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主席在给莫斯科大学中国留学生回信后,新加坡中国学者学生联合会组织留学生代表及时学习了回信内容。留学人员纷纷表示,习主席的回信内涵深刻、鼓舞人心,更加坚定了大家的报国信念。他们将进一步扎实学习本领,为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新加坡中国学者学生联合会岳裕丰
我们将胸怀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在异乡的求学过程中传承和坚守留学报国的光荣传统,锤炼意志品质,影响更多留学生坚定报国意志,汇聚报国洪流。同时,我们将不断锤炼学习本领,勇攀知识高峰,把自己的所学贡献到人民最需要的地方,贡献到祖国的大地上。在新留学人员励志用自身的砥砺奋斗实践青春梦想,把自己的报国理想实践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路上!
新加坡中国学者学生联合会李昕彤
回信表达了习主席对海外留学人员的重视和亲切关怀,也表达了对海外留学人员的殷切期望。我们一定牢记嘱托,不忘初心,坚定报国信念,努力学习本领,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不断奋进,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新加坡中国学者学生联合会万仁屹
习主席的回信中字字句句是对海外学子的真情实感。身处海外,我们同样分享着祖国发展的成果与愉悦,身处海外,更能体会祖国的进步与强大;功崇惟志,业广惟勤。中国梦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也是青年一代应该牢固树立的人生信念,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新加坡中国公派学生联谊会张健力
留学新加坡,我们肩负着国家的期望。正如党的十九大中提出“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加快建设人才强国”,一个国家的兴盛离不开人才的培养与使用。“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学海无涯,只有不断充电,才能在未来的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只有获得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才能更好地做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国家派我们出国交流学习,这正是对我们新时代年轻人的殷切希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进入飞速发展的新时期,作为海外留学生,学成归国,投身于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我们责无旁贷。
新加坡国立大学张硕
读了习主席的回信,我最大的感受是祖国对海外学子们的深切关注和海外学子们对学成报国的一腔热情!无论是在俄罗斯,抑或是在世界的各个角落,作为一名海外留学生,我们要在学习生活中刻苦踏实,学好本领,汲取经验,勤于思考,勇于创新,结合所学内容与中国实际需求,力求将自身知识经验贡献于祖国的建设发展。在“一带一路”建设等国际合作的大背景下,争当中国与世界的桥梁,为中国的经济、科技、文化等多方位发展砥砺奋斗,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不断努力!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李伟豪
习主席的回信承载了谆谆寄语,让身处海外的我们深刻感受到时代的召唤、祖国的重托。我们定会始终牢记时代、祖国和人民赋予我们的责任,把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心统一起来,刻苦学习、积极实践,早日成长为可堪大任的优秀人才。同时,身为留学人员我们也要努力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自身出发,从身边小事做起,讲好中国故事,做祖国与世界沟通的桥梁,促进中外交流。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我们要贯彻和落实总书记的指导精神,怀揣中国梦,拼搏奋进,为祖国的发展和民族的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刘尊
身为留学群体中的一员,我深切感受到习主席的回信振奋鼓舞了我们所有在海外的留学生。党的十九大提出,一个国家的对外开放,必须首先推进人的对外开放,特别是人才的对外开放。对外开放要着眼于人,推动人在眼界上、思想上、知识上、技术上走向开放。我们应该响应号召,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认真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努力传播中华文化,在海外树立自强自立、不卑不亢、谦逊友好的国人形象。习总书记同时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人是科技创新最重要的因素。青年留学群体应通过不懈学习成为创新型人才,这是国家创新活力之所在与科技发展希望之所在。海外人才也应牢记中国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新加坡管理学院陶贻祥
对于中国留学生来说,祖国是我们坚实的后盾,祖国的日益强大,让我们广大留学生在国外能够获得尊重,自信自强。待学成归国,用自己学到的知识本领报效祖国,便是我们万千留学生回报祖国唯一能做的事情。在这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时刻,我们更应该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增强自身的综合能力,以便日后回国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篇章中贡献自己的力量,与祖国一起努力!
新加坡中国学者学生联合会朱稳宇
作为海外学子,无论身在何方,祖国是我们最坚强的后盾,是我们永远的港湾,更是我们归去的方向。面对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虽身在海外,但是我们依然能时时刻刻感受到祖国的蓬勃发展,更让我们坚定了早日学成归国的信念。习主席给莫斯科大学中国留学生的回信,是对我们莫大的鼓励,让我们充满前行的力量。我们愿刻苦学习领域知识,弘扬留学报国的光荣传统,不怕苦不怕累,争取早日学成归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斗不息!
