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嘉宾:霍玉珍

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欧亚司、欧洲司副司长、中国驻捷克共和国、驻罗马尼亚特命全权大使。现任外交部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事务特别代表。

图片.png

忠诚、使命、奉献是外交人员的核心价值观。外交官要对党对祖国对人民绝对忠诚。外交官是文装解放军,同样面临火与血的考验,祖国需要的时候要冲得上,顶得住。

——霍玉珍

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和综合国力的强大,我国的外交事业也愈发彰显大国风范,越来越多的女大使走上了外交舞台,以她们的聪明才智与过人胆识,见证、参与甚至推动着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

在许多人看来,女大使是个神圣而神秘的身份,不了解的人可能会对此有各种幻想,记者采访霍大使,多少也有些好奇,想要一探这位气质优雅的女大使的日常,一展其在外交舞台上熠熠生辉的风姿,而她则再三表示多谈工作,少谈个人,连称,“把谁放在这个岗位上,都能有所成就,只是我比同龄人更幸运而已。”

“要给祖国争光,学到真本事!”

霍玉珍是吉林长春人,出生于1954年,从小就是个女学霸,少女时期的她怀着一个长大了要当老师的梦,以优异的成绩一举考入长春外国语学校,这是在周恩来总理指示下创办的全国最早一批外国语学校之一。1972年,外交部来校招生,负责招生事宜的同志们到了学校后,并没有立即明示缘由,只以“向祖国汇报学习成绩”的名义对学生进行考试。结果,一场考试下来,霍玉珍等15名同学脱颖而出,被通知可以成为留学生了!于是,命运就这样在这个懵懂少女身上发生了始料不及的改变。四十多年后,提到当年与“外交”和“留学”结缘的往事,霍玉珍仿佛在说着昨天的故事,“我们那代人就是祖国需要我们干嘛我们就干嘛,是祖国给了我们这样的学习机会,我们没有理由不好好珍惜。”就是在这样一个朴实的想法下,霍玉珍成为了文革之后第一批出国的留学生之一。

少女霍玉珍飘洋过海到了捷克,这段留学生涯是她生命中一段极为宝贵的经历。让霍玉珍至今回想仍记忆犹新的是,每逢考试完毕,成绩出来之后,成绩单都会挂在教室墙上,并标明学生的国籍和分数,显得格外醒目。这种特殊的方式无形中刺激着每一个学生,时刻告诉学生们你的成绩跟你的国家是一体的。每每看到成绩单,霍玉珍心中便燃起斗志,“感到代表的已经不是自己了”,年少的她感到肩头有千斤重,她已不再是那个无忧无虑的烂漫女孩,只能咬着牙往前走,在学习上不敢有丝毫怠慢。她不断摸索,慢慢发现,尽管汉语跟当地语言是完全不同的语系,但这并不是问题,因为不同的语系反而可以让中国孩子们学得更地道,所谓事在人为,劣势也完全可以变成优势。留学那些年,她小小身躯里的能量被无限释放,她心无旁骛,只有学习,无论是学习政策、时势,还是学习语言、历史、文化,只想着倾尽全力,做到最好,因为没有任何退路可言,更因为这是祖国的需要。不惧眼前、不畏将来,“要给祖国争气,学到真本事!”霍玉珍说。

“祖国需要你的时候,要勇于向前”

水到渠成,毕业后,凭着优秀的品行和出色的成绩,霍玉珍走上了外交之路。从此,她的命运注定要与外交事业牵在一起。从1976年至2015年,在近40年的外交生涯中,她经历了从职员到大使的不同层级的历练,虽说“不想当大使的外交官不是好外交官”,但当年的霍玉珍一如当初那个走出国门的纯朴女孩,并没有给自己规划过具体的、长远的未来,只一心想着从眼前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哪怕是到后来肩负了更为重要的责任,她仍兢兢业业地坚守并传承着外交前辈们留下来的光荣传统。“忠诚、使命、奉献是外交人员的核心价值观,外交官要对党对祖国对人民绝对忠诚。外交官同样面临火与血的考验,祖国需要你的时候,你就要勇于向前,敢于赢得胜利。”说这话的时候,这位温婉优雅的女大使,顿时流露出男儿般的刚毅一面。

