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端木美,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法国史研究会名誉会长

梦开始的地方——南河沿

北京南河沿大街欧美同学会现址曾名石达子庙,即清代普胜寺,是京城喇嘛官庙。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石达子庙归中华民国北洋政府蒙藏院管辖。1913年一批清末从欧美留学归国的留学生成立了“欧美同学会”。最初欧美同学会租用西交民巷一个四合院活动。1915年主任干事王景春要求北洋政府把石达子庙拨给欧美同学会,此后与政府、喇嘛几经购房互换等手续,欧美同学会终于有了自己的会址。

一百年前担任欧美同学会第三任主任干事的是蔡元培先生。蔡先生是1912年2月新成立的中华民国第一任教育总长。他清末留学德国,熟悉欧洲。他和留法前辈李石曾等了解法国的社会环境、教育体制并加以推崇,号召“教育救国”、“科学救国”、“实业救国”,鼓励指导更多中国人以低廉的费用赴法国留学。1912年他们在北京成立“留法俭学会”,口号“尚俭乐学”。在1912-1913年间送走100多名中等家庭的俭学生前往法国,但是留学费用昂贵,贫寒家庭难以承受。

为使更多有志青年能到法国学习,1915年6月李石曾、蔡元培等人在法国成立“留法勤工俭学会”;1916年6月在巴黎又成立“华法教育会”,成为当时中法文化教育交往的核心机构。1917年已经回国任北京大学校长的蔡元培与回国任教的李石曾在北京成立“华法教育会”和“留法勤工俭学会”,在国内各地开设留法勤工俭学会预备班,发动推广赴法勤工俭学运动。

最初“留法俭学会”、“华法教育会”和“留法勤工俭学会”都设在东城方巾巷,后来三会迁到石达子庙欧美同学会会所,租用东厢房三间给华法教育会办公,三会在此挂牌。当年欧美同学会主任干事正是蔡元培先生。虽然国内许多地方都成立华法教育会,北京的华法教育会与各地分会没有从属关系,但是作为当时首都,名义上北京华法教育会成了全国的总会。

华法教育会(左二牌)挂牌欧美同学会的照片

在李石曾、蔡元培等人推动下,留法勤工俭学以“勤于做工,俭以求学,以进劳动者之智识”为口号很快传遍全国,受到热烈欢迎。据当年华法教育会干事彭济群回忆:“五四运动前后,留法勤工俭学在新文化运动浪潮的推动下,迅速形成高潮。各省来石达子庙联系赴法,要求入校预备的人,络绎不绝,留法勤工俭学会大有门庭若市之势。”许多在京知名人士帮助地方联络赴法事宜,都来石达子庙。如北京大学杨昌济教授就曾为湖南学生前来接洽。当年在天津的周恩来和他的同学们都曾前往北京华法教育会开介绍信,再到上海华法教育会订购赴法船舱位。

南河沿欧美同学会一时成为了那个时代有志为振兴中华而准备负笈远行法兰西的中国青年追梦开始的地方。

鼓荡雄风寻梦——法兰西

从筹划发动留法勤工俭学运动起,正逢一战,相隔万里在两国沟通情况、筹措资金和交通工具、联络安置留学生等工作决非易事。直至1919年通过华法教育会、勤工俭学会在全国组织的赴法留学人员才开始了真正起航。

1919年3月17日,一艘日轮“因幡号”从上海杨树浦码头启程赴法,其中有89名乘客经华法教育会推荐介绍,被称为赴法勤工俭学运动第一批学生。他们中湖南人43名。为此,当时在北京组织湖南籍学生赴法的毛泽东也赶到上海欢送。由此而起至1920年12月末,共有20批来自全国各地的勤工俭学生前往法国,不完全统计约1700多人,形成一场大规模的留学潮。

这20批勤工俭学生以中学生为多,也有其他职业、学界甚至政界、商界和华侨等。16岁的邓小平以邓希贤名字随叔叔同去。此外还有几十名女生。当时已经负有盛名的湖南教育家徐特立先生42岁,也参加了留法勤工俭学。他们从上海乘邮轮出发,历时一个多月,到达马赛港登陆法国。海上旅行非常艰苦,不仅因为航程遥远、海浪颠簸,而且勤工俭学生钱少在下层无仓位,往往与货物、动物为邻,卫生饮食条件也极为恶劣,许多人在病倒在海上途中。即便如此,这些有志青年依然怀着救国拯民振兴中华的梦想,正像李立三以诗明志:“鼓荡雄风,振作精神,造一个光明之新世界,作一个幸福的新国民。”

1919年3月15日上海申报刊登的第一批赴法勤工俭学生名单

然而一战后的法国社会现实是残酷的:工厂倒闭、工人失业、经济萧条、社会动荡。中国学生时常陷入找工不易、求学无门的困境。能够找到临时工挣钱生活再结余上学就更难。何长工回忆:“临时工活很苦…,不论什么活都得干。”做散工,只干杂活,学不到技术,劳动强度很大,还要早晚三班倒,收入低微、食不果腹,兼顾读书谈何容易。

但是大多数勤工俭学生坚持最初的留学报国梦想,在法国刻苦劳作和学习,学到了知识技艺、开拓了眼界、增进了与法国工人、学生的相互了解,坚定了改造中国改造世界的意志和决心。徐特立先生在各地参观观察留法勤工俭学生的生存状态后,对他们的艰苦境遇、承受苦难的毅力深表同情。他充分肯定并赞扬了这些留法勤工俭学生留学报国的志向:“自余观之,皆系自己抱负有远大希望”、“实为吾国造平等自由之幸福。”