新加坡中国学者学生联合会谢乃玮
习主席在回信中说,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这是对我们当代青年人莫大的期望和要求。留学生作为青年群体的一员,责无旁贷。海外求学的过程是孤独的,但是每每了解到国内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就感到十分有力量,一方面在自己所学专业从理论到产业化转变的迅速和灵敏中看到了巨大的希望,另一方面也告诫自己一定要学好知识、注重实践、掌握本领,回国才能有用武之地,不然就会落后。我一定牢记总书记的嘱托,胸怀祖国、脚踏实地,不懈奋斗。
新加坡留学生袁磊
读完习主席给莫斯科大学中国留学生的回信,异常激动。这封回信,不仅仅是给莫斯科大学中国留学生的,也是对所有中国海外留学生的关心与勉励。
“青年人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60年前毛主席的这番话曾激励了无数当时的海外年轻学子,学成回国,报效祖国。六十一甲子,习主席再次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历史和今天在这里重合,我们看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对青年的期望一脉相承。今天,新一代青年要接过祖辈和父辈的旗帜,在新时代里努力奋斗,让中国梦在一代代年轻人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
作为留学人员,一年来留学国外,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祖国的进步与强大。党的十九大召开后,我虽身在海外,仍通过网络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积极参加使馆组织的学习,也与同学、教授们展开了讨论,对党情、国情、世情有了更清晰深刻的认识,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充满自信。在即将学成归国之际,我会始终牢记祖国和人民的重托,在即将开始的工作中,勇毅笃行、不辱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
新加坡留学生司浩然
学习了习近平主席给莫斯科大学中国留学生的回信,我十分感动,深受鼓舞。习主席日理万机,但仍然亲自阅读、回复留学生的信件,体现了习主席对海外学子的关心和厚爱。同时,更加坚定了我留学归来为祖国母亲作出更多贡献的决心和信心。在新期间,我学习了关于公共管理的许多理论知识,观摩甚至参与了行政、经济、社会管理的工作实践,获益匪浅。在学习中,我始终抱有批判、比较和反思的态度,认真查找自身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同时更深深为祖国之崛起而自豪。在外的学子们,在强大祖国的支持下,才能挺直腰杆,与来自世界各地的老师和同学平等充分地学习交流。听到肤色、口音各不相同的人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充满期许时,对中国快速发展交口称赞时,会不自觉地挺胸抬头。作为青年一代,我们对实现中国梦肩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使命。我会按照习主席的要求,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在本职岗位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奋进,为促进教育公平和提高教育质量,以及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奉献出自己的力量。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
新加坡中国留新博士学者联盟也积极响应,开展“学习习主席回信感言”活动,活动得到来自新加坡国立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新加坡管理大学、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的中国留学生和科研人员,以及新加坡科学技术研究局的科学家的积极响应,大家纷纷表达自己的感想感言。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研究员张一平
感谢习主席的殷切祝福与谆谆教诲!
60多年前,新中国刚刚成立,当时国家还处于艰苦奋斗时期,一批又一批中国留学生在海外学成之后,舍弃海外的丰厚待遇,毅然决然回到祖国,建设祖国。正是钱学森、华罗庚、郭永怀、朱光亚、梁思礼、侯祥麟等一批海外留学人员先辈们的艰苦奋斗,才有祖国今日之辉煌。如今,国家已经实现众多傲人成就,自主研制的新一代喷气式大型客机C919、世界上第一台超越早期经典计算机的量子计算机、首艘国产航母、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顺利完成首次自动交会对接、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等。身处海外的我们更是能亲身感受祖国是我们强大的后盾,2011年利比亚、2015年也门、2016年新西兰,多次祖国的撤侨行动让我们明白,一个国家的强大不在于可以免签多少个多家,而是无论我们身在何方,祖国都会把我们平安带回家。
中国正在逐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新时代赋予了我们新一代海外留学人员新的使命和责任。2013年,国家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我们身处“一带一路”节点新加坡,更要时刻不忘初心,谨记习主席的教诲,继续弘扬先辈留学报国的优良传统,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科学技术水平,早日学成回报祖国,为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新加坡国立大学博士魏晓阳
因为我的名字含“早上的太阳”之意,所以很早就对毛主席“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这段勉励的话感触颇深,如今我作为中国留学生的一员,读到习主席给留学生的深情回信,深感祖国未来的发展寄托在我们青年一代身上,希望早日学成归国,奉献自己!同时深深感谢日益强大的祖国给予我们海外学子的民族自豪感!祝伟大的祖国母亲繁荣昌盛!
