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9年至1920年,数千名中国青年赴法国勤工俭学,留法勤工俭学运动是近代中国历史上一次具有重大而深远影响的留学运动,也是古老的中国在近代化进程中的一项重要举措。百年过去,我们回顾这段历史,传承中法友谊。

青春-启程

1919年3月17日上午,一艘日轮“因幡丸”从上海杨树浦码头启程赴法,船上有89名乘客以留法勤工俭学学生名义登船,开启了对他们来说陌生而又向往的国度——法兰西的航程。他们被称为赴法勤工俭学运动第一批学生。

他们的出发相当轰动,3月15日下午由寰球中国学生会组织,在上海静安寺路51号留法勤工俭学出洋学生办事处召开了一个盛大欢送会,出席者有在上海的中国教育界有关人士乃至法国驻沪总领事。上海《申报》刊登了消息及赴法同学名单。3月16日,上海华法教育会也举行了一次送别会。这次赴法人数最多的是湖南人,有43名。负责组织湖南留法勤工俭学活动的毛泽东也于14日从北京赶到上海参加欢送。

1919年3月,环球学生会欢送勤工俭学生。

由此而起,直至1920年12月末,共有20批来自全国各地的勤工俭学生乘不同海轮漂洋过海前往法国,约1700多人。这次大规模的出国留学潮史称留法勤工俭学运动,是现代留学法国的开端。该运动发起人、组织者是原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1868-1940)、清末留法前辈李石曾(1881-1973)等,通过他们创办的华法教育会、留法勤工俭学会来推动留学工作。

运动的倡导者最初的目的是鼓励指导更多的学生、青年以低廉的费用赴法国留学,培养造就新型人才,归国后以“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科学救国”,达到普及教育、改良社会、振兴实业的目的。其中一些勤工俭学生,为了民族独立自由,要“造就一个光明灿烂的新世界,做一个幸福无比的新国民”(李立三诗),他们在法国与贫困斗争、做工学习、寻求救国救民真理,最终从他们向往的“自由故乡的法兰西海岸”(周恩来诗)归来成为新中国的缔造者、建设者和振兴中华的旗手。

1920年6月,勤工俭学生抵达马赛合影。

回望-缘由

中国留学生赴法国学习的历史从19世纪下半叶就开始。清末的洋务运动推动了留学生的派遣,前往法国的人数并不多,从1904年清廷正式向法国派遣官费生留学起,每年不过几个人,而且多数学习军事、工程。他们中不少人归国后成为反封建的先锋,或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教育理念以图推动中国社会的现代化,有些清末留学生甚至成为了某些现代学科的奠基人。但是在晚晴留学法国的历史上被认为起到重要作用的人物就是发动组织了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李石曾先生。他本人1902年赴法国学农,推崇大豆并在巴黎开设一间豆腐工厂,从故乡河北高阳招收过一些工人到他的法国工厂工作,由此而萌生在法国通过勤工俭学培养人才的想法。

1919年之前,为了鼓励中国青年到法国学习,李石曾与蔡元培已经酝酿多年。1912年他们在北京成立了“留法俭学会”,1912-1913年间他们送走100多名中等家庭的俭学生前往法国,超过以往官费生的总数。然而留学费用昂贵,贫寒家庭难以承受。于是1915年李、蔡等人又在巴黎成立了“留法勤工俭学会”、1916年3月在巴黎联合法国友好人士成立“法华教育会”,负责组织推动勤工俭学。1917年蔡、李二人回到北京成立了“华法教育会”和“留法勤工俭学会”,与在法国的相应机构呼应,号召“勤于做工,俭以求学,以进劳动者之智识”,并推向全国,顺应了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思想解放的潮流,引导大批有志青年特别是贫寒子弟走出国门认识世界,在中国首创平等的、大众的留学路径,为国家未来培养人才。

