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40年,改革开放大潮风云涌动,它深刻地改变了中国,影响了世界。即日起,东方网与格律集团一起,推出“中国留学生的40年”报道,以改革开放40年为时间索引,选取40位有代表性的中国留学生,通过他们的故事,展示改革开放的深远影响,呈现40年的巨大历史变迁。

周志伟与拉美的缘分始于1999年,这个来自湖南农村的小伙子选择了拉美这门较为冷门的学科作为研究对象,从此一张办公桌,一杯清茶,季节更迭,世事变迁,他的研究之路从未中断。

2007年,周志伟拿着每月350美元的生活费,以访问学者的身份第一次踏上巴西的土地,看着灰蒙蒙的天空、贫民窟,书本上“GOP居全世界前十”的巴西被画上了问号,他在问自己,巴西到底是怎样的国家?而当地人也在问他,中国是什么样子?

四年后,他转身成为“民间外交官”,特意为当地学生开设了一门有关中国的选修课,操着不太流利的葡萄牙语,周志伟向讲台下的学生介绍中国文化。“通过他们的眼睛来讲述中国故事,”周志伟惊喜地发现,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中拉关系日益热络,更为关键的是,人们之间交流越来越频繁。

十年前他是为数不多能去往巴西做研究的学者,而如今——“我会收到很多来自巴西的老师、学生的信件,希望我能够为他们来中国学习提供帮助,因为中国目前对于巴西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了解、认识中国可能也是他们未来职业生涯中很重要的事。”


周志伟写下的座右铭

北上

在没有去往北京前,周志伟的世界很小。他出生在湖南省湘潭市,童年记忆大多与稻田有关,早稻收割、晚稻插秧,长期浸泡在夏日炽热的阳光里让他和其他同学一样,皮肤黝黑。那是70年代的中国农村。

从读书时开始,喜爱历史的周志伟便意识到,他处于一个非常重要的年代。在学校里,大家说的最多的是“中华复兴”。对此,他有自己的理解——“这是一个全球范围的影响力扩展的过程,那么在这个过程中比较薄弱的地方是最需要更多的人参与,把这个基础做扎实的一个领域。”

基于这样的考虑,周志伟选择了与中国文化、历史差异较大的拉美国家作为自己攻读硕士学位的研究方向。这是兴趣,更是他心中的责任。为此他离开了故乡,只身前往湖北大学,那是中国最早开始拉美研究的高校之一,中国研究拉美的学者队伍中间,很大一部分都来自这里。

2002年,毕业后的他和所有的毕业生一样,面临着人生新选择,要继续做研究,还是像大多数人那样考公务员或者进企业,他甚至获得了国家旅游局的面试机会,但最终选择放弃。

从入学那一天开始,周志伟心里便清楚,拉美研究与欧美国家的研究相比,不但是小学科,而且在中国尚处空白,研究力量十分薄弱,意味着要付出更多努力,也意味着要“创新”。这是最吸引周志伟的地方。

他对于学者的定位始终未曾变过——“在于思考,判断局势,然后展望趋势。”“迫使你去回归到书本,把自己的基础重新做扎实一点。”

2006年,周志伟接过了中国社科院拉美研究所递来的“橄榄枝”,进入研究所攻读国际政治专业,3年后,巴西研究中心成立,如今他是该研究中心的主任。在这支“国家队”里,他的理想与抱负得到了最大的满足。

从湖南到湖北,周志伟的步伐一直徘徊于中南地区。关于首都北京他有很多美好的想象,但所有兴奋的情绪,从进入那间半地下室的两居室开始迅速转变为失落。“小周,你就好好休息吧,当时接我的领导对我这样说,然后放下行李他就走了,看着那样简陋的房子,我的第一反应是要不要回去?”回忆起这段经历,周志伟笑着对记者说道。在当时,“北漂族”的生活对他而言实在不算一件轻松的事。

南下

如今从北京到圣保罗的飞行时间约20个小时,人员往来不断。但在2007年,能去往巴西的研究学者寥寥无几,周志伟算是第一人。面对中国教育部留学基金委给的机会,周志伟非常珍惜。但他只拿到了每月350美元的资助。“教育部留学基金委当时对巴西的市场的判断可能是停留在十年以前,也就是说当时我的这个奖学金是非常少的,”周志伟说,“在那边租房子都不够。”另一个困难是,尽管他是研究拉美的学者,但对于真实的巴西一无所知。在来到巴西几个月后,一次打车经历才让他得知自己是住在贫民窟附近的。


