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诗墨在图书馆中骄傲地向记者展示中文藏书。何农摄/光明图片

【特别关注·改革开放四十年】

中国改革开放40年以来,瑞士人眼中的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瑞两国的关系,也成为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间友好合作的典范。

11月23日晚,在瑞士首部伯尔尼,中国驻瑞士大使馆举行盛大招待会,纪念中国改革开放40年,感谢为中瑞友好作出突出贡献的在瑞双方友好人士。会上,来自瑞士各界的人士纷纷抢着进行长篇发言,称赞中国40年来取得的成就,希望中国的改革开放之路越走越宽广。中瑞友谊的开拓者之一,多年前曾促成苏黎世和昆明结为中瑞首对友好城市的瑞中协会名誉主席瓦格纳博士,语调诙谐地回忆起40多年前他第一次带团赴华访问时,由于中国当时物资匮乏、接待条件有限、思想不够解放等原因而引发的趣事;再对比后来他数十次访华感受到的日新月异的变化,以及前不久带领全家三代人饱览中国秀丽风光的惊喜与震撼,赢得了全场嘉宾一致的共鸣。

中国对外开放画卷中的瑞士

中国驻瑞士苏黎世总领事赵清华这样概括40年来中瑞关系的变化:改革开放40年中,中瑞关系的发展经历了多方面转变。比如,从中国进口产品为主到双方互为市场、经济互融;从我们“引进来”到“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双方互通有无;从中国“以学为主”到双方“互学互鉴、优势互补”;从我们“以市场换技术”到用“市场换技术”与双方携手迎接新科技革命和新兴产业发展先机相结合、互利共赢;从我们借鉴双多边经验、全面熟悉国际规则,到共同塑造国际规则、共同维护国际秩序等。

的确,瑞士不仅是在新中国诞生几个月之后就与我建交的西方国家之一,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瑞士也在很多领域成为“第一”:

1980年成立的迅达电梯是对外开放后中国第一家工业合资企业;

2007年瑞士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在欧洲国家中属于第一批;

2013年瑞士与中国签署自贸协定,是欧洲大陆国家中的第一个;

2015年瑞士加入亚投行,也是第一批欧洲国家;

2016年中瑞建立创新战略伙伴关系,瑞士从而成为我国第一个以创新为标志的战略伙伴。

2017年习近平主席对瑞士进行首次国事访问并出席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进一步凸显了中瑞关系的重要性。

据悉,当前,中瑞政府间有20多个对话磋商机制。中国是瑞士的第三大贸易伙伴、第三大出口市场和第六大进口来源地。新中国建立之初,两国贸易额仅为618万美元,1978年发展到约4亿美元,2017年达到360多亿美元。40年来,瑞士对华贸易占其总贸易额的比例从不足1%提升到了6.6%。改革开放初期两国鲜有地方交往,目前已建立19对友好省州或者城市关系。瑞士著名企业有半数以上都是在上世纪80年代进入中国的,目前有1100多家瑞士企业在中国落地。迄今,进入瑞士投资的中国企业有近80家,涉及能源化工、制造业、金融、信息通信、航空运输和物流等多个领域。

因为改革开放而热爱中国

大概在20年前,在苏黎世城郊,有一位中国台湾来的音乐老师,经常带一些中国朋友来到达尼埃尔·米勒先生经营的农场采摘农产品。由此,打开了米勒全家以及他周围亲朋好友认识中国的大门,他们也与很多中国人建立了友好关系。米勒先生说:“在这种交流中,我对中国的兴趣日渐增长。中国历史悠久、文化独特。我越来越想亲自去看一看。”

自从他2007年第一次踏上了中国的土地之后,对中国的兴趣和热爱与日俱增。于是从2010年开始,他每年组织身边的人去中国。他们不仅参观享誉全球的名胜古迹,而且也参观工厂、学校;不仅前往大城市,更喜欢乡村。这九年来,他呼朋唤友,去了中国很多地方,明年将组织第十次中国行。每年9月、10月组织中国行,转年的1月组织“中国行分享会”,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其中。“米勒中国行”俨然成为亲友们耳熟能详的“品牌”。

曾经两次参加过“米勒中国行”的同村邻居巴特里克对记者说,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太好了!有很多工地,工地上作业的工人是三班倒工作,速度之快、参与人数之多,实在令人印象深刻。

与中国改革开放同龄的瑞士人胡诗墨与中国的情缘更是与改革开放紧密相关。1997年在高中遇到来自北京的姑娘胡希以前,他对中国的印象和了解完全是支离破碎甚至是完全走样的。瑞士中小学教材中,并没有统一的介绍中国情况的内容,因此,学生对中国了解多少,完全取决于家长、老师和大众媒体的介绍。见到了从中国来留学的胡希同学,他开始了解中国、学习中文,并最终将汉学研究作为一生追求,他和胡希也成为伴侣。现在,他在苏黎世大学图书馆、汉学系图书馆和瑞士最重要的东方文化博物馆之一利特伯乐博物馆图书馆担任馆员,每天沉浸于有关中国的研究文字之中,乐此不疲。

(本报日内瓦11月28日电 本报驻日内瓦记者 何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