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潘建伟,欧美同学会常务理事,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安徽省欧美同学会会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常务副校长。第十二、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安徽省第十、十一届政协常委。

核心提示:41岁当选中国“最年轻院士”,42岁获得国际量子通信大奖,45岁成为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最年轻的第一完成人。现在,作为首席科学家,他领衔研制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已经飞上太空并圆满完成预定科学实验任务。

2018年12月的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表彰了100位“改革先锋”,潘建伟教授以“量子信息研究的创新者”被授予“改革先锋”荣誉。作为科学家的潘建伟,近些年来并不缺乏光环,不过能获得“改革先锋”的称号,对于这位在基础研究和技术应用两方面都有建树的大学教授来说,无疑是至高的荣誉。显然,潘建伟获得这一荣誉可谓实至名归,而获此殊荣的理由——量子信息研究的创新者,则更显示出作为留学生的潘建伟所具备的那种“留学生精神”。

务实求真、创新创造是留学生精神的重要方面,更是科学家的内在素养。量子信息是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领域,潘建伟教授的成果,已经让中国在这个领域走在了领先的位置,成就领先地位的,正是潘建伟心中既是科学家素养、又是留学生精神的务实求真态度和创新创造思想。

实现了当科学家的理想

潘建伟院士是位“70后”,那一代人的学生时代,总会豪情万丈地向所有人大声说出自己的理想:长大以后要当科学家。

潘建伟小时候在浙中东阳的农村跟着外婆长大。东阳是读书之乡,潘建伟的求学之路也秉持了家乡的传统。“我在初中、高中的学习和生活中,对科学倾注了巨大的热情。学习牛顿的万有引力,学习太阳、星星的轨道计算,掌握简单的科学原理,感受宇宙中的奥秘,真的像是在科学的海洋中徜徉,激动人心,令人满足。”潘建伟回忆说,“对于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和对于科学的求知欲望,引导我走上了科学之路。”

1984年,潘建伟考入浙江省金华市的东阳中学上高中,与著名物理学家严济慈先生成了校友。也许正是受了这位德高望重的前辈的影响,潘建伟之后的人生路,总有严济慈先生的影子——都是从事物理学;严济慈先生曾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校长,潘建伟高考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现在也成了这个位于安徽合肥的中国著名高校的常务副校长;都加入了民主党派九三学社……

在读高中时潘建伟明确了自己要成为科学家的志向,浙江人性格当中的那股子韧劲,显然有助于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潘建伟说他用了九年的时间追求到了他在高中时就心仪的女孩儿,那女孩儿就是他现在的结发妻子。“这么困难的事情我都做到了,还有什么事情不能做成呢!”潘建伟率真地坦露心迹。

留学,跟随科学前沿领域

量子力学诞生在百年前,科学探索永无止境。今天这个现代物理学的重要支柱,依然需要在基础理论和技术应用上不断地深入。潘建伟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近代物理系读书,在那个时候,他对量子叠加态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潘建伟说他当时怎么也想不明白,为什么会有量子叠加态?为什么会有量子纠缠?这也就有了他那句被媒体广泛传颂的名言:“只要是什么时候能把为什么会有量子纠缠搞明白的话,我马上就可以死,没有问题的。但是现在可能还搞不清楚,所以我就想活得长一点,我想把它搞明白。”

科学研究来不得半点渲染虚夸,本科毕业后,潘建伟继续在中国科大攻读硕士学位,继续他对量子纠缠的思索。硕士毕业后,在导师推荐下,潘建伟到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大学攻读博士学位。1996年出国留学,潘建伟清晰地记得,1996年当他在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大学第一次见到导师AntonZeilinger(塞林格)教授时,这位量子物理学世界级大师问道:“你的梦想是什么?”他的答案脱口而出:“我要在中国建一个世界一流的量子物理实验室。”

在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大学,这个在电影里被描绘成茜茜公主与奥匈帝国皇帝弗兰兹订婚的地方,不仅浪漫,更有自然科学方面深厚的学术基础,那是欧洲率先进入现代社会成就必然的结果。在这里他师从Anton Zeilinger教授,量子物理学领域建树丰硕的科学家。