在巴西访问期间的周志伟,如今他把巴西称为自己的“第二故乡”。

周志伟在巴西的大学开设选修课,讲述中国故事。

他对于巴西的国情、政策有很多困惑。同样的,他也发现,巴西百姓对中国的印象虽然从留着大辫子,落后的阶段变为了经济实力较强的国家,但仍然十分模糊。给周志伟印象很深的是,一次他去买书和书商讨价还价时,当对方得知他来自中国时,惊呼道:“中国人,太稀奇了!中国现在不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吗?”

这种信息严重不对等的交流让周志伟明白了沟通的重要性。

四年后,当他再次前往巴西做研究学者时,他向校方提议开设一门有关中国的选修课。没想到来了很多学生,他们的问题五花八门,中国文化、中国政治都是他们感兴趣的内容。

周志伟说,自己尽量站在他们的角度去回答这些问题,即使是一些涉及民族、“翻墙”这样的敏感问题,他也从不回避。“虽然你的这种解答,可能不能完全消除他的疑问,但是能够帮助他去理解,就是说我们不能以中国人的思维,去考虑他们的问题,而要站在他们的角度上。”

除了以学者身份去往巴西以外,周志伟也带家人四处去旅游、度假。他拥有了很多当地朋友,他们聚在一起时,周志伟并不是那个“害羞、内向”的中国人,他喜欢交流,不畏惧表达自己的观点。

周志伟把这种自由的学术氛围也带回了中国,带到了他和他的学生之间。

“第二个祖国,”对于巴西,对于拉美,周志伟的情结日益浓厚。但他希望自己能抛去个人感情客观看待巴西。“我们经常说,北京堵车堵的一塌糊涂,北京空气不好,也就是说你看待自己国家的问题,相对来说你是客观的,你会看到它好的地方,也会看到它不好的地方,如果我对于巴西赋予太多的感情,我怕会左右我的判断。”

归来

座落在北京张自忠路的段祺瑞旧府是维多利亚和哥特风格混合的建筑群,古色古香,同时又充满异域风情。走在这里经常给人一种不知今夕何夕的错觉,但对于在这里办公的周志伟而言是一处安静做学问的好地方。

他的办公室很简单,一张书桌,一杯清茶,四周被书本环绕。十年期间,他撰写了大量关于巴西研究的文字,其中《巴西崛起与世界格局》这本书成为了中国国内全面研究巴西的代表作之一。

作为中国官方的智库,周志伟等社科院拉美学者的研究不但能够帮助政府、社会、企业,认识这些地区,把握这些地区的发展趋势,他还希望能帮助普通中国民众了解巴西。“可能你是讲得很简单的一个问题,很形象的一个体现,但是我觉得对于老百姓,认识这么远的一个国家还是有帮助的,比如说巴西的奥运会,普通老百姓会觉得那么穷的一个国家,它凭什么搞一个奥运会,有一些媒体,就要我写这些方面的一些文章,那么我就告诉他,这么一个国家,最近十年发展的轨迹,国际声望的提升等等。”

周志伟所在的中国社科院巴西研究中心,他是该中心的执行主任。

他们的研究过程难免枯燥,默默付出不为人知,但却隐藏在每一次人员交流、经济往来之中。

目前中国是巴西第一大出口目的地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国。巴西民间,不断掀起“中国热”、“汉语潮”。

周志伟谦虚地称自己是微不足道的“小人物”。“家国情怀”这种在当下年轻人看来有些虚无缥缈的词汇,却成了周志伟这一代“小人物”们对人生的追寻和定义。

“因为我觉得中国要真正民族复兴,成为世界大国的话,我们不能仅仅只是发展跟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等等这些发达国家的关系。它要成为世界大国的话,肯定要走向全世界。”

远游未减书生气,归来依旧是少年。

让周志伟高兴的是,尽管拉美研究仍是一门小学科,但随着中巴关系转热,不断有年轻人进入到该领域进行研究,如同当年的他从前辈手中接过“火把”,把这项研究继续“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