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作为戈壁沙漠中的肥沃绿洲,生生世世滋养了无数西去东来的人。常沙娜,“敦煌守护神”常书鸿之女,这朵用一生心血浇灌敦煌艺术的“沙漠之花”,带着她和父亲毕生的力作,日前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绚丽绽放。这是继1946年在兰州举办《常书鸿父女书画展》之后,时隔73年,这对敦煌“守护使者”作品的再次重逢。

魂牵敦煌情缘戈壁沙漠里赓续中华文脉

中华文明的基因得以生生不息,背后有着无数文物守护者的心血付出。在西北大漠,有一个名字无人不知,他就是敦煌学奠基者——常书鸿,他和女儿常沙娜,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敦煌艺术。他们原本可以过从容优雅的生活,却把一生都交给了戈壁大漠,交给了孤寂的风沙和冷夜。

常书鸿于1927年赴法国留学,曾是巴黎前途无量的画坛新秀。1932年,常书鸿参加了赴巴黎深造公费奖金选拔考试,以一副《梳妆少女》摘得桂冠,顺利进入巴黎高等美术学校学习,一家人迁到巴黎生活。

常书鸿师从法兰西艺术院院士劳伦斯,其作品一再获得当时学院派最权威的巴黎春季沙龙的金银奖,逐步跻身知名美术家行列。有人说,如果他当年能一直在巴黎画下去,一定会成为世界级艺术家。

图为1944年常书鸿临摹《萨埵那舍身饲虎-敦煌壁画莫高窟北魏第254窟》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供图)

然而,一个偶然的相遇让他放弃了成为世界巨匠的前程。1935年,在塞纳河边散步的常书鸿在一个旧书摊上读到伯希和编著的《敦煌图录》。这本书完全击中了他,图册上那些灵动精妙的壁画、庄严肃穆的彩塑,让他深深地被祖国的文化历史折服,便毅然决然地放弃了法国的一切,回国寻访敦煌那富藏中国千古艺术珍宝的秘境。

1937年,还不会讲中国话的沙娜随同母亲飘洋过海与父亲团聚。在抗日战争的炮火中,一家人在战乱中辗转各地。直到1943年3月,历经千辛万苦的跋涉,常书鸿一行才到达莫高窟。

由于长年没有人修缮维护,当时的莫高窟已经惨不忍睹:附近的农民不仅在洞窟里生火做饭,还在莫高窟前的绿洲中放牧;一些珍贵壁画被人用胶布粘走,个别彩塑也被偷去;许多洞窟的前室都已坍塌,栈道也几乎全部毁损,大多数洞窟无法登临。

原本为绘画艺术而来的常书鸿开始带领大家清理积沙、修筑防沙墙、种植防沙林,原本拿画笔的手开始挥动铁锹。同时,常书鸿着手绘制莫高窟全景地图,调查制定洞窟内容表并临摹洞内壁画,为敦煌学研究积累最基础的资料。

从那时起,常书鸿便将自己的全部心血倾注于敦煌的保护与研究之中,艰难地守护着莫高窟的每一件民族艺术瑰宝。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像生根一般,独守荒漠,一待就是五十年。

常书鸿为敦煌艺术的保护和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不但把一部分被沙土掩埋的洞窟清理出来,将洞窟、塑像统一编号,为后人研究提供方便,还组织修复壁画,搜集整理流散文物,撰写了一批有很高学术价值的论文,临摹了大量的壁画精品,多次举办大型展览,出版画册,向更多的人介绍敦煌艺术,提高中国在敦煌研究领域的水平。

蓝天和黄沙之间,常书鸿将毕生心血都献给了莫高窟,无怨无悔,尽管他因此失去了许多。不过,令人欣慰的是,他的女儿常沙娜也和他一样,一生致力于敦煌艺术教育推广,执著守护着敦煌文化的文脉和根基。

演绎敦煌传奇父女用作品诉说守护与承诺

在“花开敦煌——常书鸿、常沙娜父女作品展”展厅的许愿墙上,常沙娜写下这样的留言:“亲爱的爸:我终生听着您的教导要弘扬渗透敦煌的文化艺术。今天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举办了‘花开敦煌’父女作品展,我们又相见了!”

