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努力践行留学报国人才库、建言献策智囊团、民间外交生力军的责任与使命,深化国际合作研究,推进能源、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等相关领域的技术交流,欧美同学会学术委员会于2019年1月20日在欧美同学会成功举行了第三届PM2.5论坛。本届论坛旨在继续深度分析雾霾形成机理,探索中外协同创新的解决方案,为聚焦打赢蓝天保卫战建言献策。本届论坛由欧美同学会学术委员会秘书长肖永昌学长主持。

欧美同学会副会长夏颖奇希望留学人员发挥优势,利用好欧美同学会学术委员会这个平台,在污染攻坚克难、蓝天保卫战的挑战中为国家建言献策,推进科技创新,寄望大家持续努力,尽快解决雾霾问题,带给子孙后代更美好的环境。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常纪文发表《污染防治攻坚战的进展与展望》主题演讲,其中体现了中国污染防治的法规与政策不断完善过程,更强调党政同责、生态环境保护的高层问责制度的重要性,这些年取得一些成效是明显的,需要科技支撑达到长期治本的效果。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戴彦德所长发表《环境治理与能源转型》的演讲,指出针对雾霾成因复杂不能只研究单一问题,但核心问题是能源,具体对中国来说是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要化解环境污染问题,必然要进行能源转型发展,能源清洁化,提高能效必须双管齐下。

欧美同学会学术委员会陈灏主任谈及固废处理,农村面源污染与大气污染也有相关性,同时希望不断通过学术委员会各类学术主题发现新问题产生新认识。

欧美同学会学留苏分会徐道一学长、孙文鹏学长联合发表《发展氢能源根治我国雾霾严重污染》的演讲,主张发展氢能促进能源清洁化。

山东省科技发展战略研究所周勇副所长作了《2013-2014年雾霾大爆发的唯一主因和总理之问的答案》的报告,用多角度、各自独立、相互印证的数据说明取消GGH的湿法脱硫脱硝使得燃煤设施发生了干烟囱向湿烟囱的质变和突变,造成了燃煤设施排放的超细颗粒物浓度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的增加。

中国地质研究院地质研究员刘焰研究员从地质研究中发现,全球变暖未必是真相,青藏高原是气候变化中的定海神针,不用担心气候变暖反而要注意变冷带来的挑战。国家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的刘来红高工发表示尽管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但中国重视生态环境的趋势不会因一时的困难而改变,环保产业还具有很大的空间,将保持快速发展。一目了然公众环境保护研究中心主任邹毅,用图片展示了近6年来北京空气质量的变化。他认为欧美同学会学术委员会这个“PM2.5论坛”办的非常有价值,这样的“PM2.5论坛”也在影响着世界对我们的理解。

山东大学朱维群教授发表了《化石燃料环境友好工业路线开发》的演讲,分析了湿法脱硫烟气水汽含盐排放应该是我国雾霾发生的一个主因,应开发燃煤烟气污染物干式高效脱除技术。同时他进一步提出了利用化石能源不排放二氧化碳的工业开发路线,也就是将化石能源的能量和物质全部利用,形成环境友好的能源工业路线和材料工业路线,这应该是我国大气雾霾治理、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最可行的技术途径。

肖永昌在论坛总结时指出,各位专家阐述深刻、见解独到,讨论热烈,是一场针对PM2.5全面的最新最丰富的知识大餐。雾霾频发,是因为300多年工业革命以来,经济不断发展,需要能源动力的驱动,能源的生产和使用产生了主要的污染排放,促进了气候变化紊乱,所以能源、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相关因素交互影响导致雾霾产生,其本质是地球环境的净化能力有限,无法满足对人类发展的这种惯性、累积、锁定效应所产生的污染排放的消纳要求。肖永昌学长认为探索解决路线与方向应该是快速减少污染排放,倒逼转型升级,让全社会树立能源清洁化、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紊乱、降低污染排放的理念。

欧美同学会学术委员会以专业背景、科技创新、学术研讨、跨国界跨行业的学术交流平台,将总结经验继续为第四届PM2.5论坛打下基础,更加推进务实的解决方案落地。

有关专家近60人参加了此次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