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习近平总书记作部署,加快留学事业发展,提高留学教育质量
2016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强调要坚持扩大开放,做强中国教育,推进人文交流,不断提升我国教育质量、国家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
在此之前,2015年12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意见》。会议强调,教育对外开放是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提升教育对外开放质量和水平,要增强服务中心工作的能力。
《意见》对新时期留学工作作出部署:加快留学事业发展,提高留学教育质量并提出具体举措,主要包括完善工作机制、规范留学服务市场、完善全链条留学人员管理服务体系、优化出国留学服务。
为贯彻落实《意见》,教育部于2016年7月印发《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以下简称《教育行动》)。《教育行动》提出实施“丝绸之路”留学推进计划,在出国留学方面以国家公派留学为引领,推动更多中国学生到沿线国家留学;完善全链条留学人员管理服务体系,保障平安留学、健康留学、成功留学。
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审议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为契机,以《意见》印发为标志,以《教育行动》为抓手,留学工作在这一年里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聚焦,扭住关键,精准发力,在提质增效、发挥作用和服务“一带一路”倡议等方面着力推进。
当年3月,中共中央印发《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在“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引才用才机制”部分,提出了完善海外人才引进方式的目标,明确要实行更积极、更开放、更有效的人才引进政策,更大力度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
当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就此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要加大改革落实工作力度,把《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落到实处,加快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激励广大人才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聪明才智。
从“加快留学事业发展,提高留学教育质量”,到“加快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留学工作提出既要加快发展、更要提质增效的要求,为留学工作着力培养大批急需人才指明方向。与此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又强调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为留学人才“发挥作用”作出顶层设计。
6 习近平总书记提希望,留学生要胸怀大志、刻苦学习、“可堪大任”
习近平总书记对留学工作的高度重视,引发和推动着广大留学人员刻苦学习、报效祖国、投身中国梦的热情。进入2017年,“回国潮”“归国潮”成为热词。当年2月22日,新华社播发《百川奔流终归海 同心筑梦正当时——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形成最大规模留学人才“归国潮”》的长篇通讯。
各界对“回国潮”的关注持续到当年的全国两会。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两会上回答记者有关“回国潮”的提问时说:“我很喜欢‘潮’这个概念,有‘潮’就有动力,有‘潮’就有风景。”在用数据证实“回国潮”,并列举教育部吸引留学人员回国举措后,陈宝生更是直抒胸臆:“让‘回国潮’来得更猛烈些吧!”
在“回国潮”的背景下,英年早逝的海归科学家黄大年的事迹引起关注。2017年5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对黄大年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学习他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融入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奋斗之中,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充分体现了他对新时代杰出海归的高度肯定,进一步推动和引领着“回国潮”。
2017年10月,在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顶层擘画。他提出要“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并再次发出“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号召。留学人员爱国热情高涨、报国信心激增,立志“勇做时代的弄潮儿”。
2017年是毛泽东主席对莫斯科大学中国留学生发表“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讲话一甲子。毛泽东讲话60年后,新时代的莫斯科大学中国留学生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表达他们爱国报国的时代心声。习近平总书记在12月30日给留学生回信,希望他们弘扬留学报国的光荣传统,胸怀大志,刻苦学习,早日成长为可堪大任的优秀人才。
2017年还有一份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重要文件提及发挥留学人员的作用,这就是《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外人文交流工作的若干意见》。文件指出,要进一步挖掘包括各类群体在内的潜力和资源,引导留学人员等群体积极参与中外人文交流。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广大留学人员近年来越来越多地被赋予传播中国理念、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促进中外人文交流的神圣使命。作为中国软实力承载者和践行者的广大在外留学人员和留学回国人员,以及众多在华留学人员和留华毕业人员,正不断成为中外人文交流领域的生力军。
早在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就强调过教育及留学生在促进中外人文交流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重要作用。当年4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清华大学苏世民学者项目启动仪式的贺信中指出,今天的世界是各国共同组成的命运共同体。战胜人类发展面临的各种挑战,需要各国人民同舟共济、携手努力。教育应该顺此大势,通过更加密切的互动交流,促进对人类各种知识和文化的认知,对各民族现实奋斗和未来愿景的体认,以促进各国学生增进相互了解、树立世界眼光、激发创新灵感,确立为人类和平与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的远大志向。
7 习近平总书记新要求,本土人才、海归人才要“并用并重”
2018年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审议。听了10年前归国创业的袁玉宇代表的发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看到你们回来在这里健康地发展我很欣慰。本土人才、海归人才要并用并重,使他们在报效祖国中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
针对海归代表发言的这段重要讲话,透露出习近平总书记对留学工作和人才工作的新关切、新思考、新论断,即重视和处理好“两个关系”:既要重视人才与发展、创新的关系,也要处理好本土人才与海归人才的关系。
我国经济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习近平总书记在明确“发展”是第一要务、突出“创新”是第一动力的同时,进一步强调了“人才”的第一资源地位及其在“发展”和“创新”中的作用,并强调要处理好本土人才与海归人才的关系,为如何让海归人才更好地发挥作用指明了方向。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邓小平作出扩大派遣留学生重要指示40周年。40年来,留学工作不断发展,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留学工作,多次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留学工作被摆在重要战略位置,留学工作走进新时代,取得新发展,作出新贡献。
从突出“发挥作用”、丰富和发展留学人员工作方针,到要求“可堪大任”、对留学人员提出更高期待,再到强调“并用并重”、提醒处理好本土人才与海归人才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的留学思想不断丰富和发展。
(作者系《神州学人》杂志副总编辑)
《中国教育报》2018年06月28日第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