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6日,本版推出了2018海归创业主题词“强”和“AI”。主题词一经发布,便在相关人士中引起热议。对此,我们采访了一些海归,他们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王辉耀:国务院参事,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理事长兼主任、欧美同学会副会长。

海归如何看待在人工智能领域的作用?

王卓然:英国伦敦大学学院计算机专业博士,专注于人工智能语义识别领域十余年,曾领导开发了东芝第一套人机对话系统。现为三角兽(北京)科技有限公司CEO。

问:在您看来,人工智能今后将会如何发展?

答:目前人工智能还处于初期阶段,大多数是在做人教给的重复性工作,还不足够“聪明”。但是我国人工智能领域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也具有丰富的应用场景和巨大的消费市场。我认为,最快10年左右,普通家庭都可以轻松购买一台集合型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帮助人类得到更好的生活环境。

作为从业者,我非常希望能见到我所创造的人工智能机器人能有被人类爱上的能力。到那个时候,机器人会成为与人类一般无二的存在,这应该是所有人工智能科学家的梦想,也需要更多人的共同努力。

印奇:2011年成立北京旷视科技有限公司,是中国人工智能领域代表性人物之一。2016年入选福布斯中国“30位30岁以下精英”榜单并位列企业科技领域榜榜首。

问:人工智能将替代很多劳动力,那会不会由此出现大规模的失业潮?在急需人工智能专业人才的行业里,文科生是否也存在着机会呢?

答:我认为不会出现大规模的失业潮。我们可以反观当年汽车问世的时候,很多人也觉得将要失业。但汽车的诞生导致了需要雇佣更多的人去造汽车。技术的变革带来的是人类工作内容的转化。比如,客服工作,可能机器会比现在的人工客服人员更快、更准确,但人工智能产业带来了一种新的工作,叫数据标注员,原来的客服人员就可以平移去做这种工作。另一方面,人工智能一定会促进产业的升级,而行业的升级必定会提供更大的空间让人去做更加富有创造力的、高端的工作。

对于文科生而言,我认为有两个方面的机会。首先,以教机器人弹钢琴为例,理科生构建渠道,使这件事成为可能,而教机器人弹钢琴的则是那些懂艺术的文科生;其次,人工智能可以通过“智能推荐”的方式发掘更多优秀的作家、画家等,并通过算法分析,把他们推荐给喜欢这类风格的用户。

张本宇:深耕人工智能领域19年,手握150项美国专利,创新工场AI工程院副院长王咏刚称其为“人工智能华人科学家中排名前 10位大牛之一”。现为杭州云脑科技有限公司CEO。

问:人类对于人工智能的情感比较复杂,有期待,也有恐惧,你觉得应该怎样看待人工智能?

答:我认为人工智能只会是工具,人类会利用它做更多有价值的事情,所以不需要畏惧它。当年洋务运动引进西方机器和照相机的时候,人们极其恐慌,觉得机器会吃人、照相机会摄人心魄。如今,人类早已将机器制造得越来越先进,而机器也帮助人类做着越来越多的事。如照相机制造技术不断发展,而人也将照相机运用得炉火纯青,诞生了大批优秀的摄像师。人工智能的发展也是这样,人类同样可以利用它做出很多想都未必想得到的、史无前例的创新。我们有充分的理由期待——人工智能将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

海归如何看待“强”?

王辉耀:国务院参事,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理事长兼主任、欧美同学会副会长。

问:2017年海外学子归国潮涌,您认为相比过去,现在海归的实力是否变强?呈现出哪些不同的特点?

答:现在回国的海归更加年轻化,接触的现代科技更多,包括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随着国内相关行业的迅速发展,这批海归出国时不会像老一辈海归那样,对国外生活感受到那么大的差异。

很多老一辈海归是在国内工作多年后出国留学的,而新一代海归出国前大多没有在国内的工作经历。总的来说各有利弊。但新一代海归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更强。

问:现在,各地的引才政策频出“强”招,您认为哪些政策更能吸引海归?各地引才政策在未来应该如何改进?

答:政策的力度肯定起到一定作用,但是更重要的还是当地市场的吸引力、上下游产业链的完善程度、创业的便利程度。

对于引才政策的改进,我希望在未来能扩大政策的覆盖范围。目前很多政策只针对博士,今后可以逐渐扩大到本科学历的创业者。学历不应该是能否享受引才政策的决定因素。一些优秀的本科毕业生在国外获得了工作经验之后回国创业,同样很有竞争力。

问:如今海外学子纷纷选择回国创业,留学“归国潮”势头强劲,您是如何看待海外学子归国浪潮的?

答:这么大规模的海归潮是中国所独特的现象,没有哪个国家有中国留学生这么大的一个群体,也没有哪个国家有专门针对留学归国人员的政策和机构。海归一定会成为中国创新创业的一股巨大的力量。

中国发展很快,2018年,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的领域,在传统的科教文卫领域,在非政府组织、公益机构,都将吸引大批海归。海归拥有前沿技术、国际视野和国内外的人际网络,能够充分利用国际大市场,这些优势也会助力海归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