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留学生群体中,有一句话叫:不到国外,你永远都不知道自己原来这么爱国。当年本科毕业的我,怀着憧憬赴欧洲留学。刚到新地方还充满了新鲜感的我,觉得欧洲真的什么都好,山美水美人也美。

image.png

在欧洲留学时的刘佳(前左一)

随着在国外学习生活的时间愈长,接触的当地人愈多,发现他们很多人对中国知之甚少,因此,在国外求学的我,业余时间志愿当起了国家的“代言人”。

“我在中国的生活是这样的。”“这是我住的地方,这是我的家人。”“在中国,我们的医院是这样的,学校是这样的……”我把自己的照片一一翻给当地人看,让他们对于世界东方的这个“神秘国度”有了直观了解。“我觉得,中国发展很快啊,已经完全不是我们以前所了解的中国了!”他们对中国几十年来翻天覆地的变化竖起了大拇指。

我是个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无论中西,经过时间沉淀的文化精髓我都愿意尊重了解学习。在爱尔兰首都都柏林读研期间,我发现这个国家虽然是个以诗歌、音乐而闻名的国度,但其国民都没有使用木梳的习惯,在这里只能买到塑料梳子。趁假期回国,我精心挑选了几把檀木梳,待开学后送给了我的导师和同学。

我还清晰地记得导师手握精美木盒时那激动的表情:“太美啦!太美啦!这就是中国风吗?”我点点头,告诉他,这就是中国人爱用的传统木梳,檀木也是十分受中国人喜爱的传统木材,很珍贵。导师不停闻着木梳上他从未感受过的幽香,很认真地看着我说:“佳,这把梳子我一定会保存一辈子,看到它我就会想到你,想到远在东方的中国。”

image.png

2017年2月,长沙欧美同学会(长沙留学人员联谊会)第一届理事会召开

研究生毕业后,我怀着满腔热忱回到了祖国,回到了家乡长沙,然后选择了自己喜爱的职业:做一名新闻记者,用笔尖和镜头记录这个城市的重要瞬间。我也很庆幸,2017年初,我加入了刚成立不久的长沙欧美同学会,在这里,我找到了志同道合的小伙伴,结识了一群有共同理想的追梦人,那便是:要为祖国贡献自己的一己之力,要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image.png

2017年6月,刘佳参加由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组织的全省归国留学骨干人员培训班,图为课堂学习笔记。

2017年6月,我经长沙欧美同学会推荐,参加了由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组织的全省归国留学骨干人员培训班,培训班汇聚了湖南全省归国留学人员中的高精尖人才,他们都在各行各业作出了突出贡献。我抱着谦逊的态度,向他们学习,大家在学习中汲取营养、畅谈理想,度过了十分有激情、身心愉悦的半个月。

“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2018年9月,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四力”,对宣传思想战线提出了殷切希望。

作为一名回国报效家乡的海归,我也一直用“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在日常加强自己“笔力”的同时,也不断加强锻炼“脚力”,为平时高强度的工作打好基础,而这也源于一次采访途中的“晕倒”事件。

2017年7月,也就是当我刚结束在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习的时候,长沙市宁乡市(当时还称为宁乡县)遭遇了特大洪水。作为对接宁乡的记者,我被长沙市委宣传部抽调至宁乡,驻扎当地负责防汛抗洪报道,在一线向外界及时传递汛情、挖掘感人的抗洪人物和故事。一天中午,刚结束报道的我,回到了休息场所,不久便突感腹部绞痛,随即面色苍白,豆大的汗珠沿着面颊流了下来。

image.png

2017年7月,刘佳在宁乡抗洪前线进行新闻报道。

我在宣传工作群里发出一条信息:“我好像不太舒服”,随即便失去了动弹的力气。宣传部工作人员立即将我送往宁乡县人民医院,经过检查确定为上消化道出血,输液治疗后病情稳定。

随后,我被单位接回长沙修养。刚过两天,身体刚刚复原,我便主动请缨回到了抗洪一线,“宁乡的情况我比较了解,还是再派我去吧!”领导有些担忧地问我是否可以,看到我坚定的眼神,对我点了点头。

半月之后,洪水退去,整个长沙投入到积极的清淤消毒、灾后重建工作中。我因为坚守抗洪一线并挖掘了大量实时、详尽、感人的新闻素材,也于同年被长沙市委宣传部授予“长沙市优秀新闻工作者”称号。这一荣誉的取得,让我更加热爱自己的新闻工作,在新闻报道中更增添了一份热情、坚定了一份情怀。

image.png

2019年6月,第一届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在长沙举行。刘佳(右)在会场采访来自非洲的朋友。

做新闻记者的七个年头,从我的新闻报道中,我能深切感受到长沙这座城市的活力和激情,每一年,长沙都在不断进步和发展:从东亚文化艺术之都到世界媒体艺术之都,从重型机械之都到新型智能制造城市,从“一带一路”青年遗产与创意论坛到中非经贸合作博览会……一项项荣誉的取得,一件件大事的发生,我很庆幸我都在经历、见证并记录。我感觉,我一直在为祖国、为家乡鼓与呼,只是现在我的阵地由海外转到了国内。

image.png

在长沙博物馆,俄罗斯青年Anna Abramovskaia(右)被厚重的湖湘文化深深吸引

来自俄罗斯百年学府维亚特国礼人文大学的Anna Abramovskaia是一个考古迷。今年7月,第六届中国长江中上游地区和俄罗斯伏尔加河沿岸联邦区青年论坛在长沙开幕,Anna便是300余名中俄两国青年代表中的一员。在长沙博物馆,Anna用“厚重感”一词作为评价湖湘历史文化的关键词。“我在俄罗斯就喜欢看文物,透过文物,古人的生产生活就可以浮现在眼前。今天在长沙博物馆,我感觉我看到了中国古人的生活方式,这体验很美妙!”在长沙,她深深为湘楚文化而着迷。

是的,长沙越来越开放,越来越国际化,长沙的国际“朋友圈”也越来越大。越来越多来自全球的朋友来到长沙,了解了长沙,并爱上了长沙。我想,这其中也少不了长沙海归群体贡献的智慧和力量。

image.png

世界“媒体艺术之都”长沙欢迎你!

这些年,工作之余我也经常去其他国家走走看看,而我也越来越欣喜地发现,我的家乡长沙与很多发达国家、地区的差距越来越小,在有些方面,比如说文化事业的发展,已经不相上下。我觉得,现在我可以很自豪地向全世界的人民说,我来自中国长沙,就是那个世界“媒体艺术之都”。

(作者简介:刘佳,长沙欧美同学会理事,长沙市委党网星辰在线首席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