在男性为主的外交世界,霍玉珍能体会到更多的不易,当一位优秀的女大使,不仅要有非常高的情商,还要有恰到好处的应对处理能力,以应对外交上的“突发事件”。这位“外交巾帼”直言自己的优点是认真执着,缺点则是太过认真执着,而这或许也是许多女性的特点。温柔女性往往因为感性而果敢,如果将其运用得当,细腻丰富的感性也可以成为外交场上的利器,这就是所谓的“温柔的力量”。霍玉珍表示,“女性有时更敢想敢说敢做,当然更多的时候是要努力做到刚柔并济。在欧洲有lady first(女士优先)的习惯,我们经常会借此为我所用,努力实现工作目标。”

霍玉珍体会到,“如今,如果有哪项活动,中国大使没有到场,宴请的大使就觉得很没有面子,会认为这个活动没怎么成功,因为中国大使没有到场。这充分说明了我国的综合国力显著提升,国际地位也随之水涨船高,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民族自信不断增强。”

“人离祖国越远,心离祖国越近”

从1973年至2010年霍玉珍先后6次在捷克学习、工作。她称自己的青春多在这那里度过,对那片热土怀有非常深厚的情感。

建交以来,中捷关系曾经历波折起伏。近年来,双方关系阴霾消散,进入健康发展的新时期。中捷合作成果丰硕,高层频密互动,双方经贸投资空前活跃。霍玉珍用“历史上发展最快、成果最多的新阶段”,形容近年来中捷关系的热络。霍玉珍介绍说:“从友好时期到平淡期一直到现在应该说最好时期,我都经历、见证了。捷克民族相对平和,不擅动手,但喜欢动嘴,语风犀利,‘每一句话都透着辛辣尖刻’,且常以黑色幽默的方式交流;普遍尊重知识、崇尚科学、聪明好学、有创新精神。你要是不学无术,就会受到轻视。而他们对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则非常惊叹,对中国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也非常尊重。布拉格老城是全球第一个整座城市被指定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城市,它犹如童话一般。其实捷克人还有一句自嘲的话,可以说是笑中有泪,他们说我们以牺牲民族尊严换得对世界文明的贡献,是指当年打仗的时候他们往往为了保存文化遗产而投降,因此为世人保存了诸多文物古迹,仅城堡庄园就有几百个。捷克工业发达,文化底蕴深厚,诗人、作家、音乐家和艺术大师辈出,像卡夫卡、哈谢克、赫拉巴尔、昆德拉等作者都深受中国读者喜爱。捷克还有句名言,‘每一个捷克人都是一个音乐家。’捷克民族能歌善舞、潇洒奔放,15岁的孩子会被送去上跳舞班,如果有哪个孩子说我不会跳舞,人们会讽刺和指责其父母教子无方。”谈起捷克,霍玉珍的感情溢于言表。“1968年捷克斯洛伐克被占领的次日,时任总理周恩来曾去参加罗马尼亚驻华使馆的招待会并发表讲话,声援这个国家,捷克百姓至今仍对此铭记在心。”

地处“欧洲心脏”的捷克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的重要节点。2016年3月28日至30日,习近平主席出访捷克,那是中捷建交67年来中国国家主席首次访问捷克。中捷合作谱出新的旋律。霍玉珍认为,习主席此访必将推动落实共建“一带一路”,加强两国重大发展战略、规划及政策的对接和融合,促进双方在经贸、投资、金融、交通、基础设施人文等领域的务实合作再进一步。

