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曾钢:西安外国语大学1977届西班牙语专业校友,曾先后在墨西哥学院、西班牙马德里皇家外交学院进修,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墨西哥中心主任。1977年至2013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工作,曾任中国驻厄瓜多尔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中国驻阿根廷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中国驻墨西哥合众国特命全权大使。

4月19日,欧美同学会拉美分会会员曾钢来到西安外国语大学为该校师生开展了一场以“从我的外交生涯看中国与拉美关系的发展”为题的讲座。曾钢讲述了他40多年外交生涯的点滴,透过中拉合作近40年迅猛发展的缩影,他对外交事业的热爱之心和奉献之情在师生间引起共鸣。会后,曾钢向学院赠送了他亲译的《雷雨》西班牙语译本,鼓励大家为国家和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并接受了西安外国语大学的采访。

曾钢

关于西外

问:您1977年毕业于西安外国语大学西班牙语专业,时隔四十多年再次回到校园,请问西外的一草一木以及西外学子的精神风貌是否唤起了您对自己学生时代的回忆呢?

曾钢:西外是我人生中一个重大的转折点,我对这里有很深的感情。我从小立志要当一名外交官。然而,因为下乡插队,没有上学和工作的机会,前途渺茫。幸运的是,我后来被招生到西安外国语学院(2006年改名为西安外国语大学),这使我有机会学习西班牙语并进入外交部,终于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理想。是西外改变了我的命运。

问:您觉得您那个年代的西外最具有传承意义的精神是什么?

曾钢:我觉得最宝贵的是西外老师们的敬业精神。我们上学的时候正处在文革时期。大学教育面临很多困难,学生的学习条件也比较艰苦,学习资源极其有限,毫不夸张地讲,阅读外文报纸都是一种奢求。然而,西外的老师们依旧兢兢业业地坚持教书育人。正是因为他们在特殊年代对知识和教育的坚守,才让学生们掌握了外语知识,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为国家输送了大量的外语人才。

问:对于现在在西外就读的西语学生,您有什么学习或就业方面的建议呢?

曾钢:在讲座上我讲到了当今中西、中拉关系的“井喷式”大发展,“一带一路”延伸到了拉美,同学们赶上了一个充满各种机遇的时代,中西、中拉在经济、人文等方面的合作日益密切。

对于现在的你们来说,最重要的是要先学好西班牙语,学得越精越通,施展才华的舞台越大,为国效力的机会就越多。

然而,机遇虽多,竞争也不可小觑。如今,全国开设西班牙语专业的院校越来越多,而中拉关系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样的背景下,西班牙语专业的人才有可能会出现饱和。因此,希望同学们在大学期间能尽早确立人生目标,找准发展方向,努力提高自己的语言水平,为成为西班牙语专业的拔尖人才而全力以赴,这样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更具优势,更好地实现自己的理想,更好地服务社会。 

关于拉美

问:您对目前中拉经济交往现状怎么看?您认为今后的中拉经济来往在哪些方面是可以互补的呢?

曾钢:与中国相比,拉美国家自然资源禀赋更得天独厚。拉美拥有世界上三分之一的可耕地,却只需养活六亿左右的人口。地广人稀的地理优势也使得拉美的农牧业十分发达。拉美还是除中东之外石油储藏量最丰富的地区。此外,拉美的矿产资源也很丰厚,现代工业最基本的二十种矿产拉美都有,其中铜矿资源占据了世界储量的几乎一半。

但是自然资源条件得天独厚的拉美,工业化的现状却不尽人意。拉美经济主要靠出口农矿等初级产品,作为世界制造业大国的中国恰恰需要这些原料进行工业生产,中国向拉美出口的产品则以工业制成品为主。

然而这就造成了双方经济贸易不平衡的状况。初级产品附加值低,而制造业产品附加值高,对于中国而言就形成了大量贸易顺差。

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国家,始终秉承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国际合作理念。因此中国也致力于帮助拉美国家发展工业。其基本途径第一是帮助拉美地区完善基础设施,二是开展产能合作。这是互利互惠、合作共赢的体现。

关于翻译

问:您曾将曹禺的《雷雨》翻译成了西班牙语,对外语专业的学生而言,可能中到外比外翻中更难,缺于文化背景的了解,我们很难找到一个准确的外文单词来诠释中文的意思。请问您可以向我们分享一些有关翻译的技巧吗?

曾钢:如果不了解外国文化,中翻外的确存在极大的困难,要想把中文诗词翻译出韵味更是难上加难,既要翻译出意境,又要押韵,语言功底不深厚的人断然不敢轻易翻译诗词一类的高雅文学。我认为戏剧作品与《红楼梦》、《诗经》这类的小说诗歌词相比还是比较好翻译的。

在中翻外方面,同学们要更加注重了解且对比中国和外国的文学知识和社会文化背景。比如翻译中国的古典文学作品,就要对中国和外国的文化有较为深刻的理解,这样才能保证文字的韵味和文章的底蕴。否则,在中国被奉为经典的佳作,在外国人看来就像是“打油诗”,缺乏美感,如此一来,翻译的意义何在呢?

无论是中翻外还是外翻中,我建议同学们首先要提高自己的中文水平,母语水平越高的人越能更好地领悟翻译的奥妙。我曾经读过《欧也妮·葛朗台》的中译本,当时就感慨翻译家傅雷先生语言水平的高超。虽然我不懂法语,但只从汉译本的字里行间就能感受到法语的优美。

此外,我认为出国留学可以让同学更加贴切地了解外国人的思维方式和生活环境,掌握更加地道的语言。例如墨西哥普通老百姓和知识分子的言语用词就明显不同,很多土话经常会出现在文学和影视作品当中,而外交用词则要求规范雅致。如果能近距离了解当地的语言习惯和风土人情,翻译就会简单贴切、地道准确。老舍的作品中也出现很多老北京话,在翻译他的作品时,你必须细细品味老北京话的味道,且字斟句酌。

总而言之,留学对翻译有很大帮助,出国学习的同学们一定要珍惜机会,多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莫负人生好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