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不敢干”

“放下包袱轻装上阵”

会种菜,可不赚钱,无奈之下,陈小维撂了挑子。

前些年种西红柿,陈小维挑着100多斤的担子,天不亮就往集镇赶。折腾一天,就挣了不到10元钱。“再便宜也得卖,总不能又挑回来。”家在山上,出门也是山,就是没有路。菜种得再好,收了也愁卖。

陈小维的家,在重庆市万州区长岭镇安溪村。过去,全村只有两公里硬化路,在长岭镇基础设施条件最差。出去打了几年工,可家里老人孩子也得管,陈小维只好又回了村。收入锐减,一家人成了建档立卡贫困户。

“有劲使不上,干着急。”刚回来那阵子,陈小维长吁短叹,愁眉苦脸。

贫困发生率较高的地区,大多山高路远,自然条件差,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大力加强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助力精准脱贫攻坚战。过去5年,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新改建2.1万公里县乡资源路、旅游路、产业路,惠及3.1万个贫困村、2000多万农民。

这两年,安溪村修了17.8公里硬化路、18公里人行便道。陈小维流转过来30亩地,建了两个大棚,重新种起了菜。

“农用车能开到地头了,有时菜贩子上门来收,再也不愁卖。”陈小维不仅脱了贫,还在镇上买了房。

“精准扶贫这些年,群众感受改善最大的,一个是产业发展,一个是基础设施建设。”长岭镇党委书记周艳说,这些都是保障高质量、稳定脱贫的关键。

贫困的原因多种多样,其中因病因残问题突出,一个病人就能拖垮一个家庭。现阶段剩余的未脱贫人口中,不少是部分或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特殊贫困人口。如何啃下这块“最难啃的骨头”,是一道棘手的考题。

女儿身患小儿麻痹症,生活无法自理。重庆市奉节县白帝镇鸡山村11组的饶付寿夫妇,只能待在家,出不了远门。

给女儿治病要花钱,自家地里一年挣不出多少钱,只好四处借,债务最多时6万元。

有帮扶干部来劝:把孩子送到养护中心,腾出手来做事吧。

养护中心肯收?再说,得花多少钱?饶付寿不是不想,而是担心。

打听了好几回,也上门看了,饶付寿终于下了决心,把女儿送进设在邻镇的永乐集中供养养护中心。孩子在那儿,有吃有住有人照看,不用花钱,离家也近。

送走女儿,饶付寿决定养牛。这事,他想了好多年,一直没敢干。

在帮扶干部的支持下,饶付寿养牛21头,当年卖了8头,收入4.2万元。到2017年底,饶付寿一家人均年收入7000元,是之前的2.5倍。

奉节县探索建立贫困家庭和农村五保失能人员集中供养机制,投资2600万元建成的永乐、吐祥、草堂三个养护中心,已有460名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失能人员入住,因照顾家庭失能人员而被长期“捆绑”的劳动力得以释放。

“政府兜底供养失能人员,让贫困家庭放下包袱轻装上阵,助推脱贫攻坚。”永乐集中供养养护中心院长石宗祥表示。

重庆市扶贫办副主任莫杰说,尽管保障水平逐步提高,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仍时有发生,扶贫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兜底措施,在医保、新农合方面给予更多扶持,让贫困群众后顾无忧,把精力用在摆脱贫困上。

安徽省从2016年起实施健康脱贫工程,已有37.8万因病致贫返贫户脱贫,因病致贫返贫占比下降到43.8%。江西省筑牢基本医保、大病保险、补充保险、医疗救助四道保障线,2017年建档立卡贫困患者住院自付比例降至6.79%。

<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