八年前,一部热播电视剧《金婚》曾以《伏尔塔瓦河》作为插曲多集播放。这是捷克著名作曲家贝德里赫·斯美塔那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的第二乐章,它不仅令张国立扮演的男主角佟志梦牵魂绕,也令无数与那段历史有过关联的人们感慨良多。这首曲子总能勾起霍玉珍无尽的回忆,她说自己当年在异国的日子,最喜欢一个人静静地听着这首交响曲,让思绪飘得很远很远……并且深深感到,“人离祖国越远,心离祖国越近。国外工作三十年,我心永远是中国心。”而也就是这颗不变的初心,鞭策她一往无前坚定不移地走到了今天。时下,霍玉珍担任外交部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事务特别代表,在新世纪新时期继续为我国的外交事业发光发热。

对话

“16+1合作”热潮推动中国与中东欧关系全面发展

今年1月12日,2017中国-中东欧国家媒体年在北京闭幕,同日,根据2017年第六次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发表的《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布达佩斯纲要》,2018中国-中东欧国家地方合作年也在京开幕。“16+1”再次成为热词进入人们的视线。

“16+1合作”即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议,指中国和中东欧16国共同绘制的一份中期规划,这份规划旨在明确2015年至2020年的工作方向和重点,进一步释放合作潜力,推动“16+1合作”提质增效。中东欧国家则包括: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塞尔维亚、黑山、马其顿、波黑、阿尔巴尼亚、爱沙尼亚、立陶宛、拉脱维亚共16个成员国。

2012年4月,首次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在波兰首都华沙成功举行,至此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16+1合作”)机制正式创立。新时期的“16+1合作”又将如何提质增效并注入新动力?如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合作及中欧关系的全面发展?接下来的时间,我们和霍玉珍一同探讨。

记者:2011年,在中国—中东欧国家经贸论坛期间,双方决定在5个主要领域加强合作,一年后开启了“16+1合作”机制平台,巧妙地使一批迥然不同的国家聚集在了一起。您认为,时至今日,在中国和中东欧国家共同努力下,“16+1”已经形成了怎样的局面?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合作取得了哪些成就?

霍玉珍: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机制从无到有,由浅入深,一路前行,已形成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格局。5年来,在17国的共同努力下,特别是随着“一带一路”倡议逐步在中东欧地区落地生根,“16+1合作”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发展势头更加强劲,现已步入成熟期和收获期。5年来,“16+1合作”已推出了200多项具体举措,合作规模扩展至近20个领域,包括经贸、投资、农业、质检、地方、海关、科教文卫、旅游、智库、媒体等等。

至于你说到的“16+1合作”成果,李克强总理曾以“春华秋实”来形容,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高层交往频繁。2016年,习近平主席访问波兰、塞尔维亚和捷克。与波塞两国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与捷克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去年5月,捷克总统、波兰、匈牙利、塞尔维亚总理等中东欧国家领导人来华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分别与中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现已实现16国的全覆盖;

二是经贸投资合作续有进展。中国与16国贸易额从2012年的521亿美元增至2016年的587亿美元,去年前三季度又大幅度增长14.1%,有效缓解了16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截至2016年底,中国与16国双向投资总额已近100亿美元。中国与中东欧16国投资主要集中在高铁、高速公路建设、机械、化工、家电、新能源、物流、商贸、研发、金融、农业等领域。

三是互联互通建设顺畅。2013年,中国、匈牙利、塞尔维亚三国总理在“16+1”总理会晤期间宣布建设匈塞铁路,去年匈塞铁路塞段已开工兴建。中欧班列迄今已对开6000余例。截至去年底,中国已同波兰、捷克、匈牙利、塞尔维亚开通六条直航线路,并与13个国家签署航空运输协定、海关署级合作协议;

四是产能与产业合作成果显著。中国积极投标捷克核电站项目建设,与匈牙利签署和平利用核能协定,与保加利亚等多国探讨、洽谈新能源领域合作项目;

五是金融合作风生水起。截至去年3月,中国银行在捷克、匈牙利等国设立分支机构。中东欧13国银行机构以间接参与者身份加入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中国在匈牙利发行欧洲首张人民币银行卡。

六是农林合作稳步推进。截至去年5月,中国与11个中东欧国家签署农产品输华议定书,中国向中东欧国家出口农机、加工木材及家具等产品。

记者:通过您刚才的介绍,我们可以感受到“16+1合作”的硕果累累。“16+1”合作可谓无所不含,包含了我们想到的、想不到的方方面面,在科教文卫领域的合作也是卓有成效,您能否接着跟我们介绍一下?

