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沧桑,青春五四。今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为弘扬和传承五四精神,展现青年的力量,宣扬新时代中国青年的新担当新作为,中国网联合欧美同学会官网推出“百年五四·青春之光”系列报道。

  广东欧美同学会青年分会副会长、深圳市海归协会会长杨鹏。

中国网5月5日讯(记者 李智)“越出国,就越爱国。”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之际,广东欧美同学会(广东留学人员联谊会)青年分会副会长、深圳市海归协会会长杨鹏接受了中国网专访。他坦言,国家的发展与青年息息相关,留学回国人员群体应当传承五四精神,回馈社会,报效祖国。

“我觉得青年人有机会的话一定要走出去,从外面反过来看我们的国家,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到祖国的伟大之处,”杨鹏强调。

中外思维火花的碰撞

杨鹏出生于河北,幼年乔迁至广东,15岁出国留学,在英国成长为一名有志青年。在其22岁时,选择回国,参与祖国的建设。

“在出国前,我已经接受了九年义务教育,对我国传统历史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价值观初步形成。留学时,我从青春期走向成年,海外学习生活又带给了我另外一种思维模式,”杨鹏笑言,两种价值观在这个年龄段的结合,帮助自己充分了解中外思维模式的区别在哪里,也能发现共同点在哪里。这对他未来的工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他回忆,国内的数学、物理考试题目都会有很多形式,包括填空题、选择题等,讲究的是解决问题的技巧;而英国考试的时候题目并不多,考查的是用什么样的理论,为什么用这样的理论,也就是说他们在意的是“为什么”,我们更加在意的是“怎么做”。这样的差异让留学生群体拥有了融合中外特色的思维模式。

这种思维模式可以帮助留学回国人员群体在工作的时候调整看问题的角度,拓展解决方案,从而迸发出更多具有创新力的灵感,形成独有的人才优势。

形成以人才和资源为循环的发展亮点

作为欧美同学会成员,杨鹏在回国后一直致力于服务广大留学回国人员。2013年,深圳市海归协会注册成立,会员遍及美国、加拿大、澳洲、新西兰、英国、法国、德国、丹麦、西班牙、意大利、俄罗斯、日本、韩国、新加坡及香港、澳门等国家与地区。

他告诉记者,“近些年来,我们平均每年都要组织五、六百场活动,主要关注的方向是每个留学回归人员的生活和就业。有个重点项目叫‘百博行’,2016年开始,我每年会从400多个博士里挑选200多个,组织他们回到祖国,带着项目对接各个地方政府。”

深圳市海归协会还十分关注公益项目,同公益机构进行合作,一方面是捐款,另外一方面组织会员进社区。杨鹏强调,该协会的工作方向和目标主要有四个标准:一是连接,不断地把人群连接在一起,把人与社会连接在一起;二是互助,即人与人之间形成一种互相帮助的氛围,相互支持着在生活和工作上向前走;第三是共享,要把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分享给大家;第四是贡献,每个人在发展过程中都离不开国家,个人成功并不是真的成功,还应当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

坐标深圳这样一个特殊的地理位置,杨鹏也看到了独特的发展优势。他认为,留学回国人员这个群体本身就是跨文化、跨知识的,可以跟海外相连接,“当前,我们看到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机遇,更要以整个湾区为起点,做好对外交流工作。”

杨鹏说:“不仅要把好的中国故事、中国产品带出去,还要把外面好的知识和人才引进来,形成以湾区为基础,以人才和资源为循环的发展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