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史学是永无止境的远航”

章开沅资料图片

他92岁,自认还“不算老”。也许正是他永远年轻的心态,助他在学术领域取得一座又一座高峰。20世纪八九十年代,年近古稀、早已在近代史学界取得相当地位的他把目标转向了“南京大屠杀研究”,这在当时是个不小的冒险,对此,他说“不怕死”。他要维护历史的尊严,还历史以本来面目。

1991年,他来到耶鲁大学神学院,研究《贝德士文献》,那是南京沦陷后,滞留南京的传教士贝德士的所见所闻。他把其中关于“南京大屠杀”的部分专章整理出来,用事实说话,出版了《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见证》。

尊重历史,才能更好地面对未来。颁奖词中说章先生有“超越世俗的纯真与虔诚”,是的,对学术永怀赤子之心,才能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

章开沅还有一件广为流传的逸事,就是他数次请辞“资深教授”的故事,他的希望是把“位子”让出来,给更多学者机会,学术不搞“终身制”。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对此十分感慨,“他是中国打破学术头衔终身制的第一人,真正体现出教师、杰出历史学家和优秀教育家的追求与本色”。

尽管所获荣誉早已说明章先生学术成就之高,他却几番推辞,他认为,自己不敢称“人梯”,因为“那需要高度”,他只愿称自己为“铺路石子”,“让年轻人走得更顺一些、更远一些”。

“历史是画上句号的过去,史学是永无止境的远航。”这是章开沅的名言。当一段历史随风而逝的时候,抓牢桅杆,并按下快门,留下珍贵一刻,这就是章开沅的工作和他的毕生追求。

注:

第七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11日揭晓,著名历史学家、教育家、中国近代史学界泰斗章开沅,著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中国人民大学首批一级教授吴易风获此殊荣。

章开沅在中国近代史学界深耕多年,取得累累硕果,他所著的《辛亥革命史》是该领域第一部综论性大型专著。值得一提的是,他发现了《贝德士文献》,这是南京大屠杀又一铁证。

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是吴玉章基金委员会为表彰人文科学、社会科学领域有卓越贡献的学者设立的专门奖项,于2012年首次颁发,每人奖金100万元,被认为是与“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齐名的中国人文社科领域最高荣誉。6年来,已有邬沧萍、冯其庸、汤一介、戴逸等16位学者获此殊荣。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表示,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是我国人文社科领域分量最重的奖项,表彰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作出卓越贡献的中国学者,对激励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潜心治学,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具有重要意义,已经形成广泛的社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