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敏,女,民进会员,青岛科技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青岛市市北区政协委员,青岛欧美同学会常务理事、亚非分会会长。


提起法律工作者,大多数人的印象都是西装革履、套装精致,在法庭上侃侃而谈的律师,或者制服庄严、神情肃穆,一心只为正义和公民合法权益的法官。然而,很少有人想到,他们背后其实还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是每一个优秀法律工作者背后的奠基人,他们来自教育行业。很荣幸的,宋敏成为了他们当中的一员。

用开放的思维学习严谨的法律

2003年,宋敏被公派到香港城市大学法学院,进行法学深造。香港的法律体系与内地的大陆法系不同,属于英美法系,无论是立法的体例、制度,还是法律的实践均有明显区别。

当时上课没有统一教材,教师来自世界各地,平均学术水平较高,授课也比较灵活,更加注重学习方法的教育,注重课前的英美案例阅读和推荐书目阅读。学生以本地为主,兼有国际学生,且人数相对较少,最少的课程班里只有大约10人,这样一来,在教育资源上平均每个学生能得到的就会更多一些。而学院也会安排许多活动,例如学院定期的研究沙龙,到高等法院旁听案件审理,参与律师协会活动、大律师公会活动和立法会活动,以及各种全球化法律知识的讲座等,学生只要通过学院公告就可以获得报名方式。“这些活动不仅大大开拓了我们的研究,对于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学习方法的改进等都很有帮助。”

“当然,在这段学习过程中,对我产生的最大影响还是学会了一种更为开放的思维方式。我们可以学习到的专业知识有限,但是学习的方法和领域是无限的。”宋敏认为,身处异乡如何与他人交流沟通,如何做一个多元化的人,如何去包容、理解、共享,这些都值得一个人用一生来学习。同时,老师们身上亲和、严谨、无私的特点,也对宋敏日后成为一名大学教师,和她对待学生、工作及生活的态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教“视野开阔”的学生,育“守住底线”的人

到毕业的时候,因为在校表现优异,宋敏已经收到了香港几家律师行的工作offer,同时青岛科技大学也发了录用通知给她。“我是独生子女,爸爸希望我回青岛,妈妈希望我在香港打拼,当时真的很纠结,但最后我还是选择了回家乡,因为我喜欢教育行业,也觉得自己很适合当老师,还有一点就是大学教师的时间相对比较自由,我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做一些服务社会的事情。”对于宋敏而言,法律工作者不一定就是要天天对簿公堂、处理法律事务,普法、提高大众对法律的认识,和年轻有朝气的大学生一起分享学习的经历、知识的更新、培养有社会责任感的法律工作者,反而会让她更有成就感,也更符合她对生活的态度。于是,她回到家乡青岛成为了一名法学系教师。

当时,内地的法学教育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无论是硬件设施还是师资力量,都不比国外差,但在教育理念方面还存在很大差距。她以法学为例提到,教师的教应该是如何教,学生的学应该是如何学,但很多人没有弄明白。很多地方的课程教授还停留在老师讲、学生听的被动模式,就像中学时候的教学方式,细致入微,但不符合大学的教育规律。知识的教授,更多的应该是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所以教学方法和途径也应随之变化,尤其是做法律,辩证的看待问题会给实际工作和生活打开更多思路。“正如我在香港念书的时候,最大的收获就是打开了一道更开阔的视野,它指引着我去学习,多年以后,你会发现求学时候学习的知识早已经忘记或者随着社会的发展落后了,但是你所掌握的思维方法、学习方法,却是一生受用的。”

也因此,宋敏在教学上采用一种全新的渐进方式,课堂上更多的引导学生思辨,在老师讲解理论之后,学生结合案例进行课堂简短辩论,在思辨中再次探寻和法学理解理论。学生从害羞到主动参与,这个过程就是教学方式转变的过程。让学生逐步认识到大学的教与学和中学的不同,让他们逐步认可她的教育理念与方法,进而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路径。这个过程不简单,需要老师的坚持,幸运的是,宋敏所在学院和学校的领导给了她很多支持,由此,她的教学理念也慢慢看到了成效。经过努力,香港城市大学与青岛科技大学签订了合作协议,双方互派交换生学习。最开始的时候,宋敏动员学生去香港学习,一些学生会产生畏难情绪,或者不以为然。随着她在教学过程所使用的方法和交换回校学生的亲身感受的交流,他们的这些想法逐渐被消除,这是个很大的转变。而大部分回校的学生无论是考研,还是出国深造、考公务员、进入律所等,都是行业内的佼佼者,这都是最好的例子。

