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敏:

出生于1980年3月,山东省欧美同学会建言献策委员会委员,青岛科技大学法学院副教授,休斯顿大学访问学者

7月4日,美国国庆日,站在米勒剧场,看着漫天烟花绚丽绽放的一刻,我想起了祖国。作为休斯敦大学法学院的访问学者,学习、研讨的生活忙碌而充实。美国的学习环境很棒,导师、朋友很友好,但我却觉得心里空落落的。异国他乡,想念父母双亲,想念家乡的海鲜,想念工作生活的小伙伴们,想念我那帮可爱的学生。我以为只有我多愁善感,岂不知,和我一样的游子也常常有着同样的想念,哪怕他已经在美国这片土地上扎根,乡音却依然是那口乡音,还有那颗赤诚不变的中国心。

在一次山东老乡聚会上,一位来美三十多年,在美国医学界享有盛誉的医生为大家念了一首诗。这首诗是他在山大读书时所写,内容我早已不记得,只记得说一口潍坊普通话的他情到之处潸然泪下。鬓毛已白,乡音无改,感情犹在,这是对祖国、对母校怎样的情感啊。那一刻我的眼睛也湿润了,觉得自己的心与祖国是那么的近。

我的忘年交,一位耄耋之年的白人老爷爷,我们相识于中国。他是美南地区医疗管理界的权威,对中国、中国人民非常友好。通过官方合作等方式,为中国医疗管理体制出谋划策。在美国每次见面时,他都会把我介绍给他的朋友,告诉他们我的名字,我从哪里来,来做什么,还不忘介绍一下我的家乡美丽的青岛。老爷爷说,他遇到的中国人都很真诚、朴实,但中美彼此间的了解还是太少,美国应以更加理性的态度看待中国的崛起,中国则应向美国展示一个更加真实的中国。双方交流合作的广度、深度、维度空间很大,应积极求同存异,合作共赢,这才是两国关系的正确走向。他的话语很让我感动,字里行间传递着对中美友好的殷殷期盼,也让我时常思考:中美建交已经40年,现在和未来,我们这些在海外的学子、游子依然是美国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作为民间外交的生力军,我们是不是应该多一份使命与担当,用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将民间友好的涓涓细流汇成两国友好的大江大河呢?答案不言而喻。

在海外的我们,心系祖国的一点一滴。屠呦呦先生的诺贝尔奖让我们无比自豪,中美两国的贸易摩擦让我们忧心忡忡,家乡发展的日新月异让我们倍感鼓舞,也为中国游客的“好素质”而尴尬愤怒。美国的朋友说,留下吧。我笑着坚定的说:感谢美国给我提供了无伦比的学习机会,让我有了全方位的进步。可是祖国是我的家,我的至爱亲朋,我的事业,我的未来都在中国。不仅仅是我,越来越多的留美学者学生也选择回国。还有一些在美多年,工作生活稳定的人,思乡之情也从未减少。

朋友们,不必纠结,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有目共睹,祖国的大门时刻向每一位中国人敞开,只要你愿意将才华撒向这片充满生机的沃土,机会随时都在等待。

2019年是新中国七十岁华诞,对于一个国家,七十年是历史长河中的刚刚开始。十一那天,北京还有全国各地都会放烟花吧。祖国,我想对您说:生日快乐!七十岁生日的烟花一定绽放地更加绚丽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