常沙娜自幼与父辈一起守护敦煌文脉,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常沙娜12岁时就随大人们一起在敦煌石窟内临摹壁画,描稿、勾线、着色、渲染、开脸……常书鸿要求她从客观临摹入手,一个洞窟一个洞窟地临摹,并让她在临摹中准确把握历代壁画的时代风格,理解其内容与形式、民族传统与西域影响的关系。从那时起,常沙娜就展露出过人的艺术才华。渐渐地,她立下了与父亲相同的志向:一生致力于敦煌艺术的保护,守护这一方千年净土。

1946年常书鸿为了推广敦煌筹集经费,带着年仅15岁的女儿常沙娜在兰州举办父女联展,引起了很大反响,更多人开始关乎宝贵的敦煌艺术。画展期间,一位加拿大籍犹太女士叶丽华,对常沙娜的才华大加赞赏,并提出愿意资助常沙娜到波士顿美术博物馆附属美术学校深造。

在波士顿,常沙娜学习了素描、透视、色彩、绘画、设计、人体解剖、美术史……接受了系统的艺术和文化教育,了解了各种文化之间的联系,也理清了敦煌佛教艺术与西域丝绸之路文化的渊源。

图为常沙娜临摹整理《敦煌壁画女供养人缬染刺绣披带图案分析》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供图)

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在进步同学的影响下,常沙娜选择中断学业,在打工攒好了路费之后毅然回国。1951年春季,常沙娜在协助父亲筹办的“敦煌文物展览”上,与梁思成夫妇结缘。应梁思成、林徽因的邀请,常沙娜破格成为清华大学营建系助教,并开启了真正的工艺美术之路。

在林徽因的指导下,常沙娜开始把敦煌的元素用于创作和创造。除了传统的景泰蓝改造,身为年轻教师的常沙娜还参与了首都“十大建筑”的建筑装饰设计。其中,人民大会堂宴会厅天顶由于空间跨度过大,一直没有找寻到合适的设计,她从敦煌壁画中的藻井图案获得灵感,设计出了有唐代风范的圆形浮雕花灯,得到全票通过。1997年,在退休前,她还主持设计了中央人民政府赠送香港特区的大型礼品雕塑《永远盛开的紫荆花》。

如果说常书鸿通过艺术家的视角打开世人对敦煌艺术的崇敬,那么常沙娜则通过对图案装饰元素的解析,让人能更直观地认识敦煌石窟蕴含的智慧,每一个局部都令人惊艳。他们俩的艺术作品各具风格、各有特色,共同延续了敦煌的艺术神韵。

传承敦煌精神不断挖掘敦煌文化的当代价值

“花开敦煌——常书鸿、常沙娜父女作品展”是两代“敦煌人”对那片神奇土地的一次隔空凝望。

“100年对敦煌的历史是短暂的,而对父亲常书鸿在敦煌的50年人生是凝重而珍贵的。作为常书鸿的女儿,早期曾随父亲在敦煌经历了难忘的少年时代,与敦煌结下了深厚的情结,是敦煌的风土培育了我做人应有的淳厚;是敦煌的艺术给予了我学习传统艺术的功底。”常沙娜对记者表示,这批作品此后经历了动荡的岁月,能留存至今实属幸事。这个展览是她对父亲的纪念,是对父亲诉说自己坚守敦煌的一种承诺,也是希望唤醒更多人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方式。

图为常沙娜在许愿墙上留言述说对父亲的承诺。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供图)

常书鸿和常沙娜他们既有父女之情,也有师徒之谊,更有共同的志向。展览展出了常书鸿父女二人的油画、速写、壁画临摹、花卉创作、装饰图案设计、服饰设计等200余件作品,贯穿了两代人在不同时期的艺术经历,讲述了他们共同致力于敦煌事业的热情。

“常书鸿父女的展览,充满了坚韧患难中的温情,他们的故事让人们看见时代变迁中艺术家的担当与情怀。”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鲁晓波表示,常书鸿代表了那个时代的文人以艺术救国的爱国情操,他守护的不只是敦煌,更是守护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宏观历史。常沙娜则承袭了父辈的赤诚,将敦煌的艺术和精神,发扬光大到了更多艺术创作和艺术教育当中。

“展览体现的不仅仅是常书鸿、常沙娜父女血脉相亲的家风传承,更是体现了敦煌精神的薪火相传。”敦煌研究院院长赵声良表示,敦煌只有走进人心才能延续文化的生命,要让敦煌精神不断焕发出时代之光,打造出国际最具活力的敦煌学研究实体和最有影响力的敦煌文化展示与交流平台。(方永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