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林业大学本科、英国谢菲尔德大学景观设计硕士,如果拥有这个文凭,你会选择怎样的生活?山东青岛黄岛小伙刘晓选择了到乡下,种树。

刘晓的理想,是要建一座生态综合体,通过综合体的运作,改善土壤、空气的状况。在他的努力下,不仅800亩的盐碱地种满了树,村里的村民也变成了技术工。

想回到家乡

干点自己应该做的事

找到刘晓的庄园并不容易,连续几天的中雨,让即墨市梁家屯村到庄园的道路泥泞不堪,车子在泥土里打着滑,靠步行才能走进去。

刘晓裹着雨衣跑出来,身上溅满了泥,招呼着记者到他的房间——一个集装箱改造的屋子。屋里一张床,一个架子,一张书桌,桌上摆放着农业种植专业用书。空间的狭小,让刘晓有些不好意思,聊天的过程中,他不时地跑出去,有时候看屋子有没有漏水,有时候看鹅舍的情况。

屋外是他的800亩庄园,现在都已经种上了树,而四年前,这儿还是一片盐碱地,生长着并不茁壮的庄稼。梁家屯村的会计梁泽臣说,庄稼地变成了林子,英国回来的硕士也变成了庄稼汉。“你别看他现在黑乎乎的,刚来那会儿白白净净,当时我们都不信他能在这里守这么多年。”

2014年秋天,从英国谢菲尔德景观设计专业硕士毕业的刘晓,决定回国发展,那时他已经能够在当地拿到不菲的薪酬。刘晓说,想回到家乡,干点自己应该做的事。

“建一座生态综合体,改善土壤空气状况,通过一系列潜移默化的改造,形成一个小型的生态系统,建立一个可复制的田园综合体样本。”刘晓说。

很快,刘晓在自己的家乡黄岛附近开始了考察。一次无意的路过,刘晓发现了梁家屯这片800亩的土地,由于盐碱严重,不少土地都荒着,生长的庄稼收成也并不理想。他觉得这就是他要改造的地方。经过多次沟通联系,2014年底,刘晓正式把家安在了这片土地上。

零下20摄氏度

守在集装箱里过春节

刘晓当时想到,这个农场短期内不会见效益。“因为一个地区土壤等环境的改善,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但刘晓没有想到的是,现实中的困难比预想中多得多。

按照刘晓的计划,改善土壤环境,首先就是要深耕土壤,让水分被土壤充分吸收,增加通气性,使得植物生长得更好,另一方面也减少浇水的次数。于是刘晓选择种树作为开辟农场的第一步。“种榉树能够耐盐碱,净化空气,对土壤修复也有很好的作用。”

可实际操作起来,刘晓栽了跟头。由于前期节省成本,一棵棵树苗刘晓亲自栽种。当地风沙大,吹得树苗东倒西歪,刘晓又挨个用绳子和树枝捆住。50多万元买来的拖拉机、运输机、耕犁机,刘晓一一照着说明书学,有一次因为操作不当,连人带拖拉机翻进沟里,一个多小时才苏醒过来。

刘晓的妻子从郑州一所高校辞了职,专门来农场陪他。“每次看见他从外面回来,头上都是雪和松针,我心里就特别难受。”冬天是农场最难熬的时候,集装箱的温度达到零下20摄氏度,要盖四床羽绒被才能稍微暖和起来。

过春节时,为了守住这片林子,刘晓一个人守在农场,孤独地看着满天的烟花。“很多英国的同学回国都做了设计师,只有他选择了最难的一条路。”刘晓的妻子说,“没想到他这么能吃苦,也就是这份踏实让我觉得他很可靠。”

但刘晓的苦并没有白吃,如今,800亩的农场已经种上了枫树、榉树等树种,一眼望不到头。梁泽臣说,村里的人散步就喜欢往这里跑,觉得空气好,景色也好。此外,为了清除农场的杂草,2015年刘晓买了3000多只鹅苗,鹅粪又为土壤提供了肥料,鹅蛋还能够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

去年农场销售额达到了18万,虽然离收支平衡差距还很大,但这让刘晓看到了希望。

开展专门培训

村民变成了“工人”

在梁泽臣看来,刘晓给村子带来的变化,更重要的是把村民变成了“工人”。

随着农场的树木和鹅苗越来越多,刘晓开始雇用村民打工,做些基础的工作。比如修剪树枝、开拖拉机、锄草、松土以及灌溉等。但每项都是技术活,刘晓要对他们进行专门的培训。

“这需要一个磨合的过程。”刘晓说,尤其是修剪树枝时,每一寸的修剪都有严格的要求,对树木的生长有着重要的作用。但很多村民认为自己曾经做过同样的工作,表面上应和着,实际却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刘晓一遍遍规范技术,给村民讲解,慢慢村民也就接受了。

刘晓也理解这种对抗,观念的改变确实是需要一个过程,但是看到好的变化,那么村民们就会乐意去尝试。“比如刚开始我承包这块地种树时,他们也很不理解,认为种树带不来效益,浪费了这块地。可随着树木种植起来,他们就看到了带来的空气、环境上的变化。”

梁泽臣说,有的村民在农场工作了三四年,成了熟练工。有了技术,附近的有些果园就主动让他们去工作,很多赋闲在家的老人都有了事情可做,村民们也就愿意来这里上班。现在农场有五六十个工人来自这个村子。

“一天100块到120块,也有的130块。”刘晓说,钱是其次的,关键是学到了技术,让他们获得了一种满足感,尤其是60岁以上的老人,这种获得感会更强。

守着庄园难耐寂寞

管理人员走了七八个

随着媒体报道的增多,刘晓渐渐火起来了。频繁的报道让刘晓的鹅蛋好卖了,也让很多企业来谈合作,但却仍然没有解决“人”的问题。

今年5月,跟随着刘晓三年的管理人员要回老家去上班了,这几年离开的管理人员已有七八个,最快的14天就辞职了。“给的工资并不低,可很多年轻人哪能受这份罪。”

刘晓知道,守着一大片庄园,有时在精神上是一种折磨,好像是与外界脱了节。“每天都在农场里,见到的人和事都有限,对于一个年轻人来说,确实是苦了一些。”而刘晓也经历了这样一段适应的过程:没有办法洗漱,冬天结了冰就化了再用,夏天忍受着风吹日晒……

经营农场以来,刘晓甚至没有一次旅行,平时陪父母妻子的时间都十分有限,他在黄岛有一套不错的房子,但每月回去一次都无法保证。

但刘晓觉得,既然选择了,就要踏实做下去,生态改善就是个“绣花针”的功夫,沉得下去,才能取得收获,像细水长流一样,从土壤到空气的改善,都需要一个过程,否则不改变根本问题,所谓生态综合体也不会太长久。

对于未来的期望,刘晓计划着把农场建成体验式生态庄园,把生态系统建起来后,增加体验项目,让更多的人有一个健康的去处。“虽然时间会很长,但我愿意一直做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