1920年6月大批勤工俭学生抵达马赛合影

钢铁终是这样炼成的

留法勤工俭学生中不少青年在法国努力学习革命的理论和经验,为进行中国革命、建立新中国寻找道路。他们中有后来中国政界著名人物的周恩来、邓小平、陈毅等。他们在法国不仅经历了生活工作学习之磨难,而且许多人参加了为争取自身权利、反对北洋军阀政府卖国行径的斗争考验。特别是1921年进行过三次大的斗争:2月巴黎“二八运动”,是要“生存权、求学权”的求学运动;6月进行反对中法秘密借款帮助中国军阀打内战斗争;9月勤工俭学生被拒绝进入中法双方建成的里昂中法大学之后,进行了一场占领里大的斗争,104名勤工俭学生被法国警察拘押并遣送回国,其中包括运动的领导者蔡和森、陈毅等。

蔡和森是毛泽东早年的亲密战友,1920年初到法国后,他认真研读马克思著作,提出“社会主义真为改造现世界对症之方”,他在给毛泽东的信中分析了当时纷纷成立的各国共产党情况,从国际视角提出了建立共产党的必要性,对当时国内建党活动有重大贡献。

1919年10月18岁的陈毅到了法国,他在两年中不仅认识到欧洲资本界的罪恶,而且在与法国人民交往后认识到:“大凡两国国民互相了解后,才有国际间的互相扶助,我们自身的责任,就是要促起外人与吾人互相了解。”相信青年时代在法国的实感给陈毅日后革命生涯、外交生涯留下深深的痕迹。

周恩来少年时代起就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己任,他到法国后考察关注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进程和命运,撰写出大量文章寄回国内报刊发表。周恩来认真阅读马克思著作,在欧洲各国考察研究共产主义运动和工人运动状况,他给国内友人的信中说:“你们须知我们在此应当作的事也很多,如研究注意,调查欧洲劳动运动状况,翻译小册子。”青年周恩来在法国的革命实践为他献身革命、振兴中华、建设新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革命理想奠定最最坚实的基础。

周恩来(前左一)与同学在法国

1920年10月邓小平16岁到法国。开始他曾学习几个月法语,后因经费不足,只能打工谋生。他曾在一些大工厂打工,直接了解现代化大工厂的生产先进性和资本主义的弊病。他也曾从事各种脏累的杂工,经受艰苦工作和生活考验。1922年初,邓小平来到巴黎东南蒙塔尔纪,进入附近哈金森橡胶厂打工,在这里他结识了一批较为年长的勤工俭学的先进分子,如周恩来、李富春、蔡畅等,受到他们的影响和帮助,邓小平在1922年就加入了成立不久的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后改名为“旅欧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4年邓小平参加机关刊物《赤光》的工作,在巴黎与周恩来合作,负责刻蜡板、油印装订。他的工作受到大家赞许,被称为“油印博士”。1924年7月周恩来等离开法国,邓小平成为旅欧党团负责人之一。邓小平于1926年初离开法国经苏联再回到中国。邓小平在法国从一个单纯的求学青年锻炼成长为目光远大、经验丰富、坚定的革命家。半个多世纪后,邓小平在中国倡导改革开放,为中华崛起指引了光明大道,深刻地改变了中国、影响了世界,被誉为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

邓小平(右)与其叔父邓绍圣在法国

周恩来、邓小平等留法勤工俭学的优秀代表,正是在法国从理论或实践中学习马克思主义,逐渐成长为杰出的革命家;国外的学习生活培养了他们开放眼光、国际视野和博大胸怀。这使他们回国后在建党、建军、建国和建设中发挥独特的作用。因此说,一百年前的留法勤工俭学运动重大贡献之一就是为民族解放、振兴中华培养了一批卓越的领袖人物。

诚然,还有一些留法勤工俭学生同样怀着改造中国的梦想前往法国,他们坚持勤工俭学完成学业,成为学有所长的各方面优秀人才。回国后,在不同领域为实现留学报国的初衷而创业开拓、传播先进科学技术、推动民族工业发展、融汇中西方文化,为振兴中华做出宝贵的贡献。如科学家钱三强、严济慈,艺术家徐悲鸿、林风眠、翻译家作家李健吾、盛成等。他们同样留名青史。

开放-传承-追梦再起航

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充分认识到振兴中华第一要素是人才,他提出的扩大派遣留学生计划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

1978年6月邓小平对留学工作做出了重要指示。他说:“我赞成留学生的数量增大,主要搞自然科学。要成千成万地派,不是只派十个八个……这是五年内快见成效、提高我国科教水平的重要方法之一。”中国出国留学的大门再次打开。同年12月,中国向美国派出的首批52名留学人员启程出发。这批改革开放走出国门的先行者归国后,大部分都成为各自领域的教授、知名专家或学术领军人物。邓小平指示:“只要留学生有三分之一回来,就可以继续派”。正如习近平主席在纪念欧美同学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所说:“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和邓小平同志作出了扩大派遣留学生的战略决策,推动形成了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领域最多、范围最广的留学潮和归国热。”四十年前开放留学政策深刻地影响中国的历史进程。

2018年底统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国人数已经达到519万,回国人员达313万。习主席高度评价留学工作:“广大留学人员不愧为党和人民的宝贵财富,不愧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有生力量。党、国家、人民为拥有并将更多拥有这样一大批人才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纪念留法勤工俭学一百周年,广大留学人员必然不忘初心,传承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精神,发扬留学报国的优良传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再起航。(本文照片由保定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纪念馆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