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王文琪,青岛农业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山东省农业农村专家顾问团成员,山东省政协委员。

导语:山东正奏响一曲深耕碧海、牧渔未来的“海上牧歌”。

雨果说:“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而比胸怀更宽阔的或许就是那份为祖国海洋事业孜孜进取的心情了。

山东省政协委员、省欧美同学会建言献策委员会副主任、青岛农业大学教授王文琪便有这样一颗为祖国“蓝色粮仓”积极奉献的报国之心。

王文琪(中)

海滨少女的海洋水产科学梦

王文琪的大学时期是在华东师范大学度过的,由于成绩优异,她获得了保送研究生的资格,还可以留校。但在毕业前夕,她选择了进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工作的面试。

“我的老家就在海边,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对虾养殖浪潮兴起,我看到了很多人靠水产养殖发家致富,当然也看到了许多虾池虾塘颗粒无收的惨败景象。记得有一次见到中科院的专家在虾塘边,细致入微地讲解养殖问题,指导如何科学巡塘、投饵、规范管理,感觉他们是那样的崇高、伟大,顿时就对他们特别的崇拜和羡慕。”王文琪告诉记者。

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这位海边姑娘对海洋水产研究萌生了兴趣,所以一听说中科院海洋所招人,她便毫不犹豫放弃了保研和留上海的工作机会,第一时间报名了。终于,1991年7月,她如愿以偿地加入到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大家庭,开始了在实验室、在养殖池、在科考船上研究起她好奇的鱼、虾、贝等海洋生物。

王文琪所学专业分子生物学更偏向微观方向的研究,而这一点也成为她面试时的优势,她很顺利地被分到第七研究室工作。当时的第七研究室主要做海洋生物研究,研究方向并没有很细化。在那里,王文琪参加了胶州湾、黄海、东海等海洋调查课题,她的主要工作就是负责微生物检测,包括水产养殖过程中的微生物种类、疾病诱因或者可能的致病菌等,也是从这时候她开始接触水产养殖和海洋生态相关研究。后来在承担胶州湾标本库建设的过程中,她以海洋贝类作为指示生物,来反映胶州湾的生态变化,研究方向完全转向水产养殖和海洋生态的关系。

此后,王文琪被调到莱阳农学院(现青岛农业大学),进行水产微生物检测、患病鱼虾检测等工作,从此真正开启了她的海洋水产研究事业。

“海上粮仓”成为山东战略

2014年以来,“海上粮仓”成为山东乃至全国的热门词汇,山东海洋牧场建设步入“快车道”。

山东海洋资源得天独厚,毗邻海域面积15.9万平方公里。“海上粮仓”战略以现代信息技术和工程装备为支撑,目标是建设生态型海洋牧场,实现从“猎捕型”向“农牧型”转变。

王文琪是这一战略出台的建言者和推动者。

早在2013年1月,王文琪将多年来的科研成果和“蓝色粮仓”理念进行了整理,在山东省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上,提交了《关于高度重视“蓝色粮仓”建设》和《关于进一步加强海洋强省建设的建议》提案,并在农业界别小组座谈时向省政府领导详细阐述了提案的内容,“蓝色粮仓”受到省政府领导的重视,也得到了省农业厅、省海洋与渔业厅的答复和落实。随后她又提交多项相关建议提案,2014年12月31日,山东省政府正式下发鲁政办发(2014)49号文,《关于推进“海上粮仓”建设的实施意见》。自此,“海上粮仓”建设正式纳入到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

王文琪告诉记者,“看到‘蓝色粮仓’提案被省政府采纳并下发文件开始实施,我感到特别的自豪!”

在这自豪的背后,是王文琪无尽的心血。

回拨光阴指针,2008年,作为高级访问学者,王文琪到美国奥本大学进行合作研究。当她兴致勃勃地向来自世界各地的海洋生物和水产专家介绍自己的研究、宣传学校和山东省水产养殖现状时,回应她的却是误解甚至偏见。对中国水产养殖业,专家们提出很多问题:比如中国水产养殖污染问题、近海渔业资源枯竭问题、水产品质量下降问题、水产饲料危机、中国粮食危机等。

这些质疑给当时的王文琪带来很大触动,她知道,这不仅直接影响着中国水产的形象,并且有可能直接或间接影响水产国际贸易。

凭借多年在农业院校和水产一线工作的经验,王文琪查询大量资料、多次请教专家,从粮食安全入手,结合唐启升院士的“碳汇渔业理论”,联系国内外水产养殖的几次发展浪潮,逐渐形成了“蓝色粮仓”的想法,即海洋中的“鱼虾贝藻参”都是高质量的海洋“粮食”。这些高质量水产品为百姓餐桌提供了必需蛋白质,也促进了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而可持续的水产养殖,不仅不会造成海洋环境污染,还是恢复海洋多样性的一种有效手段。将蓝色海洋变成“蓝色粮仓”,使之成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构成部分和补充,不仅不会导致中国和世界渔业资源的枯竭,还能恢复海洋生物资源,对全球的水产养殖和化解粮食危机作出重要贡献,并且伴随着贝类、藻类等养殖生物的大规模收获,可以促进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在海水中溶解,必将缓解温室效应,对保护全球生态环境安全有重大意义。

经过长时间了解学习并串联这些理论,这个观点随着与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专家们的广泛交流,逐渐得到了世界同行们的认同,也澄清了部分专家对中国水产的误解。

王文琪说,“他们的赞赏和认可让我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我第一次意识到国家形象和自己的科研事业是如此紧密结合!” 

“海上粮仓”建设要统筹生态保护

党的十九大以来,山东将现代海洋牧场建设纳入新旧动能转换和海洋强省建设重点工程。经略海洋,高质量发展,山东正奏响一曲深耕碧海、牧渔未来的“海上牧歌”。

今年山东省“两会”上,王文琪说:“海洋强省建设,我觉得在建设的同时,一定要兼顾到生态,统筹生态环境保护,要两方并举,共同来进行。”

王文琪告诉记者,从生态保护层面来说,第一,要保证水产养殖的水域面积,以“蓝色耕地”为支撑,建立水产养殖保护区,现代渔业示范区等;第二,要加大力度治理局部水域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对海洋生态系统进行修复,改善水域生态环境质量;第三,要加强水域生态管控,因地制宜进行管理,对海域状况进行科学评价,不盲目进行海洋项目开发;最后,加强多产业融合,向装备化和智慧化发展,开创智能化海洋生态预警系统,并向深远海养殖发展,推进海洋强省、海洋强国建设。 

通过近年来的深入调研,王文琪还注意到,省内一些水产企业在创新养殖技术和最新科研成果推广程度及转化率不够高。“山东的海洋科技优势在国内十分突出,但我们一些最新科研成果被有些南方省市的企业买断、转化,而不能在本地开花结果,我深感遗憾。”

对此,山东省省内海洋产业方面的龙头企业要带头,积极采用和转化最新科研成果,让海洋科技优势转化为海洋产业经济优势,推动山东省海洋产业新旧动能转换,推进海洋强省建设。王文琪建议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