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介绍:沈骥如博士,国际问题专家。改革开放以来,早期留学人员,1982年至1983年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访学。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国际战略研究室主任、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国际战略、大国关系和地区经济一体化合作研究。

沈骥如先生在书房

沈骥如祖籍浙江绍兴,1942年出生于广西桂林,其父是著名马克思主义学者沈志远。沈骥如196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政治经济学系。1978年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世界经济系攻读美国经济专业,1981年获经济学硕士学位。他称自己是老大学生中英语还算凑合的,没想到的是,1982年他被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的老书记徐达深叫到办公室,告诉他研究生院决定派他去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欧洲学院的一个“欧洲一体化”国际研究生班学习,为期10个月。用他的话说,当时有点心情复杂。

“在兴奋与忐忑的心情中去了荷兰”

当时我国的改革开放刚刚起步,出国的机会不多。沈骥如当时硕士毕业不久,做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的辅导员兼讲师。“徐书记找我谈,主要是要我去看看西方发达国家到底是什么样子的,不要求拿学位(国际学习班不颁发学位)。归国后去做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国务院国际问题研究中心总干事宦乡教授的博士生。”话说如此,沈骥如担心的是自己的英文,不知能否胜任出国的要求。

在领导的信任和鼓励下,沈骥如接受了荷兰驻华使馆的面试,半小时的英文询问后,荷兰外交官表示“合格”,可以发放全额奖学金。就这样,沈骥如在兴奋和忐忑中搭机飞往荷兰。

“第一次坐飞机,一进机场的国际航班等候厅我就有点打退堂鼓,全是外国人,英文的环境,有种孩子进托儿所的感觉,马上想回去。”沈骥如回忆道。其中印象深刻的是不知道“登机牌”的英文该怎么说,经询问知道了登机牌的英文名称是“boarding card”。当时还没有直达荷兰阿姆斯特丹的飞机,中途在迪拜、法兰克福转机以“boarding card”为凭证辗转飞往荷兰,历时18小时。

沈骥如拍摄的高速公路

到了荷兰,中国大使馆的人来接沈骥如,这也是他第一次感受到了高速公路。“我也是这辈子第一次看到高速公路,车开得飞快,车流就像一条河,滚滚向前,哎呦,我说这得多少汽油啊,另外车开得这么快,多省时啊!我的祖国怎么还没有这样的道路?在我有生之年,我们的祖国现在有13万公里高速公路,比美国的还多,北京有540万辆汽车,鄙人也有一辆,当时都没想到。”沈骥如笑谈那时的高速之旅。

荷兰印象初体验

因为是全额奖学金的访学项目,沈骥如被安排在阿姆斯特丹大学的热带学院宾馆。奖学金大约每月1200荷兰盾左右。

在荷兰访学中,沈骥如很细心地观察荷兰的自然人文环境。比如在阿姆斯特丹的小河都很清澈,里面还有野鸭子游弋,整个城市如画一般。荷兰教授说在20年前,这里的河水是可以“冲刷胶卷的”,也就是说,河水酸碱度超标。经过多年的努力,荷兰的大气和水污染得到了很好的治理。

沈骥如访学时的合影

人文社会方面,沈骥如的观察也很深刻。“从服装上,区别不出荷兰的农民和教授。在荷兰,没有大学农牧业专业的学位,是不能继承父辈的农场的。荷兰是欧洲农产品、奶业、花卉业的出口大国。”此外“我记得,在我出国前,社科院研究生院组织我们去北京电影学院观看内部的译制片,其中有部电影叫《女人比男人更凶残》,说的是女特务和警察杀人的事情。所以我就想如果去了西方要离他们的警察远点。但到了荷兰,我发现他们的警察和我们的警察很像,套用我们的话就是‘有困难找警察’。”沈骥如回忆,他有次外出,找不到路了,正好遇到了一男一女的两位警察。警察很热情地告诉他怎么走,并寒暄几句,“你是哪国人,欢迎来荷兰,希望你学业有成,生活快乐”。等等。

“还有就是我身边的小事,让我对荷兰的社会治理水平刮目相看。”原来,沈骥如的奖学金是每月月底打到他的账户上,但年底他发现这个月多出了一百多荷兰盾,于是致电到有关部门。答复是:荷兰的奖学金在发放时会根据每年实际的荷兰物价变化进行调整,由于这一年的物价上涨了,奖学金也相应上涨了。

“观察与思考,让我在学术上的认识得以深化”

沈骥如在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做硕士课题时,研究的是美国经济,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也有一定的研究。在荷兰的生活学习中,有两件事对他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帮助很大。

“其中一件是我碰上他们‘反核大游行’,欧洲的十多个国家老百姓都要同时进行手牵手的反核游行,场面很大,但很有秩序,警察并没有“镇压”游行群众,只是维持秩序。还有一次是近二十万人的教师、学生和家长,在人口只有70万的阿姆斯特丹进行的反对政府削减教育经费的大游行,交通也阻断了。我发现警察光是在维持秩序,还和游行的人挺亲热,挤眉弄眼的。咱们过去学的马列说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军队警察都是统治阶级镇压人民的工具。我感觉他们的警察和百姓的关系好像没那么紧张”。于是,沈骥如回国后在宦乡教授的门下攻读博士学位,结合所看所闻,发现我们过去的学校教学只强调了国家的阶级镇压职能即“国家的阶级职能”的一面,而忽视了马克思学说中表述的所有国家还有调和阶级矛盾、维护社会秩序、抵抗外敌入侵、发展经济文化、治理环境、反对毒品、防治恶性传染病等等的“国家的社会职能”的另一面。沈骥如认为,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不断扩大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合作,是在“国家的社会职能”领域的合作。西方国家对我国的“和平演变”是在实施其“国家的阶级职能”,我们是坚决反对的。

“我对中国经济发展保持乐观!”

访学的时间不是很长,却给沈骥如的学术发展影响很大。在几十年的学术工作中,沈骥如不断研究欧盟内部的矛盾和妥协,世界格局的变化、中国的国际战略、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发展等。

他认为,“国家的社会职能”是不同意识形态国家合作的基础;马克思主义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不是教条,而是我们行动的指南。他语重心长地说:“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不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不断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现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最新最活马克思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论保障!”

谈及中国的经济走向,沈骥如微笑地说:“我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是乐观的,因为我们的发展战略很清晰,那就是从高速发展到高质量发展的转变,这是非常正确的。”沈骥如对中国经济的未来走向充满信心。他从国内国际两个方面做出了分析。“国内的去产能、提质增效、发展创新高科技、让人民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可以确保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和谐;国际上我们‘一带一路’倡议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主张体现了我国共商、共建、共享,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和平发展理念,得到了大多数国家的支持!”

盼望留学人员学成归来,报效祖国

采访即将结束,沈骥如翻开他以前在荷兰访学时期的老照片,如数家珍地解说当年的情景。

“中国留学有多次高潮,历史的趋势是,越来越多的人都会选择回国,报效祖国。当然,我尊重留在国外人员的选择,但请广大的留学人员看到,祖国现在今非昔比,很多实例表明,回来发展将能大展宏图,大有可为!”沈骥如的这番感慨是真挚而肺腑的,他传承着一代代留学归国人员的深情厚谊,表达出对祖国未来的美好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