1997年,潘建伟作为第二作者的首次实现量子隐形传态的论文发表在《自然》杂志上,这个工作被公认为量子信息实验领域的开山之作。此后,潘建伟和同事们先后实现了量子纠缠交换、三光子纠缠及其非定域性检验、四光子GHZ纠缠和高保真度的量子隐形传态、量子纠缠纯化等重要实验。从1997年开始,潘建伟每年都利用假期回到中科大进行学术交流,为中国在量子信息领域的发展建言献策,带动起一批中国的研究人员进入该领域。2001年,潘建伟被中国科学院以杰出人才引进,获得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性项目的支持,在母校中科大组建了量子物理与量子信息实验室。 

勇于争先,只为科学家精神

让潘建伟感念深刻的,是一部纪念“两弹一星”的片子。片中提到郭永怀先生,因为飞机失事不幸遇难,后来被发现他为了保护在基地带回来的数据,和警卫员紧紧抱在一起,尸体都烧焦了,但是装有珍贵资料的公文包毫发无伤。看到这里,潘建伟的眼泪一下子就流了下来,“我一定要回去为国家做点事情。”从2003年开始,潘建伟及其团队取得了一系列令人惊艳的研究成果,多次创造世界首次:首次实验实现了五、六、八、十、十二光子纠缠,并在此基础上演示了几乎所有重要的量子算法;首次实验实现了拓扑量子纠错;实现了首个超越早期经典计算机能力的光量子计算原型机;首次将量子保密通信的安全距离突破100公里;首次实现“测量器件无关的”量子密钥分发,免疫于一切针对探测终端的攻击;首次实验实现了百公里量级的自由空间量子隐形传态和纠缠分发;首次实现具有存储和读出功能的量子中继器……

2016年8月,由潘建伟领导的团队研制的世界上第一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发射升空。这一天距离潘建伟回国已有16年,距离他产生发射量子科学卫星、利用天地链路做量子科学实验的想法有13年。2017年6月,“墨子号”首次实现星地双向量子纠缠分发的成果,以封面论文的形式发表在《科学》杂志上;同年8月,“墨子号”首次实现从卫星到地面的量子密钥分发和从地面到卫星的量子隐形传态两项成果,同时以封面标题论文的形式在线发表在《自然》杂志上。至此,“墨子号”量子卫星圆满实现了三大既定科学目标。“墨子号”发射成功和完成科学实验任务,连续两年 《自然》杂志点评的“年度十大科学事件”;首次实现星地双向量子纠缠分发的成果,获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2018年度克利夫兰奖(Newcomb Cleveland Prize),这是美国科学促进会历史最为悠久的奖项。

量子信息研究并非从中国肇始,研究团队和科学家在世界上多个先进国家都有。潘建伟回到中科大,让中国在量子信息研究领域有了与世界同步的基础,如何走下去、能不能走下去,则完全要靠自己。这其中涉及的事情很多:科研机制的问题,学术传承与人才培养的问题,甚至还有奖励与荣誉机制的问题,等等。潘建伟作为科学家,作为留学人员,保持一颗全力科研、专注学术的心,是他能取得今天成就的前提。

“墨子号”成功上天,人类多了一个量子信息研究的途径,这对科学研究无疑是大好事。潘建伟领导的团队把“墨子号”送上太空,是一个开创之举。“墨子号”成功发射之后,潘建伟很明确地表示:中国要保持优势绝非易事,加拿大已经为量子卫星立项,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的相关项目也相继启动。

如今,潘建伟院士组建的量子物理和量子信息实验室的量子通信研究及应用全面引领世界,量子计算等研究在国际上牢牢占据了一席之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如果说当年杨振宁先生和李政道先生等证明,中国人在国外可以做很好的‘科学’。那么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通过多年努力所取得的成就也证明了,中国人在国内也可以做很好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