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凌晨,国际权威学术刊物《自然》发布2017年度十大科学人物,中国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常务副校长潘建伟榜上有名。《自然》杂志为每一位入选者做了一篇新闻特写,其中以《量子之父》为题报道了潘建伟,开头这样写道:“在中国,有人称他为‘量子之父’。对于这一称呼,潘建伟当之无愧。在他的带领下,中国成为远距离量子通信技术的领导者。”

《自然》杂志最新一期封面《自然》杂志最新一期封面

《自然》杂志是全球科学界公认的权威刊物。在这份榜单上,“入选人士都是过去一年里在全球科学界最具影响力或者说具重要性的人物。”《自然》新闻特写代理主编布伦丹·马赫说。

“感谢新时代,感谢伟大的祖国,”潘建伟发表感言说,“吾辈当继续努力前行,不负众望!”

《自然》杂志潘建伟新闻特写截图《自然》杂志潘建伟新闻特写截图

依托中国发射的“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潘建伟团队2017年实现多项世界领先的量子通信技术突破,如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实现从卫星到地面的量子密钥分发和从地面到卫星的量子隐形传态,连通北京和维也纳的量子保密视频通话则标志着世界首次洲际量子通信成功实现。

中国人在国内也可以做很好的“科学”

——专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院士和他的团队 

《自然》杂志,是世界最顶级的学术刊物之一。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有一位科学家私底下就被学生们称为Mr Nature,他就是著名量子信息技术专家潘建伟院士。

冬至将至,合肥的最低温度已降到零摄氏度以下。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实验室里,潘建伟院士和他的团队正在为研发新一代量子卫星而紧张地忙碌着。无论在合肥、上海,还是北京,潘建伟院士一直来去匆匆。但一谈及量子科技,他的脚步就会不自觉地慢下来,眼里充满了激情。“让中国的量子科学‘领跑’世界。”这是潘建伟院士的科技报国梦。

在中国科技大学量子储存与量子中继实验室里,潘建伟与团队成员交流。记者程兆摄

在中国做出世界一流的科研成果

“如果说当年杨振宁先生和李政道先生证明,中国人在国外可以做很好的‘科学’,那么我们现在证明了,中国人在国内也可以做很好的‘科学’。”潘建伟院士说。

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世界首条千公里级量子保密通信“京沪干线”、世界首台超越早期经典计算机的光量子计算机……这几年,潘建伟院士和他的团队成果“井喷”,仅今年一年就在《自然》《科学》两大世界顶级刊物上发表多篇论文,世界为之震动。“潘和他的同事使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因而也是整个中国——牢牢地在量子计算的世界地图上占据一席之地。”10年前,英国《新科学家》杂志如此评价。“在量子通信领域,中国用了不到十年时间,由一个不起眼的国家发展成为现在的世界劲旅。”5年前,《自然》杂志说。

“回想自己一生,经历过许多坎坷,唯一希望的就是祖国繁荣昌盛、科学发达。”在中科大上海研究院量子科学卫星实验中心和量子保密通信“京沪干线”上海运控中心门厅入口的墙壁上,醒目地镌刻着著名物理学家赵忠尧的这段话。这也是潘建伟院士的“心声”,他始终不忘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紧密相连,16年前毅然回国,就是想通过科学研究进一步提升国力、造福人类。

1996年,奥地利,时年26岁的潘建伟第一次拜见导师塞林格时,赛林格问他:“潘,你的梦想是什么?”“我的梦想是在中国建一个和这里一样的世界一流的量子光学实验室。”20多年来,他和他的团队成员一直为这个梦想努力着,“一定要在中国做出世界一流的科研成果”。每当合肥、上海等城市陷入沉睡的时候,潘建伟院士和他的团队科学家大多数还在伏案工作。

世界首条量子保密通信“京沪干线”正式开通。徐旻昊摄

“希望努力学习,早日归来,为民族复兴作出贡献!”8年前的一天,潘建伟在北京参观完“复兴之路”主题展后,给大洋彼岸的学生们发去短信。这条短信,陆朝阳存储至今。老师推荐他去英国剑桥大学学习量子技术,他承诺学成回国效力,把最新理论和方法带回来。如今,主攻量子计算的陆朝阳,已成为潘建伟院士团队重要成员。“同样做一项科研,如果能在国内做,就算更艰苦些,为什么不回去做呢?那样更有成就感。”陆朝阳说。近年来,随着陆朝阳、陈宇翱、彭承志等青年学者纷纷回归,潘建伟院士和他的团队已成为世界量子科技研究中的“中国力量”。

