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似一顽疾深深嵌入人类社会的肌体;

摆脱贫困,成为人类世世代代念兹在兹的共同梦想;

新中国的追梦人,脚步从未停歇,在摆脱贫困的路上,谱写下改天换地的壮丽篇章……

只要路走对了,就不怕遥远

“弱鸟可望先飞,至贫可能先富”——1988年的宁德还是一个“老少边岛贫”地区,这一年,习近平来到宁德任地委书记,走遍了这方土地的山山水水,发出“弱鸟先飞”的号召。30余载接续奋斗,宁德这只“弱鸟”不负所望,实现了“先飞”,2018年,地区生产总值1942.8亿元,农民人均年收入从30年前的不足160元增加到16147元,提高近100倍!这是中国砥砺奋进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是无数成功摆脱贫困样本中的一个典型。70年来,中国成为世界上减贫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率先完成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国家。这个成就,足以载入人类社会发展史册。2017年6月,在中非减贫发展高端对话会上,刚果(金)的代表捧着一本来自中国的著作——《摆脱贫困》发出感慨:非洲有数以万计“当年的宁德”,这本书不仅是写给中国读者,更是写给所有非洲人和所有致力于摆脱贫穷泥沼的国家和人民的。

福建宁德,过去因贫困落后,被称作中国东南沿海“黄金断裂带”,数十年来,宁德以“弱鸟先飞”的精神狠抓脱贫工作,成为摆脱贫困的生动样本。图为绿水青山的宁德新画卷。闽东日报社王志凌/摄

贫困是一种历史现象。自人类诞生之日起,贫困的梦魇就始终如影随形、挥之不去,直至21世纪的今天,消除贫困依然是最大的全球性挑战。

贫困是一种世界现象。不仅发展中国家深陷其中,发达国家也难以规避。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全球超过40%的极端贫困人口生活在那里;在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的美国,4200万人,美国总人口的13.4%,仍然站在贫困人口之列。

能否摆脱贫困?如何摆脱贫困?每个国家都在找寻自己的答案,中国交出了一份这样的答卷——

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千疮百孔的“烂摊子”,恢复生产、解决普遍贫困问题成为当务之急。我们党带领人民确立和巩固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农村经济恢复,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比解放前有了明显改善,彻底改变了旧中国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从1953年到1976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5.9%。粮食产量大幅提高,从1949年到1976年,我国新增人口近4亿,而同期人均粮食占有量从418斤提高到615斤,初步满足了占世界1/4人口的基本生活需要。这一时期的发展为我国有效消除贫困、持续改善民生奠定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和制度基础。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光辉历程,也开启了我国波澜壮阔的大规模减贫历程。我们把扶贫开发纳入国家总体发展战略,从1982年启动“三西”专项扶贫计划,到1986年国家实施区域开发带动扶贫的开发式扶贫行动,从集中力量搞“八七扶贫攻坚”,到颁布《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推动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我国贫困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从1978年到2012年,扶贫标准两次大幅提高,按照现行农村贫困标准测算,农村贫困发生率从97.5%下降到10.2%,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减贫成效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2012年,党的十八大召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的历史条件下,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农村,成为发展最大的“约束”和最突出的“短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从2013年到2019年,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累计投入超过5000亿元,脱贫攻坚力度之大、规模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取得了决定性进展和历史性成就。这一时期,我国贫困人口由2012年的9899万人减少到2018年的1660万人,连续6年平均每年减贫1300多万人。贫困地区面貌明显改善,自然村通电接近全覆盖、通电话比重超过98%、道路硬化接近80%,居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约7700万贫困人口参加医保,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升。到2018年底,全国832个贫困县有一半实现摘帽,超过10万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实现脱贫,创造了中国减贫史上最好成绩。

70载春华秋实,凭借着摆脱贫困的必胜信念和不懈奋斗,我们党带领人民持续向贫困宣战,7亿多人摆脱贫困,占全球减贫人口的70%以上,是唯一实现了经济较快增长与大规模减贫同步、综合国力增强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同步这一历史性跨越的发展中国家,创造了了不起的人间奇迹。

70载风雨兼程,在扶贫脱贫的伟大实践中,从救济式扶贫到开发式扶贫,再到新时代确立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拓展了“五个一批”有效路径,解决了“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四个方面关键问题,开辟了中国特色减贫道路,为共建没有贫困、共同发展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发展是甩掉贫困帽子的总办法

“铁牛唱,马达吼,我开足马力朝前走”。1950年,在黑龙江五大连池,新中国第一位女拖拉机手梁军开出第一犁,这历史性的一幕被记录在第三套人民币壹元纸币上。那个年代,梁军和她的伙伴们,驾驶着“东方红”拖拉机驰骋在亘古荒原,开出了万亩良田,开出了共和国的大粮仓,改变了解放前“塌塌厦子漏漏房,家家户户有饥荒”的贫困面貌,为保障全国人民的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金秋九月,沃野千里,机手娴熟操作着大型联合收割机来往穿梭,打捆、归整、晾晒、拉运、剥离全程机械化作业……这是黑龙江青冈县汉麻种植基地的繁忙景象,丰收的喜悦伴着机器的鸣响一同绽放。新时代,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开出的“粮头食尾”、“农头工尾”发展良方,按照总书记作出的“黑龙江作为农业大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功不可没。在此基础上,要注重经济多元化发展,让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重要指示,青冈这个大兴安岭南麓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贫困县,依托农业优势资源“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全球最大的亚麻纱加工企业、亚洲单厂最大的玉米加工企业、全国前三的葵花南瓜仁加工企业等一大批企业在这里安家落户。通过土地流转、进企务工、资产租赁、入股分红等方式,贫困群众实现了多元持续增收。

70年光景,黑土地悄然变了模样,农民与市民、乡村与城镇的界线越来越模糊。“咫尺应须论万里”,和这里的农民一样,中国无数农民不仅圆了几千年的温饱梦,还越来越接近全面小康的梦想,彩电冰箱、手机宽带、农家书屋、村官直选、进企务工……梦想照进现实,缤纷了生活。

“发展是甩掉贫困帽子的总办法”,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揭示了摆脱贫困的根本途径。当我们把减贫置于时代大背景下,就不难发现,中国农民摆脱贫困的历史,俨然就是一部共和国的发展史。从解放前半数以上农户靠租佃土地谋生的“人人贫穷”,到新中国成立后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农民基本实现“自给自足”,到改革开放后社会生产力实现大发展,贫困人口大幅减少,达到“总体小康”,再到新时代转向高质量发展,扶贫脱贫进入精准阶段,人人追求“美好生活”,中国的减贫奇迹总是伴随着经济奇迹的出现而出现。许多年前,西方媒体就作出评论,“西方国家在午餐后小憩的瞬间,中国就变成了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并“顺便让一半中国人摆脱了贫困”。

如果说摆脱贫困是一部大乐章,那么加快发展就是其中的主旋律,产业扶贫就是它的主音符。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产业扶贫是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70年来,我们始终在发展的基础上根据阶段性目标,力所能及地将发展资源向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倾斜,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组织中西部省份编制完成省、县两级产业扶贫规划,支持贫困地区发展特色产业和建设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推动扶贫工作从“输血式”向“造血式”转变,从根本上医治贫困顽疾。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