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上午,在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太古产业孵化器内,从丹麦回国的“海归”张苏清正为赛勒斯新型声学设备做着测试工作。从年初第一笔订单到现在取得业内较大市场份额,这得益于以产业链为发展方向的“胶囊”垂直孵化模式。

“创意+孵化器,会产生什么样的化学反应?那会是无限可能!”太古产业孵化器CEO李一阳告诉记者:“十几平方米办公空间,三五个人就能在专业领域越做越大,这就是设立垂直孵化模式的初衷:有限空间,实现无限可能。”

“胶囊”虽小,却很有“营养”,因为它整合多方优质资源。“我们为在孵企业提供资本、政策、市场、人资等全方位配套服务,尤其是针对带来新技术、新理念和新思维的海归,专门制定了以产业链为发展方向的垂直孵化模式:即项目定位-市场中试-经济要素配置-投资-项目产业化-项目再定位,从而形成项目迭代发展,真正实现产业集群效应。”李一阳介绍,太谷产业孵化器成立于2016年,将美国硅谷的垂直孵化模式同本地主流的产业要素有效嫁接,形成了集研发中心、实验室、工厂、市场渠道为一体的“胶囊”垂直孵化模式。

目前孵化器入驻企业28家、团队20家,其中海归近80%,项目主要来源于英国、美国、日本、瑞典、德国、丹麦等国家,涉及新材料、环保、医疗、军工、文化创意五大领域,已形成具有可持续性、完整商业模式和盈利能力的新型复合体。

与张苏清一样,日本留学归来的李源也选择了在太古创业,吸引他的正是这种“胶囊”垂直孵化模式。

“回国创业并不简单。我们对国内的市场等情况不十分了解,非常渴望得到专业指导。”李源说,在这里创业能得到全过程的扶持指导,还享受多种优惠政策,节约了资金和时间成本,少走不少弯路。现在,他创立的唱响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业务已经扩展到北京、湖北等地。

以产业链为发展方向,为初创企业诊断问题、实施培训、开拓市场、导入投资,实现规模化,这种高效的孵化模式赢得“海归”创业者一片赞誉。

近年来,我市以构建众创空间为载体,打造开放、高效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明确奖励补助、税收优惠、金融支持,形成支撑“创新创业-孵化-加速发展-上市”全创业链条的政策体系。目前,全市有市级以上众创空间22家,培育创业团队248个,入驻企业376家,呈现出投资主体多元化、空间多样化、业态多类化的良好态势,成为创新发展的新引擎。(记者王东、孙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