科学可以带来心灵的宁静和自由

对于记者来说,想“抓住”潘建伟院士采访,并不容易。但只要“抓住”他,谈及量子科技,他总是激情满怀、娓娓道来,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畅谈着他对于量子科技的理解。回首20多年“量子路”,潘建伟一再提起的,是他的科学之爱。“科学可以带来心灵的宁静和自由。”潘建伟坦言,对于科研工作者来说,探索自然界规律、追梦未知是一件最快乐的事。

量子论是20世纪最伟大的理论之一,与相对论一起成为现代物理学的两大基石。但量子力学自诞生之日起,便一直引发争论,具有“心灵感应”的量子纠缠、处于或死或活状态的“薛定谔猫”,让包括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在内的很多科学家困惑不已。“如果谁不对量子论而感到困惑的话,那他就是没有真正地理解量子论。”量子力学的奠基人波尔曾说。正因为量子论颠覆了经典世界的常识,才使得一代代科学家前仆后继,这也激发了潘建伟的兴趣。“刚接触量子力学的时候,就没搞懂。现在研究了20多年依然没懂,但我一直想搞清楚。”潘建伟笑言。

中科大潘建伟院士与弟子陆朝阳。(资料图片)

在探索未知中,潘建伟院士和他的团队取得了一项项世界级成果。 1997年,在奥地利留学时,以他为第二作者的论文“实验量子隐形传态”,被《自然》杂志评为“百年物理学21篇经典论文”。近年来,他们的量子科技成果更是多次入选世界年度十大科技亮点、世界年度物理学重大进展、世界年度物理学重大事件。“Mr.Nature(自然先生)”,私下里,学生们如此称呼潘建伟。因为,在过去20多年里,即使面对诸多质疑,他依然带领团队在《自然》等世界顶级刊物上频频“露脸”,用行动践行科学梦想、用成绩回应各种质疑。

潘建伟、陈宇翱、陆朝阳师生3人,同获欧洲物理学会颁发的“菲涅尔奖”,是潘建伟院士和他的团队不得不提的一段佳话。目前,中国科学家中只有3人斩获“菲涅尔奖”,而这3人均属于潘建伟团队。如今,主攻量子通信的陈宇翱和主攻量子计算的陆朝阳,已成为世界知名的量子科技专家。“我的梦想,就是在这个爱好的领域继续走下去,在量子信息领域全面领先欧美国家。”陈宇翱表示,“如果有朝一日,既能自由地对每个光子实现单独操纵,又能按照自己的想法,操控成千上万个光子,那绝对是一种最美妙的体验。”

破茧成蝶须长远规划和群体作战

“国家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我们科研工作也经历了从跟踪模仿学习,到与国际先进水平‘并跑’,再到目前一些领域开始‘领跑’的转变。”潘建伟院士说,今后要实现在量子信息技术领域的全面领先,必须要长远规划、协同创新,集中力量干大事。“如果说,做前沿研究还能靠一个团队单打独斗,但到了卫星这样的工程,就一定得群体作战,靠集体的力量。”

中科大教授、中科院院士潘建伟在实验室工作。(资料照片)

2016年8月16日,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成功发射,在世界上首次实现卫星和地面之间的量子通信。去年底,《科学美国人》在评选当年改变世界的十大创新技术中,中国量子卫星入选。“墨子号”成功的背后,不仅潘建伟院士和他的团队付出了辛勤的汗水,也凝聚了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上海微小卫星中心、上海光机所、成都光电院等单位的力量。

早在15年前,潘建伟就萌生“把卫星送上天”的想法。“当时听起来像天方夜谭,而且欧美没有类似的项目。在许多专家对我的设想还心存疑惑时,中科院支持了这个近似疯狂的想法。”潘建伟说,正是在中科院和方方面面的支持下,2011年底“墨子号”正式立项。在随后4年多的时间里,潘建伟院士和他的团队遇到了无数困难,每一次困难都几乎让他们“绝望”。

“量子卫星的信标光,相当于卫星的‘眼睛’。”潘建伟透露,“墨子号”原本计划去年7月发射,6月底进场后发现信标光能量迅速下降,如果那样上天可能很快就“死”掉;卫星探测器原本设计“活”3年,结果送到西欧核子中心用宇宙射线照射后,发现上天只能“活”几天,因为外层空间的宇宙射线很快会把它打“死”。“在联合团队的通力合作下,难题一个个被攻克。”潘建伟说,但“墨子号”刚进入轨道,卫星光学系统又出现问题,他们又一起调整参数,把卫星“救”了回来。最后,各项参数比原来好了10倍,原本准备2年完成的实验2个月就完成了。“在‘墨子号’发射之后,加拿大为量子卫星立项,欧盟和日本、印度等国的项目也开始启动。这次,中国真正引领了一个时代的到来。”潘建伟说,要加快协同创新步伐,保持领跑态势。

记者桂运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