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他向我们讲述了当今的科技人才,如何在留学潮流中完成个人的国际化升级,在跨国公司经受商业和管理文化的洗礼,又从职业经理人转型为创业企业家的历程。在这一系列堪称经典的人生转型中,他又有哪些对中西文化全新的认知与思考?请听柯莱特集团董事长、首席执行官马一鸣的故事和思考。以下故事enjoy:

1、一次偶然提问,

为我带来美国大学录取通知书

我经历过插队落户那个年代,一直到1977年中国恢复高考,考取华东师范大学的数学系。

我大三的时候,那大概是一九八零年左右,中国已经改革开放了。在这之前,在中国是很少能看到外国人的,改革开放以后,就有一些外国人陆续到中国的大城市里来讲课。有一次,有个外国的数学家来上海科学会堂讲课,学校老师就来问我要不要过去,我下午刚好没课就去听了一下。

那位学者是讲他在数学上正在研究的课题和自己的一些最新发现。他是一个移民到美国的德国人,所以讲的英语里有好些德国口音,再加上本来我那时的英语也不好,而且他研究的那些数学问题比较复杂,所以我也并没有听懂太多,可是既然听了,我就要去思考,所以我就有了一个疑惑,举手向他提了出来。好在数学问题不需要太多的语言描述,虽然我的英语不好,也很容易就能讲清楚。他听懂了我的问题,在台上思考了一会儿,然后把他的想法说了出来,但是好像还觉得解决的不是很完美。然后,他就把这个问题暂时搁下了,继续讲他的课题,等到他讲完之后,大家陆陆续续地散场了,我也起身打算离开,可是等我要走出去的时候,他刚好从讲台上下来,跟我打了个招呼,我们就聊了起来。 

      他问我是做什么的,我就说我在读大三,还没有毕业。然后他就问我,毕业了之后打算做什么。我就回答说,我们毕业后都是分配工作的,不是说我想做什么,就能做什么。他就说:那你想不想去国外念书?我当时的回答是,就算我想也没有用:第一,念国外的大学都要托福、GRE成绩,可是当时这些国内都没有地方去考;第二,我也没有合法的渠道可以拿到美金,连报名费也付不出来。他就继续追问我,如果这些都不成问题,你想去留学吗?如果你想去的话,可以留一个联系地址给我。这样,我就留了一个地址给他。

几个月之后,我就在邮箱里收到了一包东西,都是申请学校要填的资料,上面还有一个小黄贴,提示我:要我把自己会填的部分都填写上,不会填的地方尽管空着好了,只是最后别忘了签上自己的名字。这样的提示让我觉得轻松多了,很快就填好寄出去了。又过了一阵子,录取通知书就寄来了,再过了一段时间,我就收到了奖学金,还收到了相当于做教学助理(TA)的工作机会,那笔奖学金足够支付我的学费,而做教学助理的薪水足够支付我的生活开销,就这样我便来到了美国。

在美国的大学里读书,我感到中美教育还是有很大差异的。中国教育的强项就是基础教育非常扎实,我跟美国的同学相比,在学科基础上是要更扎实的。而美国教育的优点在于老师会引导学生们在想象力上的发挥,不管是对的还是错的,老师都会鼓励他们勇于表达,勇于尝试;此外,美国学生的动手能力都非常地强,他们想到什么都能自己动手去做出来。所以,身处美国这样的教育环境,我不仅从老师那里学到了很多东西,也从身边的同学那里学到了不少东西,相互探讨的机会很多,形成一个共同提高的氛围。

后来,我就从纯数学的专业方向转到了计算机方向上去。那是因为我当时听了很多计算机方面的课,也跟很多计算机教授交流,所以了解到其实我在数学中所学到的很多分析问题的方法,数学建模的方法,其实可以用在计算机领域,帮助解决很多计算机领域的难题,这时候,我就开始跟一些计算机教授合作,一起做项目,发表学术文章,这个过程中极大地激发了我研究计算机领域的兴趣,所以我就转换了自己的专业轨道。

2、从IBM的历练,到领导创业团队登陆纽交所

毕业后我就加入了美国的IBM公司。在这家公司里,我学习到了很多东西,尤其是它在管理制度上的严谨与细致,给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我们说它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公司之一是有道理的。它当时在研发方面毫无疑问是处于领先状态的,在管理上每个环节都能做到了非常细致,大家各司其职,人尽其用。在IBM的几年里,不论是在做研究还是管理上,都带给了我宝贵的经验,我认识到美国人如何处理创新、标准方面的问题,很多小的细节,都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比如,美国有一个最大的标准组织叫做IEEE,很多的计算机标准都是根据IEEE的某个章节来定的,我们当初做的一些计算机架构,在数据库管理系统里也会向IEEE去申请设定某一标准的。当我们去做申请的时候,我们的时间点是成品都已经快做好了,已经处在内部测试的过程中了,这样等到IEEE把我们提交的内容设定为新标准时,其实我们的产品已经做出来了,别人看到这个新标准,打算去做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正是很多类似这样的细节,给了我非常大的启发,所以后来,我离开IBM回国创业,这些行业经验都特别宝贵。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