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企业家座谈会上强调,要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打造未来发展新优势。畅通经济“双循环”,应打通人才经脉,激发创新创造活力。

改革评价机制,树正创新标尺。常格不破,大才难得。对于科技创新型人才,要看其当前的创新能力和未来的创新潜力。现实中,人才评价制度还不能完全适应科技创新的要求,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的现象仍然存在。要不断健全完善科技创新型人才分类评价制度,突出质量、贡献和绩效导向,针对不同学科门类特点,建立科学的分类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程序,着力解决评价标准“一刀切”问题。要以同行评价为基础,引入市场评价和社会评价,鼓励开展国际评价。要突出评价中长期目标,突出代表性成果评价,注重业绩和潜力评价、过程和结果评价相结合,真正让科技人才心无旁骛,谋求重大原创和核心技术突破。

健全激励机制,激发创新活力。勋劳宜赏,不吝千金。有力有效激励人才,对人才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要帮助其制定长期职业发展规划,为其提供创业基地和创业基金,用有温度的政策机制提升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安全感和归属感。要建立与岗位职责、工作绩效紧密关联的收入分配制度,提高成果转化收益比例,调动创新型科技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要坚持用荣誉激励,使各类人才体会到贡献社会的成就感、受到尊重的光荣感。要完善容错免责制度,鼓励科技人才增强创新意识,把握创新特点,既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又兼收并蓄、博采众长,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潜心研究的良好环境。

完善服务机制,营造创新磁场。大力营造敬才重才的社会环境、识才用才的工作环境、优才留才的生活环境,让人才有用武之地、无后顾之忧。要转变服务理念,坚持在管理上做“减法”,在服务上做“加法”,推进人才管理部门转变职能、简政放权,着力破除人才管理中行政化、“官本位”的问题。要创新服务方式,围绕“人才链”构建“服务链”,为人才提供一站式、“保姆式”服务。要通过典型选树、奖励表彰等措施,在社会上不断营造尊重人才、关心人才、支持人才的良好氛围,让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蔚然成风。

(供稿:潍坊市坊子区委组织部)