霍玉珍:好的,我想这可以用方兴未艾来形容。

在教育方面,中国与中东欧多国签署双边教育合作协议、互认高等学历学位协议,双向留学生共约10000人,中方在16国开设29所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连续几年召开“16+1”教育政策对话会、设立旅游学院联盟。中国多所高校开展16国语言教学、举办青年政治家论坛、“未来之桥”交流营等活动;

在体育方面,着眼2022年北京冬奥会,中国与立陶宛、斯洛伐克等国冰雪运动员加强训练交流;

在人文交流方面,先后设立“16+1”舞蹈联盟、图书馆联盟等机构,中国文艺团体赴中东12国采购节目,欢乐春节活动在中东欧国家实现全覆盖。黑山对我国外交和公务护照实行免签并为中国游客开设VIP通道,塞尔维亚、波黑对中国护照实行实质性免签,有力促进了17国民众间的相互了解和民心相通。2016年,17国双向旅游人数超过100万人次。中国与16国的17家媒体签署了新闻合作协议,中方电视节目在捷克和塞尔维亚实现黄金时段落地;

在卫生合作方面,中国在中东欧国家设立5家中医诊所,中国—中东欧中医药中心在匈牙利揭牌成立,中国企业正积极探索在黑山设立中草药种植基地,中成药生产厂落户匈牙利工业园区。

记者:我们知道2018年是“16+1”地方合作年。您可以跟我们简单介绍一下地方合作的情况吗?

霍玉珍:好的。2012年4月以来,“16+1”地方领导人会议迄今已举办三届,中国与中东欧16国省、州、市各级别互访团组超过300起,中国与中东欧国家新建友好城市60余对,中国企业与中东欧国家企业直接对口合作密切。2017年布达佩斯纲要确定,2018年为“16+1”地方合作年。今年“16+1”地方领导人会议将在保加利亚举行,相信17国地方省州及企业间的直接合作将取得更多实际成果。

记者:刚刚您谈到“企业间的直接合作”,对于“16+1”的地方合作,您最希望在哪个方面有所加强?

霍玉珍:地方合作是“16+1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潜力很大,前景良好。17国省、州、市可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寻找合作切入点。中东欧国家中小企业居多、专业性强、人员素质高,中国企业资金雄厚、技术力量强,双方可直接对接,投资、合资办厂。我们希望今年双方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旅游、园区建设等领域实现突破。就园区建设而言,应更多体现其多元性,17国可分别建设工业园区、农业园区、科技园区、商务园区等。

记者:您认为“16+1”与“一带一路”有怎样的关系?

霍玉珍:中东欧地区的独特区位优势决定了其可在“一带一路”倡议中发挥重要的支点作用。“16+1合作”是“一带一路”的重要平台和欧洲地区的重要承接地。五年来,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各领域合作跃上了新台阶,不仅为推进“一带一路”倡议提供了多边沟通协调平台,一些重要项目成果的取得,更为“一带一路”建设率先在中东欧地区落地积累了宝贵经验。中方将与16国一道,努力将“16+1合作”打造成“一带一路”融入欧洲经济圈的重要承接带和“五通”的示范区,有效助力“一带一路”建设。

记者:“16+1合作”机制开辟了中国-中东欧合作关系的新篇章。对于它未来的发展前景,您有何预见?

霍玉珍:“16+1合作”自创立至今已取得了许多看得见、摸得着的成绩,也给17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未来,我们将继续秉持均衡、创新、务实、共赢的原则,积极发挥各国的优势与特点,注重各方需要与诉求,充分挖掘潜力,调动各方力量,通过“16+1合作”平台,服务国内建设,促进双边关系和中欧关系全面、均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