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同学会海归人才在甘肃渭源合影。新华社记者张文静摄

新华社兰州8月9日电(记者张文静)40多名来自欧美同学会的海归人才日前来到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为这里带来脱贫致富的新希望。

欧美同学会党组书记、秘书长王丕君介绍,这些海归人才是教育、农业、科技和医疗等领域的精英。在西部贫困地区,他们将利用先进理念和丰富经验,就制约乡村发展的短板出谋划策,帮助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并探索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渭源县被誉为“中国马铃薯良种之乡”,由于产业基础薄弱,农村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是甘肃省23个深度贫困县之一。

海归人才走访北寨镇郑家川村、田家河乡元古堆村等多地后发现,制约当地脱贫致富的重要原因是产业发展较为薄弱。据此,他们提出了一些适合当地发展的产业项目。

上世纪90年代从日本留学归国的中利集团航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翟现文说,中国正在推进的扶贫工程规模庞大,海归人才有着组织和调动各类资源的能力,可以拓宽农民增加收入的途径。

翟现文在马铃薯原原种繁育基地考察。新华社记者张文静摄

翟现文希望把合适的农业先进技术引入中国西部,让农民用最少的投入获取较高的收益。他计划在渭源县建设一个占地10亩的村级光伏农场示范区,通过农场一项,贫困户每年即可获得3000元左右的收入。

访问甘肃田地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马铃薯原原种繁育基地时,海归人才发现了新的机遇。他们提出,北京、上海等发达城市的退休职工有在阳台种植西红柿、草莓等作物的爱好,但从来没有种植过马铃薯。他们希望与该企业对接,采购马铃薯种薯,开辟新市场。

中国青岛国际经济技术合作(集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盖婧曾在美国留学,深知良好的教育是摆脱贫困的最好方式。她这次为渭源县的学校赠送了100套“魔法涂涂—航海历险记”AR科普书籍,并计划开展学生夏令营暑期社会实践等交流活动。

欧美同学会海归人才与渭源县小学教师交流。新华社记者张文静摄

“扶贫先扶智。希望有一天当孩子们读到这些充满想象力的书籍时,他们的未来也会因此发生改变。”她说。

渭源县委书记吉秀说,海归人才是中国扶贫事业的一支重要力量。此次前来参加扶贫活动的海归人才结合各自所在领域为渭源的脱贫增收贡献了更多新方式,提高了渭源在全国甚至在全世界的知名度。

近年来,海归人才助力扶贫事业,将贵州省作为重点扶贫地区,通过教育扶贫和医疗扶贫帮助当地脱贫致富并降低返贫几率,今年又将帮扶点从贵州拓展到了甘肃、宁夏等地。

王丕君表示,海归人才将继续发挥优势,不断提升贫困地区的内生发展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