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刘忠范,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纳米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北京石墨烯研究院院长,全国政协常委、北京市政协副主席。

导语:石墨烯是投资界的“网红”,比资本蜂拥进共享单车还早。

提起刘忠范院士,如果不是专业人士,可能不是很熟悉;但是说起石墨烯,普通老百姓也会有印象。曾几何时,石墨烯是投资界的“网红”,比资本蜂拥进共享单车还早。如今,共享单车的热度已是明日黄花,石墨烯却让投资者们越来越兴奋,而石墨烯基础研究中,北京大学教授、北京石墨烯研究院院长刘忠范先生的成果举世瞩目。

刘忠范,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纳米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北京石墨烯研究院院长。同时,他还是全国政协常委、北京市政协副主席。今年的两会,刘忠范教授提交了“建立军民融合的相关法律法规”的提案,认真履职。刘忠范先生还是欧美同学会的一位学长,作为留学人员的两会代表、委员,积极参与人民政协的协商履职活动,围绕科技创新工作建言资政。

天天翻墙的北大教授

1993年,刘忠范留学日本九年后,回到祖国,他选择了北京大学。选择北大一是因为在日本时期,来自北京大学化学系的蔡生民教授,“三顾茅庐”邀请刘忠范,知恩图报是中国人的优秀品质;其次也是因为刘忠范这个从吉林省农村走出来的读书人,像所有的国人一样有着“北大情结”。

刘忠范先生是学化学的,在科研上他选择了纳米碳材料研究。在留学期间,师从国际著名的光电化学家藤嶋昭先生和有机半导体先驱井口洋夫先生做研究。回国进入北大,刘忠范着手建立起北大光电智能材料研究室。二十多年前,中国的科研体制、高等教育体制还在进行着改革的探索,科研往往以“课题组”名义组织,刘忠范建立“研究室”,本身就是北大对留学归国人才重视、尊重、信任的表现。

有了这样的氛围,刘忠范放手干了起来。当时北大给了几间空房子,刘忠范花了在当时看来属于巨资的近50万元人民币,买了一台用于看原子和分子的扫描隧道显微镜(STM),仪器需要配置防震台,资金紧张,刘忠范就带着学生到学校附近的工地上找沙子和锯末代替。沙子和锯末弄回来以后,还要晒干才能用。当时是7月份,是北京的“雨季”,刘忠范和学生们经常要抢收那些晒着的“宝贝”。仪器往哪里安装、每一个插头往哪里放,都要刘忠范自己亲自设计,再找工人来落实,甚至桌椅板凳都是他自己一件件设计的。

虽然很是艰辛,刘忠范先生倒也不以为意,正如战士为了打好仗要自己动手修工事,中国古人讲“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刘忠范而言做好科研工作是他的天职,实验室建好了,科研工作可以顺利开展,这就是当时他的想法。也正是基于这样的想法,实验室建好后开始了科研工作,刘忠范一样“拼命”。那一段时间,每天最早进北大化学楼的是他,最晚走出实验室的还是他。化学楼不在校园内,算是“独门独院”,由于总是工作到深夜,刘忠范几乎每天翻越化学楼前的大铁门。翻墙爬树是那个年代男孩子淘气的必备“本领”,一个留校归国的北大教授也要每天翻墙,似乎有点儿不成体统。不过刘忠范没当回事儿——就把它当作享受科研的乐趣中的一点佐料。

科研,发现艰辛之外的快乐

刘忠范院士现在的职务一是北京大学纳米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二是北京石墨烯研究院院长。纳米与石墨烯都是最前沿的研究领域。现在,刘忠范院士带领的团队站在了材料科学发展的潮头之上。

1994年回国第二年,刘忠范就申请了科技部攀登计划项目,方向是纳米级信息存储技术,相当于超级光盘。经费批下来:500万!在那个年代,如此庞大的科研经费看起来很吓人。刘忠范教授与北大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吴全德院士和薛增泉教授、以及吉林大学化学系李铁津教授一起开展这项前沿研究课题,他是首席科学家。1997年北京大学建立跨院系、跨学科的纳米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整合了多个院系的纳米科技研究力量,刘忠范教授是创始人之一,这在当时也是领先于全国乃至世界的。刘忠范取得的成绩,也得益于科研、教育体制的改革开放。

