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琪,青岛农业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山东省农业农村专家顾问团成员,山东省政协委员,山东省水产养殖病害防治专家委员会委员,山东省欧美同学会建言献策委员会副主任,青岛市水产养殖协会副理事长,青岛市微藻产业学会秘书长。

王文琪于2008年10月至2010年3月,作为高级访问学者前往美国奥本大学进行合作研究。在美国的日子,她了解到国外对中国水产发展还存在一定误解,深刻意识到维护祖国形象和利益与自己的科研息息相关,深深感悟到祖国的海洋建设急需壮大、水产事业需要大量有志青年参与其中并不断走出国门,这进一步坚定了她归国后扎根水产学科教学与科研一线,助推“蓝色粮仓”建设的决心。访学结束,虽然美国实验室负责人竭力挽留,但面临学校水产学科和专业建设急需人手的情况,她毫不犹豫选择了回国。

与“蓝色粮仓”结缘

——时刻不忘以科研力量维护祖国形象


2008年,作为高级访问学者,王文琪教授来到美国奥本大学进行合作研究。随着取样、上机、跑胶、镜检等研究的顺利开展,她不再仅仅满足于所做的课题。世界水产人都在干啥?世界水产状况是怎样的?美国大学和全世界大学水产、海洋学科的教学与科研是怎样的?带着这些疑问,她从实验室走出去,了解所在大学和周边院校的本科教学、研究生院及学科实验室等相关信息,与此同时,利用各种机会积极主动介绍青岛农业大学相关学科情况及山东省水产养殖状况。

随着交流的不断深入,她才发现,即使在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外国同行们依然对中国水产养殖业存在误解甚至偏见,这让她不由得想起2003年中国水产面临的困境:当时欧盟、美国、日本等国家相继出台政策法规,禁止中国贝类及其它动物源性产品进口,对中国对虾进口实行配额限制等一系列贸易壁垒,中国水产品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没有被解除“进口禁令”。王文琪对调研过程中发现的这些问题高度重视,她知道,这不仅直接影响着中国水产的形象,并且有可能直接或间接影响水产国际贸易。

凭借着多年的农业院校和水产一线工作经验,她敏锐意识到粮食安全这一核心问题。结合唐启升院士的“碳汇渔业”理论,联系国内外水产养殖的几次发展浪潮,王文琪教授逐渐形成了“蓝色粮仓”的想法,即海洋中的“鱼虾贝藻参”都是高质量的海洋“粮食”。可持续的水产养殖,将海洋变成海上的“粮仓”,使之成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构成部分和补充,不仅不会导致中国和世界渔业资源的枯竭,还能够恢复海洋生物资源,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必将会对全球的水产养殖和粮食危机作出贡献。这个观点随着与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专家们的广泛交流,逐渐得到了世界同行们的认同,也澄清了部分专家对中国水产的误解。

有生以来第一次,她深刻意识到维护祖国形象与自己的事业是如此紧密联系、息息相关!在那一刻,她的民族自豪感和归属感油然而生,更加意识到了祖国在心中的神圣地位。

随着美国研究工作的顺利收尾,王文琪教授毫不犹豫选择了回国。她知道,祖国的海洋建设急需人才发展壮大,水产事业需要大量有志青年参与其中。她下决心发挥自己的力量,扎根水产教学一线,快速提升学校的水产学科实力,为“蓝色粮仓”建设培养坚实的人才支撑。

与海洋科学技术结缘

——致力于水产人才培育


王文琪教授积极争取国家、省市人才项目,发挥在海外留学建立起的合作优势,先后成功引进了世界著名学者刘占江教授、Jim Mitchell教授、Graham教授等成为学院的名誉院长、学科顾问和兼职教授;2012年4月学校建立“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作为学院副院长,她带领全院老师全身心投入到学科与专业建设工作中;2012年8月,“水产养殖学”成为山东省应用型特色名校建设中的重点建设专业;2013年“水产养殖学”和“海洋资源与环境”成功实现与美国奥本大学等多所大学进行“3+2”本科生和研究生的联合培养;2014年成功举办学校水产学科设置20周年暨“蓝色粮仓”建设学术论坛;2015年开设“水族科学与技术”新专业;2016年成功举办“第一届南北海参产业转型升级论坛”;2017年成功举办山东省“海上粮仓”战略背景下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与生物资源开发高级研修班,对全省17地市水产、渔业部门以及科研院所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了培训;2018年,青岛农业大学水产学科进入“中国最好学科排名”榜的第13位,成为10个“山东省一流学科”建设学科之一,使学校首次进入了山东省一流学科建设行列中。

