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国政协委员、河南博物院院长,马萧林履职尽责,从自己熟悉的工作领域出发,面对行业系统内存在的问题,结合多年工作经验,和同事深入调研交流,在今年全国两会上,他提交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对甲骨文宣传推广》的提案,意在推进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发展。

马萧林参加全国两会

揭开高冷面纱,让甲骨文走向大众

今年是甲骨文发现120周年。从1899年王懿荣发现甲骨文至今,已发掘出土15万多片甲骨,认出甲骨文单字4500多个,并完全识读1000多字。甲骨文的发现,标志着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商代。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字是中国文化传承的标志。殷墟甲骨文距离现在3000多年,3000多年来,汉字结构没有变,这种传承是真正的中华基因。”甲骨文是历史记录的载体,也是文明进步的象征,它承载的不仅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更是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甲骨文骨片

马萧林说:“我们强调文化的一脉相承,就要重视文字的力量。目前对于甲骨文的认知度还不大,加强宣传推广力度,对于理解传统文化价值,坚定文化自信,发展创新中华文化意义重大。”近年来,全社会形成了一股强劲的甲骨文宣传推广热潮。但是,社会大众对于甲骨文的认知依旧浅薄,在甲骨文的普及推广方面还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教育部门未形成富有成效的甲骨文等古文字宣传推广机制,包括缺乏科学严谨又通俗易懂的专业教材且教育推广的师资力量薄弱等。

为此,马萧林建议,教育部协调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专家学者,组织编写群体受众的甲骨文教材和普及读物;加快建立宣传推广甲骨文的教学机制,对中小学语文教师开展甲骨文知识培训,建立专业甲骨文师资队伍,并在中小学阶段适当安排甲骨文普及课程,在高等院校开设甲骨文或与甲骨文相关的选修课程;除此之外,利用传媒动画等多种创新方式,充分展示、宣传推广甲骨文化,加快宣传推广试点工作,总结经验、由点及面推向全国。

河南博物院的“看门人”

河南省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华民族与中华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之一。2017年12月17日,央视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迎来了河南博物院专场,展出了河南博物院九大镇馆之宝中的三件——贾湖骨笛、云纹铜禁、妇好鸮尊,讲述了它们前世今生的故事。伴随《国家宝藏》的播出,全国兴起了一股博物馆热潮。

河南博物院

“这种媒体和博物馆结合的探索模式,在深度解读文物国宝的同时,让观众对国宝的传奇身世也有了全方位了解,它带来的是一种全新的欣赏视角。” 身为《国家宝藏》节目中河南博物院的“看门人”,马萧林介绍到,节目播出以后,河南博物院的观众量增加了约三分之一,且以年轻人和家长学生居多,这对河南博物院甚至全国的博物馆来说都将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

与此同时,作为博物馆工作者的马萧林也在反思,要如何利用好这一时机,更好地发挥博物馆载体作用,让广大观众更全面地了解文物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显然,我们要做到以观众为中心,与时俱进,采用一种更喜闻乐见的新方法。”

《国家宝藏》为什么可以成为“爆款”节目?因为它拓展了文物的自身价值。“所以,我们应该加强对馆藏文物内涵的挖掘和阐释,讲述文物背后的故事。”目前,大多数博物馆文物的展出方式,主要以自行参观或者工作人员单一讲解为主,参观效果枯燥乏味。在展示方式上,博物馆仍需要改进,借助AR、5G等现代科技,传递给观众更多信息,同时也将文物文化推向互联网,在网络化的今天,让更多人享受精品文化的熏陶。此外,还要加强国内外博物馆之间的交流互动,充分发挥馆藏文物的作用,让它们活起来,让更多的人更好地享受文化资源的同时,也有助于弘扬民族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一名考古人二十余载的追求

从事文物相关工作二十余载,马萧林是如何走上这条路的呢?其中缘由,还要追溯到他的大学时期。

马萧林在办公室接受媒体采访

“我的本科时光是在河南大学度过的,当时的专业是文物博物馆专业,那时候不用考虑很多,就是安静的读书。”马萧林是个刻苦的学生,利用学校里的资源读了很多书,在大学期间就发表了两篇关于博物馆方面的文章。“本科毕业后,我还想在这个专业走下去。”所以他在两年之后又选择考研,当时的导师很严格,三年只带了他一个学生。“我每周要看很多的资料,然后和导师进行讨论,不停的参观考古工地或者亲自进行考古发掘。那段时光很辛苦,但确实长知识,让我这一生都受益匪浅。”

1997年,马萧林因为扎实的基础和认真的工作,得到了老师们的赏识,获得宝贵的机会赴澳留学。在那里,他选择了当时国内还十分薄弱的动物考古方向。3年半的时间,马萧林不停的学习,从没有周六周日。直到学成归国,他再次回到河南,回到熟悉的土地,在后来的工作中,马萧林不仅实践了新的方法思路,并取得很大的成果,在被调到省文物局任副局长后,管理工作让马萧林逐渐对河南文博事业,对社会有了更多的了解和关怀。“我真正开始认识到一些问题,例如‘考古人的追求’,我们考古人必须要有社会意识、责任意识,要有学术追求。” 

文物遗产是文化的一种载体,在过去的将近十年时间里,马萧林和同他一样的文物工作者们从文物上摸清了家底,给保护创造了很好的条件,下一步便是如何做好传承创新的问题。传承什么?如何创新?博物馆在其中要发挥怎样的作用?这些都是文物工作者们未来应该思考的问题。马萧林认为:“传承与创新是个辩证的关系,传承是基础,创新是为了更好地发展。所以在解决传承与创新发展的过程当中,要与时俱进,创造性地转化、创新性发展。”

马萧林:全国政协委员,河南博物院院长,河南欧美同学会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