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颖奇:“越留学越爱国”留学人员请和“同学会”携手向辉煌

今年是欧美同学会成立105周年,日前,欧美同学会第七届常务理事会第四次会议在京召开。连日来,与会理事对会议反响热烈。大家表示,要进一步认真学习领会本次会议精神,将会议精神带回到所在的地方组织、国别分会及委员会,力争留学报国再上新台阶,建言献策再创新水平,民间外交再开新局面。会后,欧美同学会小编采访了相关学长,一起来聆听他们的心声。今天我们邀请到的是我会副会长夏颖奇学长。

信心满满!留学人员遇到了“好时代”

记者:夏学长您好!参加本届理事会,有没有哪些比较触动您的地方?

夏颖奇:听了理事会上各位的发言,感觉很温暖,我觉得这对我们所有会员都是一个很大的鼓舞,非常地提振人心!

其中,我最强烈的一个感受是,大家聚在一起信心满满!让我心情很不平静。这个“信心满满”是对祖国、民族、对事业的信心。大家聚在一起谈笑风生,谈的是国家的大好发展、大好形势,讨论的是怎么把下一步工作做得更好。

今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这紧扣着留学人员的历史使命,同样也紧扣着欧美同学会的历史使命。欧美同学会成立105年了,这105年间,知识分子走出国门,再回到祖国,心愿就是留学报国。回想我们当年出国,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理念,是为了把它带回国内造福人民,因为我们肩负着民族的使命和任务。本届理事会上也强调了这一点,时代在召唤,留学人员遇到了一个发挥自身优势和作用的“最好时代”。

“越留学越爱国”为留学人员提供全方位人性化服务

记者:您是一名老海归、欧美同学会的老学长了。能否结合一下自身经历,谈谈在这个留学人员的好时代,留学人员如何更好地发挥自身优势,实现报国之志?欧美同学会又可以发挥怎样的作用?

夏颖奇:我是改革开放后第一批国家公派出国的留学生,1987年学成回国,到现在已经31年了。我回国后就马上归队,找到组织,于1983年参加了欧美同学会,当时发给我一个会员证,非常简单的一个纸制证书,其实当时我博士还没读完,是利用休假时间去同学会报到的。后来我在中关村工作,期间曾分管留学生回国创业的海外人才工作。当时我有一个观点:留学人员是我国知识分子中的优秀群体,留学人员回国是市场化和国际化的重要载体。

我觉得,在这样一个基本观点下,我们要竭尽所能地为海归创新创业提供全方位人性化的服务。现在也是如此。

有一句话叫“越留学越爱国”,这是大家的心声,留学生把先进的科学技术、国际化理念和市场化的体验带回祖国,许多人进入高校、研究院所、工程院、高新技术企业、或者创业,在各个领域、方方面面发挥了作用,为国家的科技攻关、尖端技术、作出了重大的、历史性的甚至是不可替代的贡献。目前,政策上也为他们提供了更好的条件。国内有巨大的感召力吸引力,留学生有强烈的爱国心报国心,这会让“回国潮”越来越大。

如今,充分发挥海归人才作用已在全国范围内形成共识,在各个省市、高新区、高校、研究所形成热潮,各地不断推出吸引人才、抢人才的政策措施,在这方面,我认为欧美同学会能够发挥出很好的感召、凝聚、服务作用。

记者:您认为现在的留学人员和改革开放初期的留学人员相比,在报国的环境、条件上有哪些明显的不一样?

夏颖奇:现在的留学人员回国,不像我们80年代那时还有很多顾虑,比如,科研条件的问题、再出国恐怕会不方便、生活可能相对比艰苦等等。但尽管这样,在当年,有识之士还是会回来,因为这是我们的祖国啊,我们“越留学越爱国”,那就应该回来和父老乡亲一起奋斗,像垦荒牛一样努力前行。如今,留学生的顾虑明显少了,现在看到的是国家的繁荣富强,党和国家、全社会都在努力为留学生创造更好的报国条件,所以我们自己更应该好好发展,为国为民,这也在留学人员内心得到了认可。

寄语2018:同学们请和“同学会”携手向辉煌

记者:您对留学人员,学弟学妹们有什么期待?

夏颖奇:2018还需继续努力。留学人员回来后也有可能遇到困难,这需要依靠组织解决,找好定位、克服困难,更要自己创造条件、努力奋斗。我作为较为年长的、早一些回来的留学生,想对学弟学妹说:不要指望国家把一切都给你准备好了,你回来是作贡献的,不要抱怨、不要攀比,遇到挫折要想到这是在前进路上的挫折,这是我们人生奋斗的新起点,也是我们走向更大辉煌、比硕士博士更有意义更重要的新阶段。有条件的话,大家还可以多和我们欧美同学会的学长、组织取得联系,心情愉快、顺利地度过回国的适应期,迈向职业的发展期、辉煌期。

记者:您对欧美同学会的2018年工作又有什么期望?

夏颖奇:到2018年,欧美同学会要积极发挥群团作用、组织的作用,加大号召力、凝聚力,我们有地方组织、国别分会,在这方面的工作要进一步加强,特别是地方组织,要跟自己所在省市、实际工作相结合,我们的工作既要符合社会发展战略,又要充分考虑留学人员自身需求和情况,使他们的知识有用武之地。各分会、地方组织还需办出特色,要加强联系,多组织活动。使分布在各地区、各领域的留学生凝心聚力,为实现中华民族新的伟大复兴努力奋斗,这是所有留学生的心声,也是我们共同的愿望。

(文/秦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