“我原来是做碳纳米管的,碳纳米管跟石墨烯挺像,把单层的石墨片卷起来就是碳纳米管”。从1991年开始风靡世界,碳纳米管研究已经28年。由于它结构复杂,制备难度极大,无法大规模应用。“在实验中,我把巨大的碳纳米管分子一个个排起来,全世界我是第一个这样做的人。一开始我找别人要碳纳米管,后来他们供应不上,我们就买炉子自己做”。过去二十多年来,凭着深厚的学术功底和严谨的科学思维,刘忠范院士带领团队在碳纳米管、石墨烯等纳米碳材料领域不断取得突破,引起国际同行们的广泛关注,已成为该领域的代表性研究团队。

刘忠范院士多次提到赴日留学带给他的巨大收获,就是真正喜欢上了科学研究本身。在日本,从硕士读到博士再做博士后研究,他真正经历了人生的转折点,科研工作充满艰辛,在刘院士看来同样充满了快乐。刘院士经常讲,科研的乐趣是与学生们一起创造故事。他的第一篇石墨烯生长论文就是得益于一位女学生的“顽固不化”,在他的包容和坚持下,发明了偏析生长技术,进而开启了延续至今的石墨烯生长方法研究之旅。

“研发代工”的政协提案

刘忠范院士说:“2008年,我花了半年多到全世界去考察,最后下决心做石墨烯。碳纳米管的研究交由团队的另一位老师负责”。那一年,距离美国《科学》期刊刊载英国曼彻斯特大学两位科学家发表的有关石墨烯的奇妙性能仅四年。石墨烯拥有超强的导电、导热性能和力学强度,潜在应用前景巨大。刘忠范院士带领的团队在世界上最先开发出了“超级石墨烯玻璃”,在玻璃上“长出”石墨烯,变成了超级导电、导热玻璃,这种玻璃应用方面很广,可以做成手机的触摸屏、智能窗、透明加热片等等。十年来,刘忠范院士带领的团队进行了多个方向的研究探索,取得了一系列突破,其中超洁净石墨烯薄膜、无褶皱单晶石墨烯晶圆、烯碳光纤、超级石墨烯玻璃是其中的代表性例子。他自信地对媒体讲:“在石墨烯这个行当可以这么讲:不知道我这个团队的话,可能是因为他自己没做好,不是我们没有做好……”

从科学家的角度出发,刘忠范院士对当下的石墨烯热十分冷静。在他看来,石墨烯目前最大的问题不是制备成本,而是应用——石墨烯如何找到非它不可的用途,即所谓的“杀手锏级”用途。“有些人说我泼冷水,其实我是对石墨烯产业前景最乐观的人。我们需要的是扎扎实实、踏踏实实地做,去攻坚克难,而不是满足于急功近利的淘金行为”。刘忠范院士强调,“科学家要做点真正有用的东西,或者上货架,或者上书架。不能满足于追求所谓的好文章,要真正解决问题。”“再好的科研成果停留在纸上,止步于实验室内,永远都称不上有价值,只有走向社会、造福于人类才算实现了价值。我们不需要走不出实验室的石墨烯。”

2018年10月25日,由刘忠范院士主持的北京石墨烯研究院(BGI)正式揭牌成立。这个新型研发机构就是刘教授上述科研思想的实践基地。这一年3月,在全国“两会”上,作为全国政协常委,刘忠范院士提交了“研发代工”的提案。刘忠范院士强调,“研发代工”是一个全新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针对企业的特殊需求,成立专门的研发平台,给企业“打工”做研发,由企业来负责产业化落地,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化落地实行全过程利益捆绑。这种模式既能发挥出科研人员、科研机构的专业特长,“把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去做”,又能贴近产业前沿、直接面对市场需求、“接地气”;既能解决企业的研发需求,又能回避“教授办企业”的难题。目前北京石墨烯研究院已经与多家行业龙头企业建立了研发代工伙伴关系,全力推进石墨烯智能窗、烯铝集流体、烯碳充电枪、超级石墨烯玻璃、石墨烯涂料、高性能石墨烯LED、石墨烯制造装备等技术攻关工作。

在刘忠范教授身上,有着有留学经历的中国知识分子的典型性格:家国情怀,责任天下。从事科研工作,认真务实、兢兢业业,以工匠精神贯穿始终。做科研的目的,是为了国富民强、民族兴旺。在最近召开的北京市政协会议上,刘教授强调指出,“技术创新才是强国之本”。“真正的科技创新,绝不是搞花样,所谓的原创性技术和卡脖子技术都是熬出来的,需要一代人甚至几代人不懈的努力和坚持,需要真正的工匠精神,更需要持续的经费投入。在这方面不能搞短平快的群众运动式的大会战,不能讲只争朝夕。”

这,就是一位全国政协常委的留学人员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