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王太力,欧美同学会留美分会会员、欧美同学会创业学院导师,天达共和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北京大学法学院国际经济法及经济法双学士,美国芝加哥大学法学院法学硕士。曾任职于中国普天信息产业集团公司、美国高特兄弟律师事务所、北京君合律师事务所、北京汉坤律师事务所、北京润明律师事务所。

王太力

朋友们,看过《士兵突击》吗?剧中的老A队长袁朗,那个冷血又温情,身怀绝技、通透人性的纯良狐狸式军官,他让地狱和天堂不再遥遥相望,给所有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第一眼看到王太力,他刚开口讲话,我几乎认为,从声音到外貌,他和袁朗的饰演者段奕宏都像是兄弟。

王太力是辽宁人,大学就读于北京大学法律系,毕业后留京,入职中国邮电工业总公司,即现在的中国普天信息产业集团公司。从中国普天到美国高特,从留学美国到回国工作,再到现在的天达共和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在2000年至2018年年间,他以律师的身份,参与和见证了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这段关键历史。 

见证中国普天的市场化之路

1996年,王太力从北大法律系毕业,风华正茂,报国正当时。他加入了中国邮电工业总公司,3年后,这家公司改名为中国普天信息产业集团公司。

20世纪80年代,应国家邮电事业发展需求,中国邮电工业总公司诞生,开始以企业形式组织邮电通信设备的生产。当时,中国市场上的邮电通信设备还处在模拟技术阶段,然而国际市场上的程控交换、光纤传输及卫星通信等数字技术早已趋于成熟。

鉴于此,当时便制定了“以市场换技术”的方针,通过技术引进、合资合作的方式,引进国际上最先进的通信设备和相关技术。这些引进工作,当时大多数都是由中国邮电工业总公司(中国普天)来完成的。

因为“懂法律”,王太力进入公司后,直接被分配到公司的国际部任职,在国际合作组负责与跨国公司对接及国际谈判业务。

当时,摩托罗拉、诺基亚、爱立信、西门子等,几乎所有国际上的大型跨国公司,都是通过与中国邮电工业总公司的合作,成立合资公司,进入到中国电信市场。这样的进程从80年代持续到90年代,是当时邮电工业总公司的一项主要工作。王太力身在公司的业务核心和谈判前线,有幸经历和见证了这些重大谈判、较量、成交和签约的过程。

中国邮电工业总公司改名为中国普天信息产业集团公司之后,根据公司法进行的改制公司和上市公司作为集团发展的最重要的一部分,变得日益重要,对他们的管理也提上日程。于是,中国普天后来专门成立了一个投资管理部,并调拨了4个人入驻——3个领导1个“兵”,王太力就是那个“兵”。

成立初期,人少事多,总经理办公会的关于10家上市和改制公司的管理事情都是由投资管理部牵头,王太力这个“懂法律的兵”,在具体事务的推进过程中,在领导的指挥和带领下,发挥了核心与尖刀士兵作用。

在中国普天工作的那么长时间里,作为一名法律专业人士,开始从技术逐渐走向管理,然而术业有专攻,对法律保有一腔热血的王太力,为了守护自己心中的法律理想,选择了离开他在中国普天已协助构建起来的市场化辉煌。

留学美国,为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从中国普天出来之后,王太力去了美国高特兄弟律师事务所(北京代表处),两年半的时间里,他目睹了中国与美国在法律领域里的分歧与交锋、较量与妥协,于是决定去美国本土学习原汁原味的法律。知已知彼,方能百战不殆,不知道美国在法律市场上的玩法,怎么能够帮助自己的国家和企业在未来的国际谈判中致胜?

怀揣理想,王太力顺利申请到芝加哥大学法学院。之所以选择芝加哥大学法学院,是因为“这里的中国学生相对较少,可以倒逼自己融入当地并充分练习英语。另外,芝加哥大学的特点是学生少、老师也少,每一位老师都会亲自上课。”

在芝加哥大学顺利毕业、取得法学硕士学位之后,他在美国DC(华盛顿特区)实习工作了一段时间,期间还通过了纽约州的司法考试,成为纽约州律师,离美国的本土律师市场更近了一步。

2004年3月底,王太力选择回到祖国,又去高特工作了一段时间,之后历经君合、汉坤、润明,最终加入天达共和至今,经他之手促成了多家公司的多个重大项目。

对于律师来说,每个人都有精专之地,有的律师多年来因从事非诉讼业务,如交易、投资、并购等,接触更多的是文件(paperwork),他会离法庭越来越远,失去庭辩的机会和经验,或许不再有出庭胆气或底气。王太力十分明白自己的选择,在高特和君合,他主要做了一些非诉讼业务,在天达共和,则接手了不少诉讼、仲裁案件。

海外学习经历开拓了王太力的思路,在那段职业选择的过程中,因为不同的律所、不同的案件、不同的业务,又大大丰富了他的工作经验,使他得以从一位律师助理成长为国内知名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

身怀绝技又通透人性的大律师

“在某些条件下,经济的外部性或者说非效率可以通过当事人的谈判而得到纠正,从而达到社会效益最大化。”这是由新制度经济学的鼻祖、产权理论奠基人、199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纳德·科斯(Ronald Coase)教授所提出的著名“科斯定理”(Coase theorem)。

王太力在芝加哥大学法学院求学期间,曾亲临现场听取科斯教授的讲座,获得了巨大的职业启发。他在后来的律师职业生涯中,一直遵循着科斯教授的教导,发挥律师的谈判促成作用。

2005年,王太力在君合律师事务所,代表EMD(美国EMD内燃汽车公司)与中国铁道部开展商业谈判,谈判关于400辆机车的引进问题,当时铁道部的代表是中国通用技术集团公司。最后的谈判在北京六里桥进行,“持续了30多个小时没有睡觉,早晨吃的是肯德基,把我的牙齿咯掉了,签约结束后我就去口腔医院看牙了”。这次谈判惊心动魄,谈判开始双方有上百个分歧,谈判过程中逐渐消除分歧并写入条款。

王太力说,双方从达成共识到最后签约,需要克服很多问题:“很多问题并不是是或非的问题,整个谈判过程,就是双方一边坚持立场,一边考虑解决问题。双方能够达成签字,需要律师发挥柔性技巧,促成事情谈成。”

在真正的国际谈判中,如果律师不知道对方的思维、关注点是什么,不知道实践中到底会在哪些方面出问题,双方将很难谈成。因为谈判双方的“善意”,均无法被对方感知。此时,就需要律师的沟通作用,律师需要熟悉两边的思维、两边的法律,需要知道所有的谈判事项。

王太力认为,法律职业最重要的是一种思维模式,律师心里要有一杆公平秤,永远不要害怕变化,要敢于适应变化。除此之外,“律师要知道发生纠纷的法律后果是什么,要知道每一个轻重环节,还要研究对方的心理,要知道哪些是自己必须要坚守的,哪些是可以让出的,才能在谈判的时候,在符合法律的前提下争取实现当事人利益的最大化。”

从2000年到2018年,在这段波澜壮阔的中国市场经济发展史中,王太力的确像《士兵突击》里塑造的那位老A队长,身怀绝技又通透人性,以柔性谈判之术和专业的法律技术,沟通中外,促成中外企业成就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