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北京12月20日电(记者高鑫)12月19日,由中华文化促进会、东中西部区域发展和改革研究院、中国公共外交协会、中国国家画院、正道智库、上海大学智库产业研究中心主办、《国家智库》《中国智库》编辑部协办的“2017中华优秀文化论坛”在北京召开,本次论坛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文化担当”为主题,同天举办“‘一带一路与文明互鉴’智库圆桌论坛”。数百位文化学者、专家围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担当进行积极探讨。中央音乐学院教授、欧美同学会副会长刘月宁提出,用音乐的语言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把中国优秀经典分享到世界,展现文化自信。


刘月宁在论坛上发言。中国青年网记者孙钊摄 

近十几年来,刘月宁以扬琴(已本土化了的中国民族乐器)为纽带,致力于用音乐沟通中国与世界。她在论坛上分享,2005年至2006年在匈牙利李斯特音乐学院做访问学者期间,研修音乐教育和匈牙利扬琴(钦巴龙,与中国扬琴在形制、音乐风格、技法等方面有区别),在她的独奏音乐会上,与三位著名钦巴龙音乐家的合作震撼了观众,更令李斯特音乐学院在时隔60年后,重新为钦巴龙设置了课程,让这门乐器在世界著名音乐高校中重焕生机。 

刘月宁认为,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经典和需要传承的内容。她说:“把我们优秀的、经典的文化传承并与世界分享,把其他国家的优秀文化引进来,学习互鉴,这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前提和胸怀。”因此,她秉持尊重与分享的理念,一直在中外人文交流领域辛勤耕耘。 

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多年来,刘月宁始终为中国音乐的海外传播奔走呼吁。她围绕中国音乐国际教育与文化传播多次递交提案,将在国内外人文交流的经历和感受融入到委员履职中。“音乐没有国界,会比其他的外交形式更容易产生共鸣,达到更好的效果。” 

在她看来,分享不是强迫,不是推广。“我将一种文化分享给你,是一件很愉悦的事情。而你接受时也会感觉到,我的推荐是在尊重你文化的前提下进行的交流分享。”刘月宁表示,我们到了该提文化自信的时候,处在新时代,这个时机、这个时期、这个历史节点,提文化自信更有共鸣感和传播力,已成为大家的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