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博士黄巍
感谢习主席对我们海外留学生的关心。我们也一直心系祖国,希望以后能回到祖国工作,从实现自己的中国梦做起,踏踏实实工作,为中国成为科技强国而努力。
新加坡国立大学研究员李顺彭
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那年我出国留学,现在已经5年多了。这5年间,每次回国都感觉国内变化很大,日新月异;每次去其他国家游玩,都感觉中国的地位和影响力在飞速提升。这5年间,国内在线支付越来越便利;广州地铁都有WiFi了;东南亚各个旅游景点的本地人逐渐开始使用中文;日常生活中,老外都开始用先进和发达来描述中国了。更让我们海外学子感动的是国家对海外人才的重视。在新加坡,我们迎来一批批高校、企业前来招聘,既激动又感动。激动的是我们寒窗十几载总算能找到用武之地,不管为了国家还是个人,都值得激动;感动的是我们海外学子得到了国家的重视,给我们施展才华报效祖国的机会。因为国家对海外人才的重视,我们博联积极协助国内高校和企业在新加坡的招聘活动也取得了一定成绩,每个成员都倍感荣耀。
海外学子没有一天不眷恋着祖国,党的十九大期间,博联组织大家一起观看学习交流。听了十九大报告,大家都非常振奋。作为海外学子,我们一定会努力掌握本领,把所学转换成科技生产力,早日报效祖国。我们相信十九大之后,中国会加速腾飞,“一带一路”会更加顺畅。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期待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会早日实现。
新加坡科学技术研究局科学家王翠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在这样一个特殊的节日里,看到习近平主席在百忙之中给海外学子的回信,内心无处安放的乡愁仿佛长了翅膀,翱翔于天际,飞回了祖国,把这份思念带回我们的家乡。出国之前,就听学长学姐们说过,出国之后更爱国。曾经年少的我们并不以为然。当我们在异国他乡度过了几个春秋,这种情绪便在不知不觉中慢慢滋长。作为一名“外国人”,当别人问你来自哪里的时候,我们一句骄傲的“中国”已经足以说明一切!我们知道,祖国在强大,我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新加坡科学技术研究局科学家郭江
每次回国都能感受到非常强的正能量,国内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变得更现代,跟国际更加接轨,体制更加完善,生活更加便利和美好。我真心为祖国的强大感到骄傲和自豪!我们将继续刻苦学习,不忘初心,不负使命,砥砺前行,把先进技术带回祖国,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博士郑良振
虽身居海外,然心向往之!
习主席鼓励海外留学生好好学习,回国报效,也正是我们很多人的心声!
国内的每一点进步,我们都在时刻关注,我们由衷地希望国家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越来越好,越来越强大,越来越宜居,成为我们梦寐以求的施展抱负最好的地方!
新加坡国立大学博士陈小
感谢国家对留学生的关怀。祖国是家,家是最温暖的港湾,是最坚强的依靠,是最刻骨铭心的地方。唯愿祖国繁荣昌盛,日益强大。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博士董冰雪
祖国越来越强大,在海外的我们,等着学成归来的那一天,更加有力地报效祖国,习主席的话,让我们海外学子心中充满力量。
新加坡管理大学博士林荫
虽然离家在外求学已经10多年,心中对祖国的惦念从未停止。习主席的回信更让我们感受到祖国对海外学子的关怀,也坚定了我们奋发上进,早日学成回国的信念。不忘初心,一路前行。祝习主席和所有在海外奋斗拼搏的学子们新年快乐。
新加坡管理大学研究生陈彦如
谢谢习主席的祝福和关心。身在海外收到来自家乡的祝福抵万金。每次回国都能深切地感受到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感受到祖国发展的势头。身为海外学子,看到祖国发展之势,祝福祖国的同时也希望学成尽快投入发展之中。
新加坡科技研究局材料工程研究院科学家关贵俭
海外求学5年有余,不忘初心,回国迫切。看到习主席的鼓励和期望,报国热情高涨,也深刻感受到不能虚度光阴,要学有所成,学以致用,成为祖国需要的人。海外学子们,定要更加努力,为国争光,向前辈们学习,响应祖国号召。我们今天的被尊重,得益于祖国的强大,我为身为中国人而自豪,明天我期盼为祖国的更加富强添砖加瓦。相信我们定不辱使命,为祖国的建设贡献力量。(供稿/中国驻新加坡使馆教育处、新加坡中国留新博士学者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