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美的手工艺饰品

法国顶级服装学院毕业生、独立设计师、美女“海归”、“85后”年轻创业者……29岁武汉姑娘崔瑞云(如图)身上有很多个引人注目的标签。她曾经跟着知名剧组做影视服装设计,后来被一家皮具公司通过猎头“猎”回武汉,不到一年她却放弃了年薪20万元的工作,在家门口开了个艺术工作室,并将其发展为一个帮助全职主妇、失业妇女、残疾人等群体增加经济收入的民非组织(指从事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活动的社会组织),曾荣获2016年“汉公益”创投大赛的武汉十优项目。

昨天,记者来到江岸区同安社区党员服务中心旁的“随艺手工生活馆”,推开玻璃门走进去,30多平米的房间特别小清新:装点着各种绿色植物,四周摆放着成品手工皮包、钱包、首饰。“这里大部分皮包都是学员们的作品,他们做好了就摆在这里我帮他们卖,收入高的一个月能赚好几千块钱。”崔瑞云介绍起学员的作品,比介绍自己的作品还要兴奋。

顶级服装院校毕业“海归”

在小区门口开了个手工馆

2011年,崔瑞云从中国地质大学珠宝设计专业毕业后,又考上了被称为“时装界的哈佛大学”的法国ESMOD国际服装设计学院,学习了3年的配饰设计。

2014年回国后,崔瑞云跟着中国评剧院红高粱剧组做起了影视服饰设计工作。不久,她就被一家皮具公司看中,并被猎头公司“猎”回了武汉,但她心中一直有着创业的念头,在新公司待了不到一年,她就放弃了年薪近20万的工作。

“我想开一个自己的艺术工作室,让更多的人体会到手工艺这门艺术的美好,并帮助全职主妇、失业妇女、残疾人等群体,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也增加经济收入。”父母并不太看好她所谓的创业项目。同安社区书记张红听说了她的想法,对她说:“我觉得有潜力。”“她是留法设计人才,她希望带动更多女性从事手工艺制作,正好我们同安社区有妇女之家这个平台,就积极引进了崔老师的随艺手工生活馆。”张红介绍道。

打造“三个皮匠就业创业帮扶平台”

获“汉公益”创投大赛十优项目

2016年下半年,“随艺”开始服务同安社区的居民们。创业之初,崔瑞云邀上了大学同寝室的好姐妹方修一起给大家讲课,很受社区女性的欢迎。

于是,她们索性做了一个项目,取名“三个皮匠就业创业帮扶平台”,一直持续到2017年5月,累计服务千余人次。“三个皮匠”项目每周有16个课时,先后开展了手工皮具、烘焙、花艺等课程,场场爆满。其中,有60多个学员通过这个平台练就了独立完成一个皮制品的手艺。他们的成品,通过武汉天地、南湖创意天地等市集活动,网络平台或者直接摆到工作室内出售。

除了手工艺技能,崔瑞云还会教学员营销,包括怎么拍出更好看的展示照片,不少学员的作品销售到了美国。有个在家做全职主妇的二孩妈妈,一个月能赚3000多元钱。

崔瑞云告诉记者,“手工艺皮具是一种文化、一种艺术,随艺手工生活馆的理念是‘美学生活、凝聚社区’,我希望通过教授课程,传播美好生活的理念,增添社区妇女的生活幸福感,让更多女性多一些工作机会和收入来源。”

2017年6月底,她们又申报了湖北省城乡社区公益服务创投项目,项目名称是“新民营手工艺、设计师共享帮扶平台”。很多武汉知名手作设计师的作品都拿到崔瑞云的店里寄卖,标价2000元一枚的戒指也能遇到识货的买家。

起初不被看好

如今最贵的包能卖到1.8万元

崔瑞云说,经常有人问她:“你一个‘海归’开这么个店是不是大材小用了?”

“我只想沉静下来,把自己喜欢的事情做好,并让这种美学生活吸引更多人的加入,其实很快乐。”崔瑞云说,刚开始她和方修一共投入了十几万,然后自己做东西,边做边卖。与此同时到周边社区贴广告,号召居民来免费学习。起初,她们只能赚够个人的基本开销,差不多2000块钱,但随着一批批客户的积累,她们越做越大,经常能收到国外买家发来的高端订单。去年,她给客户做了一个鳄鱼皮皮包,卖了1.8万元。“现在的收入比上班肯定要多得多”,崔瑞云说,父母现在逐渐理解和接受她的创业项目了,“我经常给我妈设计皮包送给她背。”

去年11月,她又发起了一个“千人千训”项目,一周计划用4个课时教更多人学习手工艺,并将范围扩展到其他社区。此外,她还将公益课堂带到了特殊儿童教育中心,教孩子们上皮具手工体验课。

文/图记者 朱佳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