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中国・河南智能装备制造高峰论坛暨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招才引智专场活动在郑州园博园开幕。中国・河南智能装备制造高峰论坛以“制造装备、智造未来”为主题,由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与中共河南省委、省政府共同主办。全国政协常委、河南省政协副主席高体健,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党组书记、秘书长王丕君,中国科学院院士赵鹏大,中国工程院院士周立伟出席并致辞。12名国际知名专家、54位海内外高层人才参加开幕式。
中国・河南智能装备制造高峰论坛暨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招才引智专场活动开幕式现场
随着AI和5G技术的发展,智能制造在我国实体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智能制造的发展,多次强调,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推动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性。今年9月16日至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强调,要坚定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强自主创新,发展高端制造、智能制造,把我国制造业和实体经济搞上去,推动我国经济由量大转向质强,扎扎实实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王丕君致辞
开幕式上,王丕君表示,当前,河南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推动经济从高速度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在中部地区崛起中奋勇争先,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核心在于广聚天下英才。河南省委、省政府积极搭建创新载体和平台,吸引与培养了包括留学人员在内的广大高层次人才来豫创新创业,为怀有创新激情和创业梦想的留学人才提供了创新创业、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
本次论坛开幕式邀请了中国科学院院士、俄罗斯工程院院士赵鹏大和中国科学院院士周立伟出席并致辞,两位院士是海外留学归国人员,早年赴前苏联留学。
周立伟致辞
周立伟,1966年在苏联列宁格勒电工学院获苏联数学物理副博士学位,归国后,长期在光学电子成像领域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199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致辞中,周立伟指出,未来是信息化的时代,特点是智能化、大数据、人工智能和移动互联网结合在一起,这些是世界主要国家促进经济发展,谋求国家竞争优势重要战略方向。通过技术创新、产业发展等相结合智能装备制造已经成为改变世界技术的重要力量。
谈到智能装备制造高端人才问题,周立伟接受《留学生》杂志专访时表示,现在我们中国的留学人员还有相当一部分在国外,其中不乏高端、高层次的人才。以前我国在高端智能装备上与部分国家有一定差距,这些年总体来说是已经赶上来了,譬如,5G方面取得的成绩。如果我们再能把这些人才吸引回来,我们的国家在高端智能装备制造上一定会有很大的提升。
赵鹏大致辞
赵鹏大1954年前往前苏联莫斯科地质勘探学院攻读研究生,主要从事矿产普查与勘探、矿产资源预测与评价、数学地质的教学与专业活动,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赵鹏大表示,他目前和企业合作正致力于高浓度废水处理、土壤生态修复植物种子资源开发等,保护和保持原生态植物,注重生态多样性为主,充分运用生态系统原理和生态工程技术有机结合,治理打造生态优先的植物环境。“同时,我也愿意为航空港综合实验区打造生态优美航空大都市贡献绵薄之力”,赵鹏大说。
高体健致辞
高体健表示,河南正处在经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汇聚天下英才的智慧和力量。河南大力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人才强省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五区联动,四路协同”,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坚持招才引智与招商引资并重,着力聚集一批高层次、引领性的人才和团队,着力推动由人口大省向人口强省转变。为坚持高质量发展和谱写中原更加绚丽的篇章提供更加坚实的人才支撑。
马健致辞
郑州市委常委、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党工委书记马健介绍,今年是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加快建设的关键之年,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讲话精神他们将重新上阵、二次出发。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渴望人才,他期望更多与会专家学者促进更多的成果落地,带动更多的人才到实验区投资、兴业、安家。
致辞结束后,王丕君与河南省政协、统战部、郑州市和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部分领导共同为郑州航空港综合实验区“中国的航空大都市”品牌揭幕。当天下午,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专场活动随即展开。中国・河南智能装备制造高峰论坛于27日上午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