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龑是一位海归,2004年毕业后一直在世界五百强工作。有一天,他辞去了工作,用“笑道”做起了生意,形成了一种新的商业模式。

“当初想回国时,父母不是很支持,像大多数家庭一样,他们都希望我能留在国外。”王龑坦言,自己的“中国情结”很深刻,除了亲情、友情,“特别是我的‘胃’喜欢这里”,“在国外就算赚的钱再多,so what?我在国内的生活幸福指数肯定是最高。”

“读书的时候,很多老外教授就跟我们说:‘未来是中国的’。在加拿大的7年里,我蛮关注国内各方面的信息。中国真的是在蓬勃发展,我想回来试试。”他如是说。

2008年,王龑不听父母之言,毅然打包回国。回到上海后,王龑仍就职于世界500强企业里。2009年的某一天,王龑萌生了自己创业的想法。“在我的生命中需要创造力。可是即使在外企大公司,很多时候也只是按部就班走流程,毫无创意。”

就这样,王龑“受不了”了。“回来后我发现,大家很死板,有些人开不起玩笑,而我又是一个爱开别人玩笑的人,我就想那不如公开开别人玩笑吧!”他接着说,“一个话筒,一张嘴,没有什么比这成本更低的了。”王龑所说的“一个话筒,一张嘴”,便是“笑道文化”

“什么事情都是一个过程,就像我父母从不支持,到不理睬,到知道我在做什么,再到现在提供些建议。创业也是一样。”“笑道文化”成立于2010年底,当时王龑与三五个同伴们都是兼职舞台表演,直到2012年王龑从原公司辞职,全身心投入到“笑道文化”的发展中,他也是目前唯一一个全职为笑道工作的人。

王龑表示,以前工作、生活、娱乐是分开来的,现在已经分不清了。由于国内的“同行”较少,他需要上网寻找可参照的国内外相近行业的案例,找自己尊敬又认可的导师或朋友探讨,然后综合所获取的信息做整理,从而设计出属于笑道自己的发展方案。

截止到目前,“笑道文化”旗下已拥有20位左右的“笑匠”,演出50余场,接纳观众近8000人次,老观众回头率为30%。从一个小酒吧里35个观众,到在上海梅赛德斯奔驰文化中心下的音乐俱乐部里的500人,“笑道文化”可谓是在上海滩“崭露头角”了。

然而他并不满足,接下来,他希望能够推动中国喜剧的发展,用自己的行动来保护并发扬中国的喜剧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