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秦玥飞到湖南省衡山县贺家乡贺家山村养老院看望村中老人。(资料照片)

  “耶鲁”村官秦玥飞(右)。图片来源:国际在线

他很普通,是湖南的一名大学生“村官”,为村里修了水渠,盖了楼房,引进了项目,做了大多数村官都会做的事。

他又有些特别,1985年,改革开放行至第7个年头,他出生在山城重庆,2岁就开始学英语,20岁进入美国耶鲁大学,26岁回国投身农村建设。32岁那年,他成为了“感动中国”的十个人之一。

在农村扎根7年后,“耶鲁”村官秦玥飞发现,改变农村的落后贫困需要新路子。2016年,他和大学同学联合发起了“黑土麦田”精准扶贫项目,产业扶贫成为根本,秦玥飞也从一个人走向了一群人。

日前,秦玥飞在北京接受了我们的采访,这是他两年来第一次接受媒体专访。四个多小时里,谈起“村官”经历,他反复提到“不能脱离村民”,而谈起“黑土麦田”项目,他提到最多的是“和国家一起成长”。

下乡:

学成归国当“村官”

黝黑,清瘦,穿着一件反过来的印字母T恤,脚上蹬了一双解放鞋,裤脚挽到了膝盖。湘西山村里,秦玥飞俨然一位朴素的农村青年。在这之前,他留过长发,常戴着鸭舌帽,还组建过一支摇滚乐队。

2005年夏天,秦玥飞以托福满分的成绩,拿着耶鲁大学的全额奖学金,赴美留学。那一年,耶鲁只在中国大陆录取了5名学生。

改革开放带来了经济状况的改善和思想观念的改变,出国留学成为高考之外的新选择。改革开放40年,中国出国留学的人数累积超过了500万人。

在耶鲁,秦玥飞修了经济学和政治科学两个专业,还担任耶鲁大学中国留学生学生会主席。

2011年夏天,当名校毕业生大军浩浩荡荡涌向“北上广深”时,秦玥飞揣着一张《湖南省选聘大学生村官报名登记表》、一纸录用通知书,坐着绿皮火车,来到了湖南衡山贺家山村。他的新身份是大学生“村官”,任村主任助理一职。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发展步入“快车道”,人才需求与日俱增。为了培养一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骨干人才,2008年,大学生“村官”计划全面启动。截至2016年底,大学生“村官”已经超过了10万人。

秦玥飞所在的贺家山村距离县城35公里,青山环绕,阡陌纵横,村里见到的多是老人和小孩。

衡山的盛夏酷热难耐,一觉醒来,秦玥飞汗流浃背,抓起洗漱用品就冲到了澡堂。早晚冲凉是他在美国留学时养成的习惯,可在村民眼里,这样的习惯有点“怪异”。消息不胫而走,传遍全村。“一天洗两次澡,多浪费水!”“嫌咱村里脏?”

这是他刚到村里的第二天。秦玥飞意识到,从生活习惯到处事思路,他都必须融入这个村庄,才能得到村民的信任,真正为他们做事情。

此后,他再也没有早上洗过澡。一有空,秦玥飞就在村里逛,扎进村民堆里聊天,村民递的烟夹在耳朵后面……修水管、补屋顶、帮着村民写报告申请补贴,村里谁家娶媳妇,谁家儿子高考,谁家学费还没着落,谁家房顶漏雨等着修,秦玥飞都心知肚明,能帮的立马帮,一时处理不了的,就记在随身带的本子上,完成一项就划掉一项。

在贺家山村的3年,秦玥飞引进了资金,筑了渠,修了路,安了路灯,建了养老院,还拉来了乡村信息化教学项目。不外出的时候,每天夜里两三点,他还在8平方米大的陋室里思量着一个村的家长里短。

2012年10月24日,是秦玥飞至今都记忆犹新的日子。这一天,他被直选上了衡山县人大代表。3527人,3027票,秦玥飞得到了85%的选票。“这是村民对我的信任,比我拿到耶鲁录取通知书还高兴!”

一百多年前,一位耶鲁大学毕业的留学生学成后回到祖国,在贫弱的祖国大地上,建造了第一条铁路,这位留学生名叫詹天佑。一百多年后,秦玥飞同样选择回到祖国最贫苦的地方,成为一名为人民服务的“大学生村官”。 实干精神与爱国精神代代相传,改革开放以来,超过300万留学生学成归国,奋斗在各行各业,成为国家建设的中坚力量。

很多人都曾疑惑,耶鲁毕业生当“村官”,是不是“大材小用”?秦玥飞这样对笔者说:“忘掉耶鲁的标签,才能更好地前行。不可以忘本,能帮助更多像自己父母这样的普通中国人过上向往中的美好生活,那我可能算是‘小材大用’了。”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