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甘肃新闻5月2日电 一场透雨刚滋润完大地,在这春耕的最佳时节,临洮县站滩乡村民迎来了甘肃欧美同学会组织的“农业科技推广活动”。甘肃欧美同学会常务理事、中科院西北生态环境研究院博士生导师、中科院“百人计划”专家王若愚团队向站滩乡沾滩村村民捐赠用于200亩马铃薯种植用量价值6万元的生物菌剂“菌益多”,并进行技术培训。


"菌益多"用于马铃薯种植,可增强耐旱和抗病能力,能有效提高产量25%左右!”,王若愚向参加培训的群众现场讲解菌剂作用原理、使用方法、作用效果。种植户们对科学技术知识的渴望被生动的讲座带动了起来,掀起了提问的高潮,专家团队一一做细致的解答。

图为王若愚研究员为农户做技术培训。


图为种植户认真倾听技术指导。


“我们这个地方主要作物就是马铃薯,但因长年干旱,产量得不到保障,期待着王教授带来的高科技产品能够有效缓解气候对产量的影响。”站滩乡康副乡长说。


“我们的科研成果虽然在实验和实践阶段取得了成功的表现,但由于科研人员自身的局限性,成果的宣传推广工作始终是我们的短板。甘肃欧美同学会充分发挥"双向服务"作用,给我们提供这次走进临洮深度贫困山区的机会来做产品推广”,同行的王筠副研究员说。


甘肃欧美同学会为突出推广效果,向分散种植户发放了100亩马铃薯种植用量的“菌益多”制剂,还依托农业合作社建造了100亩地的“甘肃欧美同学会农业科技示范基地”。节后,还将赴文县捐赠100亩茶树种植用量的菌剂。

图为现场发放生物菌剂。


据悉,王若愚团队经过长期探索,从中国南海深海淤泥和青藏高原多年冻土中分离出具有促进植物生长和抵抗病原的微生物——解淀粉芽孢杆菌EZ99菌株,潜心开发了一种微生物肥料制剂“菌益多”。在宁夏等地完成了万亩实验和技术推广,对水稻、马铃薯、枸杞、棉花、小麦、辣椒、番茄、玉米、果树等农作物上显示出很好的促进生长和病害防治效果,不污染环境,对人畜无害,还能缓释肥效、长效生态友好地修复土壤及水体污染,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已于2017年取得国家农业部肥料登记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