在李石曾、蔡元培等人的推动下,留法勤工俭学号召传遍全国。特别是第四批起,出发在五四运动发生之后,赴法求索真理以救国的热血青年人数大增。留法勤工俭学生来自中国18个省,除多数是中学生以外,还有小学生、师范生、大专生、教师、工人、商人,以及在政界任职者和退伍军人等。到法国后他们大多要工读兼顾。据不完全统计,他们就读的学校有30余所,做过工的工厂有60多处。此次空前的留法勤工俭学运动,无论在中国的政治、科技、教育还是文化、艺术等各个领域都造就了一批栋梁人才。其中有后来成为中国政界领袖及要员的周恩来、邓小平、陈毅、聂荣臻、何长工、李维汉、李富春、蔡畅等;科学家钱三强、严济慈、张竞生;艺术家徐悲鸿、林风眠、潘玉良等;翻译家李健吾、作家盛成等各学科领域的优秀人才。他们从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中脱颖而出,成为20世纪引领中国革命和现代化的重要力量、中法文化交流的先驱。

1920年,勤工俭学生在蒙塔尔纪女校留影(左一蔡畅,左七向警予)。

初衷-榜样

一百年前在上海欢送第一批留法勤工俭学生赴法之时,当时参与创办发动此运动的吴玉章先生发表演说,阐明留法初衷:“现在世界的新思想、新科学及此次世界和平会议,皆在法国,诸君前往,不但能学得物质上文明,并可养成高尚的理想,将来归国,以贡献于吾国社会,必能为社会开一新纪元,其功业自不可限量。”

的确,大多数勤工俭学生怀着寻求真理、改造中国、振兴中华的梦想前往法国。但是一战后的法国工厂倒闭、工人失业、物资匮乏、经济萧条,勤工俭学生们到达法国后生活、学习、工作条件都很艰苦。但是他们中大多数依然努力寻工做工、补习法文、学习知识、认识社会。在法国的工厂学校,他们开拓了眼界,学到了很多知识技艺;在与法国工人、学生的相处中,也增进了相互间的了解,留下友谊的印记。其中的一些先进分子则在法国实地研究考察革命的理论和经验,为进行中国革命、建立新中国寻找道路。留学法国为他们提供了一个难得的舞台:一方面,陌生的社会、经济的困难、劳动的艰苦使他们对资本主义社会本质有了切身的认识;另一方面他们有了走出国门学习各国革命经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机会,培养了纵观全局的国际视野。这使得他们得以在建党、建军、建国和建设中发挥独特的作用。因此可以说,一百年前的留法勤工俭学运动重大贡献就是为民族解放、振兴中华造就了卓越的领袖人物。

毛泽东早年的亲密战友、为党牺牲的蔡和森从法国给毛泽东的信中写到:“我到法后,卤莽看法文报,现门路打开,以世界大势律中国,对于改造计划略具规模。”他在研读马克思的法文著作、对各国革命运动做比较后,提出“我近对各种主义综合审缔,觉社会主义真为改造现世界对症之方,中国也不能外此。”他在法国翻译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向勤工俭学生及华工进行宣传,与在国内的毛泽东相呼应。通过在法国实地学习,蔡和森已经可以从国际视角提供理论和实践的参考依据,对当时国内建党活动有重大贡献。他的建党思想和建党活动也直接推动了在勤工俭学生及华工中建立共产主义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首任总理周恩来到法国后首先关注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进程和命运,撰写出大量真实反映勤工俭学生的生活、斗争的文章寄回国内报刊发表,如报道学生们在法国1921年进行的三次大的斗争:2月巴黎“二八运动”——向北洋军阀政府要“生存权、求学权”的求学运动;6月反对中法秘密大借款的斗争——反对法国政府帮助中国军阀政府打内战的爱国行动;9月进占里昂中法大学的斗争等。此外,周恩来并认真在欧洲各国考察研究各国共产主义运动和工人运动状况,他在给觉悟社的友人的信中说:“你们须知我们在此应当作的事也很多,如研究主义、调查欧洲劳动运动状况,翻译小册子,同他们通点气。”正是基于对欧洲各国体制、各种社会主义思潮的了解、分析、研究,青年周恩来坚定了自己的共产主义信仰,这是他始终不渝投身革命、为振兴中华、建设新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而奋斗的巨大精神力量源泉。

