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志云

京沪高铁验收,沈志云在大胜关大桥桥面上。(翻拍)

壮丽70年大国栋梁

机车车辆动力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沈志云,不久前刚刚过完了自己90岁大寿,正式成为了一名“90后”。

他说,自己只是一个普通的高铁粉丝,一个强烈的高铁捍卫者和建议者。“最近一位93岁的老教授在我满90岁的时候,送我一个他写的大寿字加一副对联,说我为高铁研究打下了根基,是‘高铁研究’,不是高铁本身;只打下了根基,开了个头,不是一切。我觉得这比较接近实际。”

尽管已经年届90岁,但他身体依旧硬朗,家中的客厅成了他退休之后的“沙龙”,名曰“香樟沙龙”,“我们就在客厅摆摆龙门阵(四川话‘聊天’的意思)。”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张丹

一年来,90岁的沈志云已经习惯了现在的退休生活:早上打一打太极拳,下午去病房看一看妻子,然后到游泳池内游一会儿,至于其他的事情则不用多想。“我现在成了等着吃早饭,等着吃午饭,等着吃晚饭。哈哈。”沈志云开着玩笑说。

如今,他一直住在十多年前买的一栋“院士楼”内,“十年树木,你看我十年前种下的香樟树,都已经长得这么大了。”沈志云指了指院子一排香樟树说,所以,他将自己在客厅会客的场所叫做“香樟沙龙”,而自己的这座房子则叫做“香樟园”。

“10年恋爱,结婚63年,相伴终生。”沈志云的妻子患阿尔茨海默症12年,在许多事情都不记得的情况下,她还能唱出他们曾一起常唱的歌曲。“她是在重温我们的爱情!”

“本世纪后半叶到后高铁时代”

广州日报:如今国内的高铁已经非常普遍,“日行万里"令人们的世界也变得越来越小,您作为中国高铁的先驱之一,第一次坐上高铁的情景是否还记得?当时心中的感受是怎样的?

沈志云:我正式乘坐高铁是2011年5月25日,作为京沪高铁开始运营前专家评审会成员,上午在北京上车,一路几次下车,进行工程审查,到上海虹桥站后,以350公里时速返回北京吃晚饭。风驰电掣,四小时不到就回到北京,在京沪往返火车上圆满完成第一天的议程,历史上从未有过这样开会的。我心中感到无比自豪和骄傲!

高铁的好处可以数上千万条,随着世界最强大、最先进的中国高铁网成功运营,人们会越来越看得清楚。同样也有人会数出高铁无数条坏处。但这都只是看到高铁的表面现象,没有看到高铁是历史的必然这个本质。

世界在发展,只靠飞机汽车搞客运的时代,拥堵和晚点无法避免,向高铁过度是历史的必然选择。但老铁路必须经过彻底改造,或者叫做颠覆性技术革命,才有可能承担这项历史任务。我们中国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颠覆性技术革命,才第一个取得了圆满的成功,第一个完成了这个历史使命。

我认为中国的成功经验会在本世纪上半叶部分,即2050年前基本上推广到全球各主要国家。本世纪后半叶部分可能就是进行第二次颠覆性技术革命,达到更高速度的后高铁时代了。

“这不是偶然和简单的引进”

广州日报:中国对高铁的研究相对于其他国家启动较晚,为何能够取得更高的成就?

沈志云:日本采纳美国高铁理念,但不掌握大系统新算法,计算出的临界时速只有270公里,故定下的运营时速只有200公里,标准过低,亏损20多年,提高到230公里后才开始盈利。线路标准低影响了今后的发展。

法国在日本高铁盈利诱惑下,开始发展高铁,一味追求低成本。仍采用碎石道床,动力集中和无法降低的17吨轴重,与真正的高铁背道而驰。

德国虽然改用动力集中和整体道床,但高铁不成网,客货混跑,速度无法提高。

我国虽然在上世纪80年代解决了大系统理论计算和建立了最完整的动态模拟实验装备,但制造系统不够现代化,碎石道床的老线路跑不了真正的高速度,在上世纪90年代探索时期,20多种新设计的高速列车都很难投入运营。

时任铁道部领导按照高铁理念引进国外最新技术作为自主创新的出发点,并通过联合设计制造使四方、长春、唐山三个工厂完成了适合高速列车制造的现代化改造,而且取名客运专线,按高速列车要求,提高线路标准,新修整体道床的高铁网。还敞开铁道部大门,与科技部联合,建成国家高速列车创新体系,吸纳全国科技力量参与高铁的研究开发。这才有中国高铁的跨越式发展。如引进日本200公里时速高铁技术,很快就能研发出350公里运营时速的“和谐号”。这绝不是偶然的和简单的引进,而是全国千千万万人的共同努力,是高速理念指导下的历史必然。

近十年研发“复兴号”,更加成果突出,尤其在标准化和通用化方面,达到了世界最高水平。当“复兴号”在我们滚动振动试验台上通过了600公里时速的考验时,时任实验室主任张卫华教授领导的团队欢呼雀跃,场面十分感人。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