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于2019年4月16日召开了专家评审会,对申报课题进行了集中开题评审。以下观点均为专家个人观点,不代表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观点。

苏联电影的中国形象研究

1.本课题研究现状述评及研究意义

电影作为一种具有影响力的文化传播方式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电影是民族认同的一种表现形式、民族文化的一部分,一部故事片的价值不亚于民间故事。电影文本创造着影响观众情感的荧屏形象,成为国家与观众之间独特的媒介,促进国家之间的交流与国家电影反映出的中国形象的研究、分类,总结规律,分析缘由,为中国在国际上建构国家形象提供策略。中国形象在苏联电影叙事中是如何展现的?展现此类中国形象的原因?如何构建“国家形象”?这是本课题立项研究的意义所在。

国内学者很早就开始研究中国形象,但对苏联电影的“中国形象”研究才刚刚起步。20世纪国内外对“苏联电影”的研究尚局限于电影史的编写、导演创作研究及具体的电影作品分析,尚未见对苏联电影的“中国形象”研究;21世纪以来国内外对“国家形象”的研究渐成升温趋势,当前“中国形象”研究已经成为学术前沿,但以往研究仍然以民族意识和新闻传播的视角关注“国家形象”为主,而对电影的中国形象并未做出系统的研究。就此而言,本课题的研究将在这一领域进行开拓性的尝试。

2.研究的主要内容、基本思路和方法、重点难点、主要观点及创新之处  

主要内容:①厘清俄罗斯电影“中国形象”的发展脉络及形成的历史文化语境,确定各部分研究内容的理论方法和有效路径。②对导演及其作品进行个案分析,从人物形象、宗教形象、自然形象、实物形象等方面揭示“中国形象”的多维度阐释及其文化意义。③比较不同历史语境苏联电影中“中国形象”,探究历史文化因素电影中呈现“中国形象”的影响,解读电影中的文化因素及其价值。④通过分析电影,明确“中国形象”在中国文化传播中的意义,揭示“中国形象”在当下的社会功能及其在中俄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基本思路和方法:课题研究主要依据文化诗学、叙事学、符号学、形象诗学、审美意象学、时空体理论、地缘文化学、政治学等理论,运用历史比较、审美批评、社会学批评、原型批评、文化阐释等方法,对俄罗斯电影的“中国形象”进行具体分析和全面探讨,以揭示其在中俄交流的文化意义;同时,拟采取跨文化研究法,解读俄罗斯电影中的中国形象,探究大历史文化语境中当代文本的生成机制;以及比较研究法,对俄罗斯文学作品与同名电影两种艺术形式进行对比研究,从文学文本到电影文本,对电影文本的“可视性”进行研究。

重点难点:钩沉苏联电影文化“中国形象”的发展史及其文化语境;分析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代表性电影,通过仔细观看对电影中“中国形象”进行多维度阐释;解读苏联电影“中国形象”的历史文化意义。

主要观点及创新之处:①学术思想创新。②学术观点创新。③研究方法的创新。

3.预期成果

预期成果有两类,一类是相关的系列论文,为课题的阶段性成果,将发表在国内外重要的刊物上;一类是研究报告,为课题的最终成果,将扩展为专著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