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宾简介

钟秉林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原会长,北京师范大学原校长。

人物履历(据百度百科)

1987年在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获工学硕士学位

1988年特批晋升为副教授

1990年初被学校派赴英国留学

1990~1994年在国外学习期间两次回国,先后担任东南大学机械工程系副系主任、系主任

1992年破格晋升为教授

1992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1994年在英国卡迪夫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

1994年学成回国后被评聘为博士生指导教师,并任东南大学副校长,江苏省政协委员等职

1996年09月,任国家教育委员会高等教育司司长

2001年04月,任北京师范大学校长

2012年5月,当选为中国教育学会第七届理事会会长

2012年7月9日,因年龄原因,不再担任北京师范大学校长职务。

问:高考是事关教育公平的大事,目前,不少地区的高考综合改革都在稳步推进中。对于高考综合改革,您有什么建议或看法?

钟秉林:高考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教育制度,关系着受教育者个体及其家庭的利益、高中学校的发展、高等学校的人才选拔和培养等。目前全国已经有14个省份启动高考综合改革,今年浙江、上海、北京、山东、天津、海南六省市都是按照新高考方案招生录取。改革的成效如何,面临的新的困境与挑战是什么?这在一定程度上关系着我国未来教育发展的走向。高考涉及到千家万户,涉及到上亿学生的命运,它的社会敏感性非常高。所以高考改革是“小步走,不停步”,必须让考生、家长、中小学和社会有准备。

新一轮高考综合改革实施以来,相关省份的高考综合改革方案都有一定程度的微调。一方面,浙江、上海的高考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为后续改革省份探索了经验。另一方面,针对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浙江进行自身的政策调整,体现了坚持改革初衷、遵循教育规律的政策取向。

问:“学有所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实现全面小康,在“学有所教”方面应当达到哪些要求?

钟秉林:“学有所教”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重要体现。实现全面小康,在“学有所教”方面首先体现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充分认识教育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战略地位。其次体现为提高各级各类教育的普及程度,让所有具有学习意愿的公民都有学习机会。再次,应当要让更多学习者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缩小城乡差异,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最后体现为让每个学习者随时随地都可以学习,尤其是发挥网络教育和人工智能优势,创新教学和学习方式,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

问:今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之年,教育扶贫是脱贫攻坚治本之策。近年来,我们国家在教育扶贫方面出台了哪些举措,成效如何?目前还存在哪些难点和问题?

钟秉林: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发布实施了一系列脱贫攻坚的政策文件,构建涵盖各学段、各领域的教育扶贫政策体系,贯穿个体发展全过程,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以人民为中心、共享发展福祉的价值导向。随着今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等标志性指标和底线任务的全面完成,教育扶贫工作也将取得阶段性成效,尤其是在控辍保学等教育精准扶贫工作方面成效突出。

目前,主要难点和问题是如何实现教育扶贫政策体系之间的协调,如何保证教育扶贫政策的精准实施,如何拓展多渠道的经费筹措和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如何进行教育扶贫成效的系统科学评价等。

问:我国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紧迫,但目前这方面的人才还远远不够。如何通过教育解决这个缺口问题?

钟秉林:首先,要推动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进行供给侧改革。尤其是在我国高等教育迈入普及化阶段以后,高校更加需要分类发展,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不同层次和类型的高素质人才的多样化需求。

其次,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深化职业教育改革。2019年2月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了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路线图,启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工作,推动企业和社会力量举办高质量的职业教育,推进多元办学的格局。

再次,推进高等学校招生模式改革。我国从2014年开始启动高考综合改革,其中推进分类考试是重要的改革内容。分类考试成为高职院校招生的主渠道。随着高等教育普及化程度的提高,高职院校也在探索注册入学等招生录取模式,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受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

问:对目前国内教育事业发展您有哪些关心的话题?对未来的教育发展您有什么建议或期待?

钟秉林:我关注的话题主要有以下几个:一是后普及化阶段的教育发展问题。目前我国教育发展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上学难”的问题,但“上好学难”的矛盾不断凸显。如何促进我国教育内涵式发展,优化教育结构,提升综合实力与国际竞争力?普及化阶段的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如何推进?这是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时代任务。二是信息化时代的学习变革。新兴信息技术与教学的融合,对教师的角色与功能等带来直接冲击,尤其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实施了规模最大的线上教学,实施效果与面临困境如何,未来学校的功能与角色如何定位,都需思考。三是加强教育系统纪检监察工作。进入新时代,教育与经济社会、科学技术发展的联系更加紧密,教育系统内部改革的关联度增强,不同利益相关者的诉求多样,教育改革发展的内外部环境有待优化。要进一步加强教育系统的纪检监察工作,强化监督执纪问责,抓好重点领域监督和教育审计监督工作,营造风清气正的教育生态和育人环境,为实现教育现代化提供保障。

我认为,未来的教育将是体现“有教无类”理念的公平教育,将是体现“因材施教”理念的多样化教育,将是体现“人尽其才”理念的优质教育。

实现这些蓝图,要解决好三个重大现实问题:第一,不断拓展优质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尤其是人才培养质量;第二,合理配置有限的优质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尤其是入学机会公平;第三,积极推进教育国际化,提升中国教育的国际地位,从教育大国迈向教育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