1921年上半年,旅欧共产主义小组成立,周恩来(右二)等合影。

被誉为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邓小平在中国古老大地上倡导了前所未有的改革开放,深刻地改变了20世纪后期的中国,也影响了世界。从1920年10月抵达法国,16岁的邓小平就经历了求学之不易、求工之艰难的考验。开始他曾在巴约公学学习法语几个月,后因经费不足,只能走上社会打工谋生。他在法国度过了5年多,曾在施耐德钢铁厂、蒙塔尔纪夏莱特的哈金森橡胶厂、雷诺汽车厂等打工,也曾从事制造纸花及各种脏累的杂工。在法国艰苦的求学和做工经历,使邓小平逐步走向成熟。一方面他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病有了直接的认识,另一方面在实践中他对现代化大工厂的生产先进性有了初步了解,并同法国的产业工人有了接触,这有助于他认识社会、探索国家的前途和个人命运。此外,在这些打工岁月,他结识了一批较为年长的先进分子,如周恩来、赵世炎、聂荣臻、李富春等等,受到他们的影响和帮助,在1922年就加入了成立不久的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后改名为“旅欧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开始走上职业革命家的道路。1924年,邓小平到巴黎参加旅欧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机关刊物《赤光》的编辑工作,与周恩来等共产党人并肩战斗。他认真的刻写和印刷工作受到大家的赞许,被称为“油印博士”。在周恩来等离开法国后,邓小平成为了旅欧党团负责人之一。在法国的革命活动中,邓小平从一个单纯爱国的求学青年锻炼成长为目光远大、经验丰富、坚定的革命家。

旅欧团组织机关刊物《赤光》。

开放-传承

从1926年1月邓小平离开法国到苏联学习,将近半个世纪过后,1975年邓小平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副总理身份应邀代表周恩来总理访问法国,重返法兰西。陪同全程的前驻法大使蔡方柏先生回忆:“邓小平在讲话中深情地指出,法国是他年轻时代曾经生活过的国家,法国人民的热情好客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在重游旧地,感到十分愉快。”这次,邓小平除了在政治、外交上庄严地代表中国与法国进行富有成效的对话外,还抓紧时间参观农场、工厂、原子能中心等当时中国急需学习的部门,为此后改革开放描绘四个现代化新蓝图做一次重要考察。

应该说,青年时代在法国的留学经历使邓小平具有开放眼光、国际视野、博大胸怀。为他成为新中国创建者之一、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奠定坚实的基础。

邓小平学习过的巴约公学。

应该记住,正是邓小平的一个影响历史的决定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1978年6月23日,邓小平对留学工作做出了重要指示。他说:“我赞成留学生的数量增大,主要搞自然科学。要成千成万地派,不是只派十个八个……这是五年内快见成效、提高我国科教水平的重要方法之一。”在邓小平的大力倡导下,中国教育对外合作与交流展开了新篇章,大批派遣留学生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前奏。仅用了半年时间,当年 12月26日,中国向美国派出的首批52名留学人员就启程出发。四十年后,追踪这批改革开放走出国门的先行者的足迹,他们归国之后,大部分都成为各自领域的教授、知名专家或学术领军人物,首批赴美留学生的派遣是成功的。对于派遣留学生的前景,邓小平高瞻远瞩地表示:“只要留学生有三分之一回来,就可以继续派”。继留法勤工俭学后,一个全新的留学潮到来。

正如习近平主席在纪念欧美同学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所说:“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和邓小平同志作出了扩大派遣留学生的战略决策,推动形成了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领域最多、范围最广的留学潮和归国热。”“实践证明,广大留学人员不愧为党和人民的宝贵财富,不愧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有生力量。党、国家、人民为拥有并将更多拥有这样一大批人才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一百年前,在那个需要漂洋过海不远万里去看世界、寻求真理的年代,一批优秀的中华儿女在留法勤工俭学的大潮中勇往直前脱颖而出,以蔡和森、周恩来、邓小平等为代表,把“改造中国、改造世界”为己任的誓言进行到底。晚年的邓小平在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留下他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不灭印记:20世纪70年代末起分布世界各地的留学人员、众多的合资企业,他创造性提出的香港回归“一国两制”方针、“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的口号,90年代他的南巡讲话等都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历史进程。

不忘初心,纪念并传承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精神,将是中国留学人员世代相传的使命。

文/端木美: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法国史研究会名誉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