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早的时候就听说过这样一句话,只有出国才更懂爱国。我当时并不理解。1995年,我搭乘中国航空公司的班机远渡重洋去美国留学。那时,虽然父母是高知,但家里仍然清贫,我囊中羞涩,衣服最里层的口袋里仅有100美元,随身的也只是两只帆布箱子,装满了为在美亲友同学捎带的国内低价的衣物和用品。那时的祖国并不富裕,老百姓多少年来养成的习惯是节衣缩食,即便在海外获有全额奖学金的留学生也是如此。

2010年,我在麻省理工学院演讲,交流的是中国资本市场。演讲中用到了如下两张图:

1979年的深圳和2009年的深圳

2009年,深圳的人均收入达到1.3万美元;而30年前的1979年仅为100美元。在讲堂上当我看到听众惊讶的表情,回首望着屏幕上打出的鲜明的对比图,突然心潮澎湃,泪水夺眶而出。会议厅里没有人能理解我的感受,只有我知道——祖国,我为您骄傲!

自1840年以来,中华民族在列强的坚船利炮下饱受蹂躏。1869年,穿越北美大陆的中央太平洋铁路在每根枕木下都垫着华工的尸骨后通车,这条被英国BBC誉为世界工业奇迹的铁路为美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占据着劳工总数90%的华工所付出的生命和血汗却并没有被认可。1882年,美国国会不顾中美于1868年签订的《蒲安臣条约》中的自由移民政策,通过了美国历史上第一个限禁外来移民的法案——《关于执行有关华人条约诸规定的法律》。没有强大的祖国作为后盾,海外华人的命运令人唏嘘。

2008年在纽约曼哈顿瑞信投行总部华丽的会议室里,央视《东方时空》节目组采访我时问到,中国的崛起对海外华人的意义是什么?回想一下,在我刚加入华尔街投行时,华人并不多,高管更是凤毛麟角。华尔街有一个非公开的华人高管社团——华尔街华人协会。协会当时仅有10多位成员。但伴随这20多年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海外机构逐步增加对华业务,华人高管不断成长。到今天,协会已有近300名成员,包括一流投行的董事总经理、顶级对冲基金的合伙人。望着记者期待的眼神,我知道他想听到的答案。但华人在海外漂泊的感情,祖国后盾的力量,他没有经历过,也无法理解——祖国,我为您骄傲!

1995年我虽然仅有100美元,但我是幸运的。当时中国生活在贫困线(每天生活费1.9美元)以下的人口高达60%,而在改革开放之初,比例更是超过95%。改革开放40年,人民生活蒸蒸日上,数亿人口脱离贫困线、丰衣足食。到2015年,中国贫困人口比例已经不足0.7%。按照世界银行的报告,中国脱贫人数占全球同时期脱贫总人数的75%。中国用全球可耕用地的9%,生产出全球约20%的食品、约18%的谷物。历史上,从来没有一个国家能在这样短的时间里创造出如此奇迹。

如果说人的尊严首先是生存的尊严,那么在衣食无忧下,中国才有发展的可能。

在美国留学初期,我住在校外的公寓。为了交通方便,便凑了约800美元买了人生中第一辆车。那是一辆已有7年车龄的马自达323。虽然是二手车,可我对它的喜爱仍无以言表。至今也怀念它,感谢它为我的学习、生活带来的快乐。

后来,由于工作关系,我常去高校招聘和授课讲学。多年来,眼见到美国的中国留学生越来越多,从研究生到本科生,甚至高中生。留学生的物质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囊中也越来越饱满。即便是刚入学的学生所购之车也从高里程数的二手车逐渐转向较新的二手车或新车,从一般品牌逐渐转向高端品牌。毫无疑问,当老百姓的家庭收入增长之后,支付能力也不断增强。他们的孩子自然不用再像我们当年那样,在异国他乡读书时,还不得不时时为生计考虑。这无论如何也是我当初不敢设想的,人民生活的质量能够在短短10多年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祖国,我为您骄傲。

image.png

中国贫困人数比例  来源:中国统计局(2015)、世界银行

2010年我受邀回国参加欧美同学会举行的座谈会。会后原铁道部部长傅志寰陪同代表们一起去南方调研。第一次,我坐上了高铁。看着车内显示屏上每小时350公里的车速,望着车窗外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高楼以及小桌上平稳的水杯,我的脑海里回忆起上世纪80年代从家乡挤上绿皮车去北京求学的情景。对于今天的年轻人,他们没有类似的经历——火车以大约每小时70多公里的速度前行,在拥挤的车厢里要熬过近20小时。为了避免上厕所,连水都不敢多喝。若不是乡情难却,我真心不愿在假期坐绿皮火车回家。

在纽约工作期间,因为工作关系我常去华盛顿特区出差。纽约距离华盛顿大约350公里,除了飞机,火车是最为方便的交通工具。但是至今最快的Acela号火车也需要约3小时,花费205美元。然而,按照中国高铁的速度,北京距离济南约500公里,仅需要1小时30分钟。这趟调研,让我颇为感慨。傅志寰学长介绍,2005年中国开始新建高铁,2007年首条高铁京津城际铁路通车,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作出了贡献。此后,每逢有友人访问中国,我都向他们热情地推荐高铁。

一滴水可以反映太阳的光辉。从1876年英国在清政府拒绝下仍擅自在中华大地修建吴淞铁路,到1905年清政府排除英俄等阻挠,委派詹天佑主持由中国人自行设计、建设的京张铁路,从1934年茅以升博士设计但被日军炸毁的铁路公路双层钱塘江大桥,到1952年突破蜀道之难的宝成电气化铁路,再到今天的高铁,中国铁路的发展史不正反映了中国经济、国力的发展史吗?

祖国,我怎能不为您骄傲!

(作者简介:郭杰群,麻省理工宁波(中国)供应链创新学院院长,清华大学货币政策与金融稳定研究中心副主任。获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著有《资产证券化——基础、创新与案例》(中国金融出版社),译有《投资组合的构建和分析方法》(上海人民出版社、格致出版社)、《金融创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