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教授丁文广是土生土长的甘肃人。作为一名海归博士,他将研究的目光投向如何促进农村贫困地区的发展。家乡那片广袤的黄土大地时刻牵动着他的心,改善当地贫困人口生计是他从小到大的心愿,用所学的知识奉献于家乡和祖国是他的毕生志愿。

寒门学子的“反哺”扶贫情

1963年,丁文广出生在陇东平凉白庙乡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1980年,他考入甘肃农业大学,成为恢复高考后白庙乡第一个考入高等学府的学生。由于家境贫寒,丁文广依靠国家助学金维持着大学生活直到毕业。而在之后读研、去加拿大深造、再回国攻读博士,丁文广的求学之路得到了政府和社会的资助,这更让他坚定了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用所学知识回报社会的信念。

“知行合一”是兰州大学的校训,将最新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实际应用才能最终服务社会,丁文广教授以实际行动践行了这一原则。丁文广留学归来,一直致力于环境社会学研究,并积极推进农村发展及公益项目的实践,在我国首次提出“生计改善——生态恢复——灾害风险管理”的耦合模式理论,并将该理论以项目的形式在贫困地区进行验证。在长达10多年的检验过程中,丁文广又创新性地提出了实践上述耦合模式的一个机制:“母牛滚动发展模式”,该模式在平凉市崆峒区等贫困乡村得以成功实施,并被当地政府部门进行了大面积示范推广,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在“母牛发展滚动模式”应用的前期,丁文广身体力行,亲自组织当地农民群众广泛参与并讨论,寻找导致贫困的各种问题,对问题按照优先解决的次序进行排序,并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这种项目实施模式,为当前正在推进的“精准扶贫”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为家乡做力所能及的事

用所学知识改变家乡面貌,为家乡建设与发展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是丁文广青少年时代就立下的志向和宏愿。

据了解,2012年2月,我省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他瞅准了这个平台,想为家乡人民做点事。他利用自己管理过国际发展项目的优势,从各个公益基金会争取了690余万元的项目资金,全部投入到崆峒区双联点和贫困地区的扶贫工作中。

“平凉伊邦牛产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丁文广教授和他的“伊山伊水”实施生态循环扶贫的主要战略合作伙伴之一,项目的中心环节是对贫困户“投牛还犊”,他将其称为“母牛滚动发展模式”。中心通过调研找准切入点,让当地老百姓发展养殖业,这种滚动发展模式,既保证让最贫困的人群先受益,又照顾了条件相对好的农户,最后达到整村受益的目标。

采访中记者得知,丁文广和他的“伊山伊水”还与中国扶贫基金会、壹基金、中国青年生态基金会等机构合作,在平凉招募志愿者近百人,深入贫困山区开展扶贫开发、助学支教、减灾教育、温暖包发放等公益活动,旨在帮助家乡更多的贫困家庭和青少年脱贫致富,实现梦想。

专业学者的“知行”使命

当“5·12汶川地震”发生时,正在香港开会的丁文广毫不犹豫地打电话通知自己的团队成员,在第一时间赶往灾区。一下飞机,他顾不上旅途劳累,就夜以继日地指挥救援团队开始评估灾情、采购救援物资、组织物资运输与发放等工作。当紧急救援结束后,他又组织救援团队实施灾后重建项目。当四川的救援按照计划实施时,他返回甘肃,指挥团队在武都和文县实施灾害救援项目。

他被壹基金等多个基金会聘请为专家,讲授“以社区为本的灾害风险管理”;被亚太经合组织聘请为专家,与国内外专家一起共同制定了“国际灾害救援清单”,为重大灾害的紧急救援提供了便捷的指南和操作手册。同时,他被甘肃省减灾委聘请为灾害管理专家,对省内发生的灾害进行了多次灾情和损失评估,为灾后救援和重建提供依据。

当被问到为什么做了这么多“分内”以外的事,丁文广说,作为一名学者,只有将知识和技能及时转化为社会服务,才能真正履行“知行合一”的学者使命。将知识和智慧用于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并培育更多的优秀人才,这就是一位兰大教授的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