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晨曦中你拔地而起,我就在你的形象里;当世界向你微笑,我就在你的泪光里。

2016年4月,金亚秋获颁上海市科技功臣奖

1978年,祖国迎来了改革开放和科学的春天,大学恢复了高考,中国科学院恢复了研究生制度。那时,我正在广西山区的工厂里,在祖国命运发生重大变化的时刻,我又回到了阔别8年的北京,考上了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所的研究生。随后不久,我接到通知参加英语口试,被选拔为中科院公派出国研究生。岁月如梭,至今已整整40年了。

当年中科院各研究所共录取了研究生约1100名,其中约100名为公派出国研究生,我是其中之一。中科院教育局的一位同志在北京火车站接我们,按照名单,我们100个研究生被分成5个班,来到玉泉路上的中国科技大学北京留守部,进行出国前的英语训练。我在三班,有二十来人,挤在一个临时的大平房里住上下铺,夏天没有空调,冬天没有澡堂,条件很简陋。前些年,我到北京又去了一次当年的留守部,那里已成了中国科学院大学。到处高楼林立,当年的大平房早已不见了,只有一座礼堂还在。

在中断了十余年的正规学习之后,我们深知一切得来不易,开始了十分紧张、加倍努力的学习。经过一年的英语学习,同学们开始被陆续派遣出国。我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电气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系录取为研究生,于1980年1月5日去到了美国。当时中美建交不久,还没有中国至美国的直航航班。我们从北京出发,经拉瓦尔品第、法兰克福、巴黎、纽约多次转机,耗时三十多小时才辗转到达了位于华盛顿特区的中国驻美大使馆。

我到MIT时,那里只有几名中国访问学者、两名在机械系注册的中国研究生。一年后,我得到了MIT资助的教学助理(TA, teaching assistant)和研究助理(RA, research assistant)的职位,因此在经济上还是宽裕的,全部精力与心思都在学习和研究上。1982、1983和1985年2月,我先后获得MIT科学硕士(MS)、电气工程师(EE)和博士(Ph. D)三个学位,是美国MIT EECS第一个获得博士学位的来自新中国的研究生。

经历了十年浩劫之后,我们这一代留学生是在祖国与人民的殷切期望中出国的,自觉地把这种家国重任放在自己肩上,难以割舍。在美国AER与纽约城市大学任职3年之后,我于1988年1月带领全家回到了阔别8年的祖国,来到复旦大学工作。

1988年是改革开放第十个年头,社会经济生活有了改善,但副食品仍需凭票供应,生活与工作各方面仍有不少困难。我当时没有一分钱的科研经费,自己找到上海航天八部争取到第一个科研项目5000元,1989年得到第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万元,开始了我在国内开拓性的科学研究。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国家的软硬实力极大地增强,我们的科学研究经费资助在近20多年中得到了飞速增加。现在留学归国人员享有的工作和生活条件、研究资源和我当时相比真有天壤之别,不少科研物质条件也超过部分西方国家了。

在回国工作的30年中,我先后主持了四十多项国家级与部委级的科研项目,获得近30项国家与部委级各种科技奖励和荣誉称号。

2000年,我作为首席科学家主持了我国第一个星载微波遥感的国家973研究项目。

2015年,由于我“在自然介质极化电磁散射辐射传输及其空间微波遥感的贡献”,获得了IEEE GRSS杰出成就奖,这是IEEE GRSS 50年里共32名获奖者中,第一位非欧美科学家获此殊荣,我也成为遥感领域的第一个来自中国的IEEE会士和终身会士。当我在国际大会颁奖仪式上讲话时,我有一种在奥运会上升五星红旗的感觉,感到为祖国争取国际荣誉的幸福。

回望过去的40年征程,我想起一首歌的歌词:“晨曦中你拔地而起,我就在你的形象里;当世界向你微笑,我就在你的泪光里。”党中央提出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为我们制定了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壮丽前景,对于广大优秀的海归学人而言,也是一个历史性的召唤。回眸四十年,开启中国新时代科技强国的新目标,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