教学不只是传授知识的过程,也是育人帮助学生形成一定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重要过程,尤其是法律这样一个更“特殊”的专业。“不论做什么职业,归根到底就是做人。学习法律的学生应该做的是一个守住底线的人。”每个人的成长经历不同、家庭教育环境各异,而且这是一个开放的时代,学生有不同的方式可以放飞自我,肆意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诉求,但同时也在父母的羽翼下,缺少了包容、合作、责任感和爱他人的能力。所以,宋敏更愿意做一个倾听者,做学生的朋友,让学生去尽可能真实地表达他的所思所想,然后用一种思辨的方式与他们进行探讨,在探讨的过程中去引导他们做一个向善、向好、向上的人,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人民的名义》版趣味课堂

在教学之余,学生们也都和宋敏成为了很好的朋友,他们会很有兴趣地听她在香港念书时遇到的糗事儿,会好奇当年追过的明星,也会对她当年选择回来有一丝不解和一些理解。说起大学里的专业,最枯燥的莫过于法律和会计,但宋敏的课堂一直紧跟时代热点和社会热点,用所讲的理论让学生分析法律问题,不仅站在法律专业的角度,也站在当事人的角度、社会的角度、国家的角度,从而使学生对一个理论、一个事件有更全面的认识和思考,提高课堂趣味的同时,也让学生们的想法更加客观。

她非常擅于引导同学们对一些社会热点事件做法律分析。“印象最深刻的是去年电视剧《人民的名义》的热播,同学们都很有兴趣观看,同时也在讨论。正好当时我有一门课《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学》,于是我就用了这部电视剧里面的情节作为工伤保险法律制度部分讲解的案例。同学们很感兴趣,课堂气氛非常热烈,我们是晚上上课,本来8点半下课,结果讨论到了9点。通过电视剧的案例我们又引申了很多其它的案例,学生们不但把工伤认定部分的内容学透了,还举一反三。课上的很嗨,效果也很好。”

结合所学,用媒体渠道表达更客观的声音

“大学教师,尤其是文科教师,除了教书育人,还应该有其社会责任感,所以他应该是一个社会活动家,应该把自己的专业知识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为社会为国家的发展做贡献。”现在很多大学教师都在校外发展了自己的副业,宋敏在教学之余也会有一些媒体兼职。但对她而言副业是在完成自己本职工作的前提下,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服务社会的一种追求。作为一名法学教师,她的思维清晰、逻辑性强、专业知识扎实、语言表达准确干净,具备做媒体方面兼职的基本能力。

中国这十几年来,法治在不断进步,媒体也越来越开放,各类社会事件逐步进入公众视野。与此同时大量信息的涌入也导致了公众的困惑和思维混乱,这时候就需要有社会责任感、客观公正、专业性强,而且对社会了解的专家进行分析,引导大家理性、全方位的看待问题,督促政府部门正视问题,尽快理顺关系、规范行为等。在这方面,媒体是一个很好的发声渠道,同时作为媒体单位也可借此提升自己的公信力、影响力。为此,宋敏还担任了青岛市政府政务督查监督员,青岛市科学发展观考核独立第三方专家,青岛市法制办立法专家等。“因为我觉得,只有更全面地了解政府与社会,表达出的观点才更具有客观性。”

《何以笙箫默》中的律师男主角何以琛说:“如果世界上曾有那个人出现过,那其他人都会变成将就,而我不愿意将就。”对于宋敏而言,教育和法律一样,需要绝对的严谨与用心,她是以人民的名义,在做法律教师,她要求客观,也追求更开放的方式,所以绝不将就。(文/刘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