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6日,欧美君一行乘坐北京早班机来到了中国牛肉面之乡——甘肃兰州。兰州是甘肃省省会,中国西北地区重要的工业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从兰州乘车98公里,就到了定西市。定西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又是新欧亚大陆桥的必经之地,也是兰州市的东大门,素有“甘肃咽喉、兰州门户”之称。

2017年,甘肃确定了23个深度贫困县、40个深度贫困乡、3720个深度贫困村,通过全省上下的不懈努力,甘肃省2017年全年减贫67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9.6%。

但目前,全省还有189万贫困人口尚未脱贫。欧美同学会海归服务团一行此行目的,正是为帮助这些贫困县镇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出我们海归的力量。

1、扶贫重点县渭源:因地制宜,激发内在潜力

欧美君第一站来到了定西市渭源县。渭源渭源,渭河之源,它以黄河最大支流(古老渭河)发源地而得名,该地耕地面积129.6万亩,养育了34.5万人。受制于自然地理因素,渭源是甘肃省23个深度贫困县之一,也是六盘山片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

2013年开始,渭源制定了“一户一策”、产业扶贫、异地搬迁脱贫等政策;因地制宜,充分发挥马铃薯种植优势、草牧业培育优势;调动资源发展劳务产业、光伏产业;紧跟趋势发展电商扶贫、旅游扶贫,依托自然地理发展果蔬、花卉、食用菌产业。

8月7日,欧美君与服务团的海归学长共同参观了渭源县的北寨镇、罗家磨村与元古堆村,走访了北寨镇东西部协作扶持蔬菜产业发展示范基地、北寨镇雁滩村扶贫车间、北寨镇希望小学、北寨镇中心卫生院、甘肃田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马铃薯原种繁育基地等基层考察点。海归专家们对当地情况有了更加直观的了解,也针对帮扶考察点现状进行了专业的分析与评估。

在北寨镇兰渭希望小学,服务团聆听了校长关于学校建设的汇报。“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当今世界,各国之间激烈的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从一定的意义上说,教育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因而有了“再穷不能穷教育”的说法,只有通过教育才能实现真正脱贫、长期脱贫。而贫困地区和农村地区最大的问题就是优质教育资源的匮乏,欧美同学会学长能做的就是把留学人员的优质教育资源通过互联网+的方式,让教育资源共享。

服务团依次参观了学校图书馆藏书及教室多媒体设备,浸入式体验了学生学习环境和氛围,就学校师资及教学情况进行了询问,并表示今后将在多媒体、数字化教学设施上尽可能帮扶。

在北寨镇中心卫生院,服务团学长们参观了医疗设施,欧美同学会学长们纷纷表示,要发挥医师协会的作用,调动充沛的医疗资源,利用互联网+的方式,助力改善地方医疗条件,防止“大病返贫”现象发生。

2、少数民族聚集地西吉:从教育扶贫到产业扶贫

8月9日,欧美君来到了宁夏南部的西吉县,西吉地貌多为丘陵沟壑和土山石区,人均可利用水资源仅95立方米,甚至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21%。

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下,“十年九旱”成了常事,自然灾害频繁,生态环境十分脆弱,脱贫攻坚更是难上加难。

然而,西吉县是一个充满了民族风情的地区,313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聚集了回、汉、壮、蒙等12个民族,其中回族占58.9%。

欧美君参观的第一站是硝河乡隆堡村扶贫车间,该扶贫车间由欧美同学会留美学长王胜地创办的“爸爸的选择科技有限公司”捐赠,意在调动当地居民劳动能力,完成“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的转化。

在这里,少数民族女性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搭建起“彩线脱贫路”,通过编织工艺品自给自足。

通过考察,服务团成员对症下药给出建议:手工作品要完成从卖“价格”到卖“价值”的转化,同样是编织作品,如果编织汽车、办公室坐垫或将拖鞋销往景区,产品附加值将大幅提高。

在教育领域,服务团正努力打造“闭环式”扶贫,从教育培训入手,给当地居民最好的技术培训。“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精神层面的“扶贫”可以保证当地居民长期自给自足,先输血后赋能,最终依靠自己的能量创造价值,完成从教育培训到技术扶贫,最终落实到产业扶贫的转化。

3、脱贫攻坚,海归学者有高招

欧美同学会党组书记、秘书长王丕君强调,欧美同学会助力脱贫攻坚必须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重要论述为遵循,坚持因地制宜,调动和发挥帮与被帮、区内区外有效资源,进行“分层、分类、分步”地精准实施,真正让海归报国扶贫热情有效落地,留学人员智力、技术、管理、资本等经验与优势得到有效对接,从而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做出留学人员群体的贡献,为乡村振兴做出积极探索。

学长们积极参与、纷纷建言,正体现了欧美同学会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

临离开时,学长们还在午餐桌边讨论当地养殖业的现状及品种引进建议,把建好言、献好策落实于日常行动中。

中创资本董事、留美学长赵雪表示,教育扶贫不应该只捐书、捐图书馆,还应该搭建好包含远程教育平台在内的教育扶贫体系。据介绍,去年中创资本已经在黔西南做了试点。

智中友好联合会驻北京负责人秦志强学长分享,他赞同因地制宜的原则,但要考虑当地居民接受程度。因地制宜帮助脱贫,试验区更应该做好带头作用。

留美学长李键介绍了江苏欧美同学会“启明星”的扶贫行动计划:精准分类、了解脱贫对象不同需求是要点,异地帮扶、转变思想、快速赋能是关键。

河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动物生理学研究室特聘教授马彦博学长坦言,转变观念当地居民固化思维很重要。要养殖最适合的物种,而不是最习惯的物种。

短短两三个月的发动,就在留学学长间掀起了“脱贫攻坚”帮扶热潮。仅在渭源一站,欧美同学会与当地签约项目已达23个。在“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凝聚海归人才助力西吉县脱贫攻坚座谈会”现场,欧美同学会为帮扶点西吉县硝河乡捐赠扶贫车间、仪器设备价值28.3万元,与有关部门签订包括种养殖优化、教育扶贫、旅游扶贫、医务人员培训等合作意向19项。

学长们调用所学、尽己所能,积极响应总书记、党中央号召,在脱贫攻坚事业的道路中已经迈出了坚定的一步;在未来,欧美同学会还将进一步帮扶项目落地,带动更多群众脱贫,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到2020年同全国一起建成全面小康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