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家栋(左一)在工作中

孙家栋是中国“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继2018年被授予“改革先锋”荣誉称号后,在近日公布的“共和国勋章”建议人选中,孙家栋院士又入选。在中国的航天史上,有太多第一都与孙家栋这个名字紧紧相连:中国第一枚导弹总体、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第一颗科学实验卫星、第一颗返回式遥感卫星,他是技术负责人、总设计师;中国第一颗通信卫星、静止轨道气象卫星、资源探测卫星、北斗一号工程、中国探月一期工程,他是工程总师。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回想起70年来新中国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和中国航天事业取得的成就,孙院士感慨万千。“作为一名航天人,我为祖国取得的成就感到骄傲。”孙院士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肖欢欢 图/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提供

今年90岁的孙家栋面容和蔼。笔挺的身板,爽朗的笑声,他的言行举止带着一股军人的硬朗。对于孙家栋,大家亲切地称他是“孙部长”或“孙总”,很少有人称他“孙老”。因为孙家栋从来不服老,干起活来比年轻人还拼命。“我也是‘90后’。”孙老说。

孙家栋

放弃导弹研究走上航天路

孙家栋说,自己走上航天之路纯属偶然。自己起初想学土木工程,毕业后当一名桥梁工程师,19岁时考上哈工大,选择了汽车专业。当时苏联支持新中国组建空军,孙家栋在学校学习俄语。孙家栋记得,1950年元宵节,很多同学都回家和家人一起吃饭了,孙家栋决定在学校吃完红烧肉再回家。红烧肉还没吃到嘴,校领导通知在场学生——谁想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请即刻报名,参加的必须赶上8时30分自哈尔滨开往北京的火车。来不及与家人打招呼,孙家栋就上了火车。

那一年,他和另外29名同学被派往苏联茹柯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进行为期7年的学习。1957年11月17日,毛泽东主席在莫斯科大学音乐堂亲切接见中国留学生,他就是受接见的留学生之一。1958年从苏联学成回国后,他被安排去搞导弹研究。1967年7月,钱学森点将,让38岁的孙家栋担任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的技术总负责人。搞了9年导弹的孙家栋开始“转向”。“当时我们做事情根本不需要动员,国家需要,我就去做,并且要做好。”

孙家栋提出,要对过去的方案进行简化,去掉卫星上的很多探测仪器,不追求高难技术,只要做到“上得去、抓得住、看得见、听得到”。用他的话来说,这种简化是把一辆汽车变成了平板车。当时卫星直径只有1米,反光也很差。孙家栋和团队想了一个“借光”办法,在三级运载火箭上做一个球体,这个球体鼓起来以后,直径能到三米。上天以后,三米球起到一个引导作用,等看见它了以后,就能在周围找到卫星。1970年4月24日,“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当天晚上8时30分,卫星经过北京上空。长安街上人山人海,人群像潮水一样涌向天安门广场,一边敲锣打鼓一边唱歌。那场景我到现在都还记得。”

孙家栋说,当时苏联人把专家和图纸都带走了,当时大家憋着一股劲,一定要自己把卫星搞出来。“搞‘两弹一星’,必须自力更生,我们中国人是压不倒的。”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