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佳于学生在一起讨论受访者供图

她是重庆首位考入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美术学院的博士研究生,国家文化部出品的纪录片《艺术院校的一天》以她为主角之一并分送各国驻华领事馆文教部,她的油画作品《重庆吊角楼》获得国际“领先艺术家”第二届风景油画大奖赛唯一的金奖……她就是四川美术学院美术教育系的正教授,美女博士画家彭佳。

学术专业对待学生严谨认真

也许是多年的艺术熏陶,彭佳看上去十分年轻,端庄大方,气质不俗。彭佳于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取得本、硕学位后,于2008年考入英国伦敦大学,并且在2013年获得该校斯雷德美术学院美术项目博士和哲学美术理论双博士学位,是极其少有的在实践和理论领域都表现突出的青年学者型艺术家。

彭佳在日常教学中,对于自己的研究生要求非常严格,一篇论文前前后后最少也要改十来次。其次对于绘画,也会手把手指导学生从色彩、造型这些绘画语言再到绘画实践等方方面面。

“我的教学目的不是为了再复制一个我,而是因材施教,把学生自己最大的潜能发挥出来,在此过程中培养他们脚踏实地、切忌浮躁的治学态度,因为唯有治学严谨才能出具有原创贡献的成果。我回国了以后都在努力坚持英国精英式教学模式,这要求教师对学生付出更多关注和心血。”彭佳解释道对学生如此严格的原因,她认为这可能也是受到了自己在海外留学期间同样被老师严格要求的影响。

彭佳在讲课受访者供图

热爱生活待学生如朋友

在生活当中彭佳很少有老师的架子。尽量把学生都当做自己的朋友。每年彭佳都会请学生到家里边来做客,亲自下厨,坐一块吃饭聚餐,然后讨论一下时事、最近好玩的事情等等。“我想尽可能把生活和学术分开。就像我自己在国外学习的时候,我的老师是怎么对我的,然后回国以后我就一直坚持怎么对我的学生。我觉得这是一种很好的状态。”彭佳说。

彭佳特别热衷于旅游,曾独自徒步穷游欧洲,先后游历了四十多个国家、两百多个地区。她工作之余喜欢网球、舞蹈,西餐烹饪,心理学等,是一个涉猎广泛、非常热爱生活的人。

彭佳在指导学生画画受访者供图

分享艺术探索经验强调学生要有文化身份认知

彭佳认为中国当代艺术整个大环境相对比较浮躁,在这种情况下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心态就会变得很急功近利。“就会变成我就是要很快的做一个东西出来,也不管这个东西到底是什么,它有什么价值的心态,也不知道怎么可以尽快,尽最大可能的市场化。这是在近五年,在整个美术学院的学生美术教育当中,我们面临的一个很大困境。”彭佳在谈到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时说道。

彭佳针对这个问题,在教学中就强调她的学生一定要有自己的文化身份认知。不能看到国外艺术家,西方艺术家都画这些,我们就跟着画,绝对不能盲从。而是要认可传统文化,认识到自己的文化身份,再创新出一些作品,这样的作品是更真诚的,这也是对我们自己民族文化的一个肯定。

彭佳还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心,热衷于做慈善公益事业,曾作为国际志愿者在北非摩洛哥支教数月。回国后曾去四川贫困地区中小学开美术公开课、积极捐款、捐物给贫困山区的孩子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