也有被狗咬坏的。

以修鞋会好友他说:鞋的好需要分享

这些限量版的鞋,在各自的主人眼里,都是心头肉似的宝贝。

拥有鞋的人,把它们交付给修鞋的人,也是一种彼此的分享。

小满站在屋子中间,指着小桌子上的一双黑色鞋,骄傲地介绍说:“看,这双是1996年匡威‘肌肉’muscle。”说完他马上补上一句,“不要碰,不要动。”他随后解释,这双鞋是一名同好送给他的,而他特别珍爱它,则是因为自己人生的第二双限量版运动鞋,就是这一款,“那时候我才初二,还是个小伢呢。”

在上世纪90年代,想得到这样一双价值不菲的鞋并不容易。现在有了网络,出行也越来越方便,淘鞋变得容易多了。不过从前那种得之不易的喜悦,因为根植在记忆的更深层里,从而具有了更多的光彩。

修鞋之余,小满也愿意跟人分享心得,“晚上,我就会在屋角的桌子那里,打开电脑,打开麦克风,做自己的节目。”他在荔枝FM上用自己的名字开了个频道,说鞋、说原版音乐牒、说他喜欢的东南亚红茶。

修鞋也很任性他说:看不上眼的他不修

小满说,修鞋,他有自己的规矩。

雨天绝不开工,因为湿度太大,这是个出于专业性的理由。

但他的其他“规矩”,就相当任性——接活要看鞋品,不喜欢的鞋不修,看不上眼的鞋不修;要是遇到自己从来没见过的款,一直想见而没机会见的款,不收钱也修。

任性的人,结交了不少任性的主顾,“有时候我把一双鞋修好,对方说他还有另一双鞋,能不能拿那双鞋当修理费?我一看,不错啊,就这么办吧。”说到修鞋能赚多少钱,他说,自己很随意,经常就跟人以物易物了,有时候是鞋,有时候是茶,有时候是一套音乐磁带……

爱鞋的人,有两种,一种人把鞋连带包装完整地收藏起来,另一种把鞋穿上体会它的“非一般感受”。但是不管哪一种,时间一久,鞋都会坏。

遇上无法修复的,小满也会坦诚相告。他拿出一款黑色的AJ9,鞋底已经碎化,“这双是1994年台湾产的,它的主人连包装都没拆过,放了22年,后来他寄给我问能不能修复。我打开包装一看,整个鞋底基本粉了,像这种程度的就没办法修了。”他一脸遗憾地说,“起死回生是不可能的。”

修鞋是一个慢工出细活的工作。简单修补比如擦伤补色,修好约要一周。如果鞋面有破损,“康复”起码就得一个月的时间。

做这件工作的时候,他也会打开音响,放一张珍藏的CD。有时候他也会搬出一台黑胶唱机,一边听着黑胶唱片,一边修鞋。他还描述了一幅自己理想的生活画面:左边修鞋,右边泡茶,身后是一整面的唱片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