在教学中,王文琪先后讲授“水生生物学”、“普通生态学”、“水产动物疾病学”等课程,课堂上及时更新知识,吸收新技术、新观念和新成果,并重视教学实践。她每年带领学生深入水产企业一线进行为期3个月的教学实习,指导学生参与的科研创新成果先后获得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大学生科技创新奖,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创新能力强专业素质高的复合人才,成为“蓝色粮仓”建设中的主力军。

与生态养殖结缘

——投身水产科研一线  


归国后,王文琪教授更加热爱自己引以为豪的水产科研,先后主持国家自然基金、农业部948项目等10余项课题,发表研究论文40余篇,其中SCI论文28篇,国家发明专利授权40余项,对虾蟹类、刺参等的生态养殖与疾病防治展开了深入研究,掌握了我国北方不同养殖区域的多种养殖生物与浮游生物、微生物之间的数量变动规律和时空分布规律,揭示了水域生态因子变化与水产养殖动物免疫学和抗病力间的关系,建立了虾蟹类、刺参、鱼类及贝类多营养层级的综合生态养殖模式,形成了针对系列病害的生物防控技术,并在水产动物流行病学研究基础上,通过单克隆抗体技术和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荧光快速检测技术(LAMP)等手段,研发水产常见病原的快速检测方法和试剂盒诊断技术,筛选针对性强的渔药、中草药免疫增强剂和微生态制剂,为水产动物的健康养殖提供大量的基础参数。

与社会结缘

——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作为水产养殖专家,王文琪教授常年为山东、浙江、福建等地水产和海洋产业咨询献策,提供技术服务;为青岛市、东营市、潍坊市等多期渔技干部培训班授课,多次应邀到莱州、威海、潍坊等地进行养殖病害讲座;2013年夏天,沿海地区连续高温,海参养殖损失严重,她和团队总结出的立体海参礁人工造礁技术、加大水深降温等措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2017年9月,应九三学社中央邀请,作为主讲嘉宾前往福建参加院士专家科普巡讲活动,对当地水产养殖企业进行了现场的指导和调研,成为水产养殖业户信赖的好参谋。

与参政议政结缘

——积极助推“蓝色粮仓”建设


2013年,王文琪当选山东省政协委员,开辟了她为国家、山东省建设发展献计献策的更大领域。她把多年来的科研和“蓝色粮仓”理念进行了整理,先后提报了《高度重视“蓝色粮仓”建议》、《进一步深化“蓝色粮仓”建设,使之成为保障我省“粮食安全”的重要构成部分和补充的建议》、《关于进一步加强海洋强省建设的建议》、《关于推动我省“海洋牧场”建设转型升级的建议》等多个提案,得到省政协、省海洋与渔业厅高度重视和书面答复信函。2014年7月在黄岛召开了提案的专题办理协商会议,2014年12月,省政府办公厅正式下发《关于推进“海上粮仓”建设的实施意见》,自此,“海上粮仓”建设正式纳入到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山东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邢善萍对王文琪教授立足本职,围绕山东省海洋经济发展,提出“蓝色粮仓”系列省政协提案并促成省政府出台意见给与充分肯定。2018年3月,王文琪教授当选山东省欧美同学会建言献策委员会副主任。

2018年6月12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青岛考察海洋经济、海洋科技。当晚,山东省政协委员、王文琪教授做客山东电视台协商面对面,就海上粮仓”“海洋牧场建设话题接受了记者采访。访谈中,王文琪教授就海上粮仓海洋牧场在《山东海洋强省建设行动方案》和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过程中的地位、作用等方面进行了阐释,分析了山东省在全国率先建设海上粮仓海洋牧场的优势和进展情况,并就如何更好地开展山东海洋牧场建设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2018年10月,作为山东省欧美同学会的代表,她有幸参加了纪念习近平总书记在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发表5周年座谈会,聆听了陈竺会长的讲话。畅谈自己留学的初心和体会,把自己的报国志转化成为本职岗位上的脚踏实地,积极参政议政,为山东省的“海上粮仓”建设奋力拼搏,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